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逐年增加,已超越城市。县级医院溶栓和溶栓后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利器。建立区域性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紧急救治体系,有望降低中国AMI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病死率的主要病因之一。Sugiura等通过尸体解剖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超过50%,且大部分是左主干甚至是3支病变。GRACE及CRUSADE研究发现,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脉综合征患者占总研究人群的三分之一左右。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然而,高龄患者因常常合并多种慢性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病死率高的主要病因之一。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是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治疗手段,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然而,高龄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常并发多种疾病,出血风险较高,不论是药物溶栓还是介入治疗都有一定的禁忌和风险。针对高龄AMI患者的再灌注治疗仍缺少广泛的大规模数据支持,使患者预后更有益的治疗手段存在争议。笔者回顾了80岁以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了介入治疗与药物溶栓的治疗方法,旨在为高龄AMI患者的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病机理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所致.按照发病时心电图有否ST段抬高分为ST段抬高AMI(STEMI)和非ST段抬高AMI(NSTEMI).前者80%~90%而后者约20%最终演变为Q波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这两部分内容,后者主要针对STEMI患者而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某医院区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AMI患者782例,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基本检查、发病季节、就医延迟、治疗方案(再灌注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溶栓治疗;非再灌注治疗)、住院时间及预后等信息,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再灌注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782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6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2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3.5∶1,男性多于女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比例逐渐增加。发病人数第一季度最多(222例),第三季度最少(175例)。发病12~24 h内就诊的患者最多(228例)。各年龄组间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MI和NSTEMI患者的治疗方案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非再灌注治疗与再灌注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地区AMI患者有年轻化趋势,且就诊时间长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与该地区生活环境、认识水平有关,因此普及疾病知识、完善AMI急救系统、扩大AMI专业队伍是该地区后续改善AMI再灌注治疗现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入选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利用患者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再灌注心律失常及胸痛症状间接判断梗死血管是否再通,观察疗效.结果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 min、60 min和90 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是37.9%、67.8%和92.0%,随访35 d死亡率为6.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之一。20多年来,药物溶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等再灌注治疗方法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简要综述如下。老年AMI的溶栓治疗20世纪80~90年代的多项国际大规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已证实,STEMI患者行溶栓治疗后病死率较安慰剂组降低25%~47%,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溶栓治疗仍为STEMI的首选再灌注治疗方法。虽然目前年龄已不是溶栓治疗禁忌证,但老年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仍应考…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使梗死相关血管迅速、充分、持久地再灌注,以挽救濒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本研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再灌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再灌注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心脏协会(AHA)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高达1.9%5.2%〔1〕。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重建冠状动脉灌注的最有效方法,然而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使得AMI患者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2〕。本研究观察PCI的早期即行替罗非班及抽吸导管干预对PCI复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溶栓治疗已被证明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预后,已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标准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判断溶栓血管再通常以胸痛消失,血清肌酸激酶(CK)峰值前移、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为指标,但只有后者可能是反映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的临床指标。本文旨在探讨抬高的ST段早期回降与否对AMI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其治疗目的是使不可逆的心肌坏死最小化以减少早期死亡率,改善长期预后和心功能。随着心肌梗死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广泛开展,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早期病死率已显著下降,由1986年的13%下降至2000年的约4%。  相似文献   

12.
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是改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预后的关键。为使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cd infarction,AMI)患者能及时就医、更多更早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笔者从2005年起采取健康教育及基层医生培训,设立胸痛绿色通道,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性别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对1501例男性和635例女性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2.1%比41.1%,35.4%比17.3%,均P<0.01),入院时血清总胆固醇>4.68 mmol/L和心功能≥KillipⅢ级者较多(分别为71.3%比55.0%,11.7%比5.1%,均P<0.01).男性患者吸烟史多于女性(69.4%比15.7%).女性患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低于男性(22.2%比31.5%,P<0.01),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和调脂药的使用率也明显低于男性(分别为64.6%比71.2%,P=0.003;43.1%比48.0%,P=0.041).女性患者住院病死率高于男性(11.7%比6.3%,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未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女性AMI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女性患者年龄较大,伴随危险因素多,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B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明显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的北京市出院病人信息系统。AMI住院病死率指住院期间因AMI死亡的患者占所有AMI住院患者的比例。结果:2007年至2009年北京市户籍人口25岁以上人群因AMI住院者共35 335例,其中男性占68.2%。3年中AMI患者平均住院病死率为10.0%,女性为14.3%,高于男性的7.9%(P<0.001)。在二级医院住院的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于三级医院者(11.4%比9.0%,P<0.001),中医医院高于西医医院者(17.5%比9.5%,P<0.001)。ST段抬高AMI患者住院病死率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9.4%比8.4%,P<0.001)。住院期间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接受该治疗者(14.4%比1.9%,P<0.001)。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北京市AMI年龄标化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0.7%、9.8%和9.4%,3年间下降了12.1%,男女两性分别下降了11.1%和10.7%。结论:目前北京市AMI住院病死率仍然较高,但近3年来逐年下降,提示北京市AMI住院期间救治水平总体提高。不同特征A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AMI的住院治疗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女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女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和病死率。方法入选我院1994年1月~2006年12月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33例,男性901例,女性332例,对两者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住院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男性比较,女性患者年龄偏高,发病至就诊时间长,非典型症状多见;女性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具有多重危险因素患者的比例高于男性(P0.05,P0.01);女性患者入院后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比例低于男性;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和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女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接受有效治疗的比例、住院期间预后均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16.
于江  赵怀荣  许玲 《山东医药》2012,52(4):117-118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差,是冠心病极其危重的表现类型。根据其管腔闭塞的程度,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不同,因此在治疗方案上有所差异,本文仅讨论对急性  相似文献   

17.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首选再灌注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行PPCI后可能会出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冠状动脉慢血流或无复流,与不良预后相关。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PCI后发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微血管功能状态评估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45例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情况,记录住院时、急诊介入术后90分钟、6小时、12小时、24小时12导联心电图,化验心肌CK值。介入治疗后在90分钟内抬高ST段回落>50%,CK峰值在12小时内,24小时内T波反转作为灌注组,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无灌注组。 结果45例AMI患者中36例(80%)再灌注,无再灌注组9例(20%);前壁心肌梗死无灌注组7例、而心肌再灌注组下壁心肌梗死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灌注组5例,无灌注组5例。 结论 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微循环障碍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左心室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us,LVT)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症,尤其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或广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近年来,再灌注治疗及辅助抗血栓治疗的发展使LVT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尽管如此,LVT患者仍然面临着卒中和全身栓塞的高风险。因此,正确认识LVT对AMI患者的管理及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住院死亡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