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吓,包合物中冰片含理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实验表明,冰片β-环瑚民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成于单纯冰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连翘挥发油相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挥发油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连翘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混合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薏苡仁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主要成分甘油三油酸酯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薏苡仁油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进行高温、光解和耐高湿实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变化明显小于物理混合物。结论:薏苡仁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饱和水溶液法包合丹皮酚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评价指标,对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物进行热稳定性、湿稳定性实验。结果:在湿、热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而混合物含量下降。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包合物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简单,重现性良好。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胶体磨法包合肉桂;由,考察包含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体磨法、气相色谱法,以桂皮醛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时肉桂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桂皮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桂皮醛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肉桂油伊环糊精包合物具有较好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肉桂油混合物。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β—CD包合物对湿热和光的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VitC-β-CD包合物稳定性。方法:以包合物中VitC含量为指标,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高温、高湿、光照实验。结果:包合物中VtiC含量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而混合物中VtiC的含量有明显下降。结论:包合物的稳定性高于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冰片β-环糊精胶体磨包合冰片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冰片包合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研究物料比例、碾磨时间及加水量对使用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效果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冰片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碾磨时间为45 min,加水量为1倍.结论:经实验优选得到的工艺所得冰片包合率和包合物的收得率分别为95.2%和95.9%.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对磷酸川芎嗪在小鼠血浆及脑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与磷酸川芎嗪的混合物灌胃给予小鼠,用GC-FID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及脑组织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通过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磷酸川芎嗪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脑组织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没有改变磷酸川芎嗪的体内行为。但与冰片原料相比,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对磷酸川芎嗪在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增加程度没有直接用冰片原料的作用强。结论: 建议在含有冰片的复方制剂中最好使用冰片原料或将冰片制成其他剂型使用  相似文献   

9.
盐酸哌唑嗪/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盐酸哌唑嗪/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寻找改善盐酸哌唑嗪制剂性能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和相溶解度法研究盐酸哌唑嗪/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研磨法制备盐酸哌唑嗪/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差示热分析验证包合物,紫外光谱法测定包合物的含量,并考察了包合物的稳定性.结果:盐酸哌唑嗪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为773 M-1.5%和10% 羟丙基-β-环糊精可使盐酸哌唑嗪的溶解度分别增加16.9倍和23.6倍.3批包合物的平均含量为8.65%,盐酸哌唑嗪被包合后光稳定性增加.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可提高盐酸哌唑嗪的溶解度和光稳定性,该技术可用于改进盐酸哌唑嗪药物剂型.  相似文献   

10.
菊黄上清含片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菊黄上清含片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冰片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较为合理的包合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热重分析和差示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理化鉴别。结果:冰片和β-环糊精最佳包合比例为1∶6,包合温度40℃,搅拌时间2 h,确证冰片被β-环糊精成功包合。结论:优选的包合工艺简便、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精制鱼油微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精制鱼油微囊的稳定性。方法 :以精制鱼油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精制鱼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精制鱼油含量均有下降 ,说明精制鱼油包合后增加了对光、热、湿的稳定性。结论 :精制鱼油微囊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优于单纯的精制鱼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叶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期提高叶酸的溶解性.方法 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叶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红外光谱、圆二色谱和差示量热扫描对包合物进行表征,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建立标准曲线方程对包合物中的叶酸进行定量.结果 物理混合物图谱与包合物图谱存在显著差别.结论 通过与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形成包合物,叶酸的溶解性得到显著提高;叶酸被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理化特征,表明形成叶酸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β-CD)能与药物形成稳定的包合物。通过对薄荷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发现,β-CD对薄荷具有一定的包合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包合物中薄荷的释放率增加。因此,在服用药品时,随口腔温湿度的变化而释放清凉的薄荷香味。实验表明,薄荷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法、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薄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水合氯醛-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差示热分析确证形成包合物,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其含量,并对包合物与机械混合物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对包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制成包合物达到了矫臭矫味和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瑛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94-96
目的为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制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仪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形成包合物后布洛芬溶解度明显增加,在布洛芬、布洛芬与β-环糊精相应比例的物理混合物、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3种不同形式的比较中,包合物相对于其他2种形式更适于体外的释放。结论形成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增加布洛芬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复方丹参缓释片中冰片的稳定性,改善其体外释放度,对冰片进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气质联用法和正交试验,以冰片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静置时间和干燥方法为因素,以冰片的包合率、包合物收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冰片包合工艺技术参数,考察冰片包合前后的体外释放度。结果最佳工艺参数:冰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6,包合时间为0.5 h,静置时间为1.5 h,常压50℃干燥;所制得的冰片包合率为96.16%,包合物收率为98.95%。结论该包合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包合率与包合物收率高,适用于研制复方丹参缓释片。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阿斯匹林的β-环糊精包合物。并应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热量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测定了包合物中阿斯匹林的含量。实验证明阿斯匹林与B-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后溶出速率增加;加热条件下稳定性下降,而常温下稳定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增加其溶解度.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研磨法等不同方法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经相溶解度图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热分析以及溶解度测定、铵限量检查法等对包合物进行测定.结果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在三种方法中均可形成,主、客分子比为1:1;但冷冻干燥法包合物有铵残留.结论采用研磨法和喷雾干燥法可制备格列齐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明显提高格列齐特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藁本内酯的稳定性,并采用β-环糊精包合,避免藁本内酯的异构化。方法自然条件或密闭、避光情况下,含藁本内酯的量下降显著。采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正交试验优选了包合的最佳工艺,采用多种方法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验证。结果DSC法、红外分光光度分析、GC分析显示:按最佳工艺制得的包合物与混合物有明显区别,藁本内酯被β-环糊精包合在分子腔中已经形成新的物相。结论藁本内酯常温下不稳定,β-环糊精包合可以改善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包合物的验证.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降香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HPLC法测定降香挥发油和包合物的水溶液中反式-橙花叔醇,并经薄层色谱、差示热分析、相溶解度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降香挥发油已和羟丙基-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包合降香挥发油,使降香挥发油溶解度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