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01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4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比较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9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27例。术后3 d、3个月、9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92.3±3.8)%、(91.0±3.6)%、(91.1±3.5)%,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403,P0.001)。术后3 d、3个月、9个月Cobb角分别为(6.0±1.3)°、(6.2±1.4)°、(6.2±1.2)°,Cobb角矫正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0,P0.001)。结论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是满意临床疗效与恢复椎体合理生物力学的有效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28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20例.随访椎管内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允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矫正到术后93.2%,后凸角(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8.5°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5°.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有1~3级恢复,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瘫,可同时解决脊髓或/和神经根减压和脊梓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6月共收治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新鲜骨折20例,陈旧性骨折1例。按Denis分类均为严重的爆裂骨折,D型12例,E型9例。均采用经后路椎体次切除、椎管内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比较手术前后ASIA分级变化,手术前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容积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除1例A级无恢复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82%)、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79%)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25.45%)、Cobb角(平均35°)、椎管容积(平均24.29%)分别相比均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96.74%)、Cobb角(平均-4°)、椎管容积(平均98.96%)与术后即刻分别相比均无明显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21例椎体间完全融合。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体次全切可以同时对椎管充分减压,椎体间融合和三柱固定,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达到前后联合入路一样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脊柱外固定器下用椎间盘镜行椎管减压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09年6月应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对伤椎行体外固定复位、椎间盘镜行椎管微创减压,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用骨水泥固化伤椎或经椎弓根行椎体内植骨治疗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观察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椎管狭窄率的变化,随访6个月按照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发生,16例行PVP的患者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为(3.38±0.75)周,20例骨融合拆除外固定的时间平均在(10.5±2.27)周,术后随访6~41个月,平均20个月,5例出现外固定器钉孔感染,2例出现螺钉松动,均经相应处理或拆除外固定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30.7°±6.30°恢复至术后的平均4.62°±3.19°(P<0.01);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平均恢复至94.6%±6.45%,较术前的58.66%±6.06%明显改善(P<0.01);椎管狭窄率由术前的35.20%±8.73%改善至术后的平均7.65%±3.80%(P<0.01);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术后6个月时平均提高1.27±0.44级.[结论]脊柱外固定器结合椎间盘镜减压和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实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体外复位固定和微创减压,减少手术创伤和伤椎非椎间融合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较好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手术方式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选择性椎管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44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患者术前与随访时的ASIA分级、伤椎椎体高度矫正率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高度由术前平均49.3%恢复至术后平均92.5%。ASIA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结论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基础上选择性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管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1999-2004年,采用经椎管椎体内植骨,结合后路椎管减压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47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CT及X-RAY检查,分别计算其伤椎椎管狭窄率,椎体高度,cobb角,确定恢复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其中10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4.7个月。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植骨操作所致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按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3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30例得到提高,5例无变化。CT及X-RAY检查显示,术后伤椎椎管减压充分,椎体高度恢复及保持良好。伤椎椎管管径,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与术前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椎管减压及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管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远期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应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进行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7例;应用后路腰椎管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结果随访9~39个月,平均26个月,腰痛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为8.7分,随访时为2.1分;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6分,随访时为2.3分。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8.2%,随访时为21.2%。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无融合器移位或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后路腰椎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钛网重建椎体治疗严重下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22例严重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22~63岁,平均43.8岁。L3 11例,L4 8例,L5 3例。行I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体切除减压钛网重建,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的伤椎高度、伤椎矢状位指数(SI)、腰椎前凸角等影像学指标变化,采用下腰痛疗效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4.2 h,平均3.6 h;出血量900~1 500 ml,平均1 300 ml;矢状位指数术前(57.5±7.6)%,术后(93.5±8.1)%;腰椎前凸角术前(34.3±7.3)°,术后(38.5±9.8)°。22例患者随访10个月~3年,平均2.6年,无内固定失败者,钛网重建节段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15例神经损伤患者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E级10例,D级4例,C级1例;依据下腰痛评分结果分级,优20例,良1例,可1例。结论:Ⅰ期经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减压、椎体切除联合钛网植骨融合重建椎体手术创伤小,可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和神经根减压;同时可以选择长度合适的钛网,恢复腰椎前凸,可有效重建下腰椎的稳定性;有效防止迟发性神经损害、腰椎后凸畸形及慢性腰痛,可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胸腰段病变是否进行减压一直存在争议。一般对影像学有明显脊髓压迫和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减压是必要的。前路减压、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减压效果较后路手术更确实。但传统的开胸或胸腹联合入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腔镜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尚未能证实具有与开放手术同等的减压效果。为了解腔镜下前路减压的效果,选择30例胸腰段脊髓压迫患者行腔镜下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其中27例为骨折,肿瘤、感染、严重退行性病变各一例。30例中20例外伤患者急诊行后路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3例,C级7例,D级10例。所有腔镜手术在伤后平均10.6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5.42小时,平均失血量870ml。术后平均16小时拔除胸腔引流管。平均随访42个月,观察Frankel分级,以椎管比率(伤椎椎管直径与相邻两椎体椎管直  相似文献   

10.
合并椎管内骨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合并椎管内骨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病人术前X线片,CT扫描,MRI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采取体位复位和/或一侧半椎板切除处理椎管内骨块,包括突入椎管内的小关节突骨块、椎板下陷骨块及突入椎管内的椎体后缘骨块等,对于前二类骨块予清理,而对后者骨块采用体位复位及椎体推挤、顶压、撑开上下椎弓根钉等综合方式复位,然后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对于椎管内占位<33%(1/3),无神经症状者,则行单纯内固定;对椎管占位>50%(1/2)或椎管占位<50%(1/2)但合并神经症状者,则在内固定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本组56例患者通过6~63个月随访,椎体后缘骨块致椎管占位由术前平均42%恢复到术后平均6.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术前(33%~75%)平均58%,术后(5%~25%)平均18%.来于椎管后方的附件突入骨块全部得到清理;术前Cobb's角(18°~40°)平均28°,术后恢复到(0°~16°)平均8°.神经功能恢复:术后神经功能均无加重,Frankel分级A级5例中,1例恢复至B级,其余B级以下病人均获得1~3级改善.[结论] 合并椎管内骨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其骨块来源有小关节突、椎板及椎体后缘,通过体位复位和/或后路半椎板切除能获得有效的清除或良好的减压及复位,同时获得较好的畸形矫正及椎管容积的恢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