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婴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矫治手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统计56例婴儿法乐氏四联症患儿I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室缺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肺动脉发育、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肌保护、术后并发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手术病死率等15项围手术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19.6%(11/5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低氧血症、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Logistic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排除病情严重程度的混杂因素后,传统心肌保护方法是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矫治手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改良心肌保护比传统心肌保护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连续手术治疗7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月龄为8.74m±3.74m(3m~17m),平均体重为6.14kg±0.81k(g4.05kg~7.0kg)。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肺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高压2例,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高压1例,VSD、ASD或卵圆孔未闭合并肺高压9例,房-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法乐氏三联症、法乐氏四联症、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各1例。结果23例患儿均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一期根治性手术。4例出现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肺不张,治愈2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70%)。死亡原因均为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在婴幼儿期行先心病体外循环手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婴幼儿生理特点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未经外科治疗的法乐氏四联症病人的平均死亡年龄是12岁。即使病人做了锁骨下动脉与肺动脉吻合,在这些姑息手术后20~28年死亡率仍可达50%。虽然法乐氏四联症可在病人超过30岁后完全矫正成功,但手术前后或远期死亡率是高的,约为10~20%。作者对法乐氏四联症和有右室流出道肌性阻塞的其他先天性心脏病两组患者切除的室上嵴肌肉进行了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1991年1~5月施行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10例,现就其病例的选择、手术及术后管理小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5~28岁,平均年龄12.5岁。最低体重13kg。除1例外,9  相似文献   

5.
法乐氏四联症(四联症)伴一侧肺动脉缺如约占四联症的1~3%,缺如一侧肺动脉几乎均为左侧。以往报道本病手术死亡率高达44~48%。我科自1988年10月至1996年12月手术治疗13例,手术死亡1例(7.7%),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6~1992年共收治右室异常肌束(AMB)27例,其中单纯型1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氏四联症4例,肺动脉狭窄2例。患儿均有气急,活动耐受力低下。单纯型中有8例1岁内发现心脏杂音,7例9岁后因胸闷才就诊;合并其他先心病者均在6个月内发现紫绀或心脏杂音,体检均于  相似文献   

7.
报告中度低温(32~34℃)对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术后并发顽固性自发性心动过速的疗效。病人与方法观察1988年11月~1990年7月7例患儿,男6例,女1例,年龄4天~4岁。其中法乐氏四联症3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大动脉错位、三尖瓣闭锁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及左心室双入口合  相似文献   

8.
Lillehei(1955)首次报道使用可控交叉循环为8例18月~14岁法乐氏四联症(下简称四联症)患儿施行根治术。Kirklin(1965)报道四联症根治术的手术死亡率,5岁以下为19%,5岁以上11~12%。1973年始四联症根治术的年龄更趋幼小,各资料显  相似文献   

9.
心得安为乙型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此药曾主要用于治疗法乐氏四联症的阵发性缺氧。本文报导用心得安短期和长期治疗法乐氏四联症病儿的结果。 3例有阵发性缺氧的法乐氏四联症患儿,经静脉注射心得安0.05~0.1毫克/公斤,于数分钟内阵发性缺氧即中止,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40%。在12例有  相似文献   

10.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 ,并发症比例较高。其中心血管和呼吸道管理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自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6月共行心脏直视手术 8例 ,无 1例发生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2~ 4岁 ,体重 9~ 14kg。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 7例 ,法洛氏四联症 1例 ,其中 2例室缺行未停跳手术。 6例心脏停跳时间为 19~ 5 6min ,最长 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2 护理2 1 心血管系统监测 心脏遭受手术创伤后 ,心泵功能降低 ,往往发生低排出量 ,而低心排常是多种并发症的开始 ,防治低心排…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