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发病率不断升高,某些城市已经达到7%~8%[1].妊娠期糖代谢改变是重要的生理变化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我国报道GDM的发病率为1%~2%。随着美国糖尿病协会2011年新近发布指南,诊断标准中血糖界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病率过去为1.0%~5.0%,而近几年的资料显示G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1.7%~16.7%,严重影响母婴安全[1].我院应用个体化的饮食与运动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孕妇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类不耐受,且不排除糖类不耐受在妊娠前已经存在的可能性[1],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GIGT和GDM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糖耐量单项异常或OGTT 2h血糖值在6.7~9.1mmol/L之间称为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是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GIGT孕妇糖代谢紊乱程度较妊娠期糖尿病(GDM)轻,与GDM相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我们回顾总结了我院14例GDM与35例GIGT妊娠结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 (GDM)的发生率 ,对血糖异常的孕妇行饮食治疗 ,从而降低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对 1860例孕妇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 ,将妊娠期血糖异常者 ,分为单纯 5 0 g阳性、GIGT、 GDM三组。观察各组治疗与未治疗二者之间母婴并发症的分布情况。结果 :血糖异常 195例 ,发生率为 10 .48%。其中 5 0 g阳性 12 9例 ,占 7.17% ;GIGT3 5例 ,占 1.94% ;GDM3 1例 ,占 1.72 %。饮食治疗总有效率为 90 .18% ,其中 5 0 g阳性为 97.2 2 % ,GIGT为 82 .76% ,GDM为 69.2 3 %。治疗组母婴并发症较未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妊娠期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为 10 .48% ;饮食疗法是治疗妊娠期血糖异常的主要方法 ,治疗有效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在孕中期对729例孕妇进行50g糖耐量筛查(50gGCT),异常者再进行75g糖耐量试验。根据糖代谢异常情况分为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其余为糖耐量正常组(NGT)。对这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监测。[结果]GDM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1.1%、15.8%、10.5%、5.3%和63.2%;GIGT组分别为12.5%、12.5%、8.3%、4.2%和50%。与NGT组相比,GDM组和GIG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剖宫产的发生率都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与GDM组相比,GIGT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低(P﹤0.05)。但是两组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3%、21.1%、15.8%、26.3%和15.8,都高于NGT组(P﹤0.05)。GIGT组的发生率也高于NGT组,分别为4.7%、12.5%、8.3%、12.5%和4.2%(P﹤0.05);但是与GDM组相比,GIGT组发生巨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低血糖较少,低于GDM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导致母儿并发症的增多,因此应当重视对孕妇糖代谢的筛查,加强糖耐量异常者的血糖控制,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不包括妊娠前有糖尿病的孕妇.美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2%~5%[1].我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5%[2].主要原因是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生长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抗胰岛索作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与非妊娠期糖尿病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探讨其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30例GDM孕妇(GDM组)、3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GIGT组)及43例妊娠期糖耐量正常孕妇(GNGT组)的血清1,5-AG、空腹血糖(FPG)、1h血糖(1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GDM组血清1,5-AG水平[(11.69±3.92)mg/L]显著低于GIGT组[(20.93±3.43)mg/L]和GNGT组[(27.83±4.03)mg/L](P< 0.01),GIGT组低于GNGT组(P<0.05).孕妇血清1,5-AG与FPG、1hPG、HbA1c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孕妇血清1,5-AG与糖耐量下降相关,1,5-AG可作为GDM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孕期血浆内脂素(Visfatin)水平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13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及正常妊娠(NGT)组。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胰岛素(Fins)、血浆Visfat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GT组受试者相比,GDM组及GIGT组均伴有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Fins水平、HOMA-IR值及血清Visfatin水平的显著升高(P0. 05);其中GDM组受试者升高幅度显著大于GIGT组(P0. 05); GIGT组及GDM组TG水平均显著高于NGT组(P0. 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Visfatin水平与Fins、HAMA-IR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孕期血浆Visfatin水平与糖耐受异常状态有关,血浆Visfatin水平可反映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糖代谢异[1],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海盐县既往无GDM的详细统计资料,故缺乏对本地区GDM发病情况的了解.本文通过分析海盐县2579例妊娠期糖筛查孕妇临床资料,了解本县GDM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 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血糖≥7.8 mmol/L者做 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 g 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 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 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 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确诊妊娠期糖尿病(GDM)103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90例,选择同期分娩1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结果:GDM1组(治疗组)及GIGT组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低血糖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2组(未治疗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与GIGT是导致母婴近期远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孕期糖代谢异常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尽可能使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g葡萄糖筛查(50gGCT),血糖≥7.8mmol/L者做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g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血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为1%~5%[1].它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合并症.该病的临床过程复杂,可引起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死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等,孕妇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GDM孕妇实施孕期管理及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耐量受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三亚市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组)及52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GIGT组)的临床资料,同期随机选择糖筛查正常的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①GDM组与GIGT组孕妇妊高征、羊水过多、胎儿窘迫、FGR、巨大儿、早产及手术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GDM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而胎膜早破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GDM组与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转科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GDM组与GIGT组比较显著增高,而新生儿窒息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DM、GIGT均是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对妊娠期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应进行监测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 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 200例孕妇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进行75g糖耐量试验以确诊GIGT及妊娠期糖尿病(GDM), 比较GIGT组、GDM组及正常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在妊娠合并症、难产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中, GIGT及GDM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GIGT与GDM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GIGT及时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以及妊娠期有糖尿病相关高危因素者与无高危因素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的关系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孕中、晚期孕妇进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50 g GCT),血糖≥7.8 mmol/L者做正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并对诊断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及GDM给予早期治疗,观察其妊娠结局.结果50 gGCT阳性率为10.65%,GIGT及GDM发病率分别为3.80%及3.48%.经早诊断、早治疗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围产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早期50 g GCT筛查,并对GIGT、GDM进行早治疗,伴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重点监测,减少了母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dllitus,GDM)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通常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在妊娠妇女中发病率约为0.15%-1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妊娠糖尿病可以导致孕妇先兆子痫、剖宫产及产后2型糖尿病发生率增加,妊娠妇女中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2.5%,妊娠糖尿病的孕期处理对降低母婴并发症十分重要,妊娠期定期产期检查和血糖综合控制,以保证母婴平安、健康.大约80%的GDM孕妇通过饮食治疗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不到20%的患者需要加上运动和药物治疗.因此对此类人群的规范化管理以及个性化的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单胎妊娠分娩产妇6 125例,其中GDM产妇129例,统计其可疑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分析GDM的危险园素.[结果]50 g糖筛查(50 g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 g GCT)异常发生率为5.50%(337/6125);GDM发生率为2.11%(129/6125).对GDM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孕前体重指数(BMI)、体重、家族史、年龄.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显示:正常血糖组、GIGT组、GDM组3组间平均分娩年龄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P<0.01).对体重指数进行分层分析显示:与低BMI相比,高BMI组发病危险增加,当BMI>24时其OR值为3.44(P(0.05).[结论]GDM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孕前体重指数、体重、家族史、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