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点固定法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并行TEP的50例双侧腹股沟疝男性患者,其中33例行免气囊、免固定的TEP(免固定组),17例行免气囊、单点固定法TEP(单点固定组),分析两组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免固定组相比,单点固定组手术时间较短[70(55,80)min vs.90(65,105)min,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镇痛药(41.2%vs.39.4%,P=0.903)、术后排气时间[(15.2±4.3)h vs.(14.1±4.0)h,P=0.396]、下床活动时间[(20.0±2.8)h vs.(20.8±4.1)h,P=0.436]、住院时间[3(2,5)d vs.4(3,5)d,P=0.199]、术后血清肿发生率(11.8%vs.21.2%,P=0.3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与免固定TEP相比,单点固定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是安全、可行的,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点固定和免气囊免固定法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确诊并行TEP的腹股沟疝病人164例,分为两组,A组68例,免气囊单点固定补片,B组96例,免气囊免固定补片。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68. 95±12. 71)分钟,较B组的(83. 04±15. 82)分钟明显缩短(P 0. 05)。A组与B组术中出血量[(8. 96±2. 45)ml和(8. 25±2. 23)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 68±4. 61)小时和(14. 45±4. 25)小时]、下床活动时间[(21. 12±4. 25)小时和(22. 45±4. 61)小时]、住院时间[(3. 72±1. 13)天和(3. 96±1. 3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 76%和21. 8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与B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 47%和6. 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EP术中补片单点固定安全可行,相比于免固定法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气囊分离器不钉合补片的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TEP)的手术技巧,同时评价该术式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93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39例行免气囊、不钉合补片的TEP术(TEP组),54例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结果:TEP组单侧疝手术时间(101.3±15.6)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38.4±17.3)min,术中损伤血管3例,腹膜破裂3例,术后阴囊血肿2例,腹股沟区长期疼痛1例,无切口感染及术后复发.开放组单侧疝手术时间(81.6±7.6)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75.8±22.0)min,术后阴囊血肿9例,腹股沟区长期疼痛6例,切口感染4例,无术后复发.结论:免气囊分离器不钉合补片的TEP同样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尤其适合于双侧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补片固定新方法——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评估其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行TEP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组(s-TEP)与补片免固定组(n-TEP),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血清肿/血肿、感染、排尿困难、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手术。s-TEP组较n-TEP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EP组发生血肿/血清肿5例,排尿困难2例;n-TEP组发生血肿/血清肿8例,感染1例,排尿困难2例,复发1例/1侧,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皮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在不增加住院费用的同时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经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在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15例行经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病人临床资料,统计该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例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除1例病人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8 min(36~70 min),术中出血0~20 ml,术后排气时间为(12.3±4.0)h,下床活动时间为(18.0±3.8)h,平均住院时间2.8 d。术后12例出现并发症(10.6%),其中慢性疼痛2例(1.7%)、阴囊积液3例(2.6%)、术后尿潴留4例(3.4%)、皮下血肿1例(0.8%)、局部异物感2例(1.7%),随访12~55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内环补片单点固定法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可行,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气囊、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开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确诊并手术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EP组和开放手术组,观察统计二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TEP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相差近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EP组与开放组相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早、术后排气时间早、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二者住院费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用TEP治疗腹股沟疝有较大优势,在临床可适度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片免钉合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应用自制网塞填塞腹壁缺损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补片免钉合TEP加网塞充填疝修补术(研究组),46例行单纯补片免钉合TEP疝修补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手术指征等临床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耗材费用、阴囊血肿或血清肿及术后异物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54个月,两组均无术后疼痛及复发病例。结论:网塞充填式TEP不仅适于腹壁缺损4 cm的腹股沟疝,更适于腹壁缺损4 cm的腹股斜疝与直疝,其临床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更高,是安全、实用、较理想的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较经济的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可行性,总结经济型TEP的操作经验,为TEP的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23例腹股沟疝进行TEP的临床资料;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免气囊扩张器建立腹膜外间隙,使用国产聚丙烯补片且不予钉合固定等系列降低手术成本的手术方法。结果23例腹股沟疝患者腹膜撕裂3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中转全麻1例(均发生于斜疝);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住院5d,住院费用4500.00—5000.00元;术后无疼痛、血清肿、感染、疝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免气囊分离器,国产聚丙烯补片不予钉合固定的TEP是可行的,为其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中补片免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采用补片免固定法腹腔镜TEP治疗8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观察其手术方法、术式特点、补片免固定的疗效与价值及补片位置,并与同期开放疝环充填式(mesh-plug)疝修补术的9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囊血肿或积液例数、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一次性耗材费用、切口疼痛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片免固定法腹腔镜TEP不仅适宜腹壁缺损小的疝,也可用于腹壁缺损≥4 cm的直疝、斜疝,其手术指征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多项临床指标优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是疼痛轻微、耗材费用低廉、复发率极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免补片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免补片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应用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92例腹股沟疝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同期91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手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hemioplasty,TEP)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免补片组与TE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1±4)min与(70±16)min(t=28.01,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3.5±1.0)d与(4.8±1.2)d(t=7.96,P<0.05)、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0±0.5)d与(1.8±0.7)d(t=8.90,P<0.05)、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0±0.5)d与(2.5±0.7)d(t=16.69,P<0.05)、住院总费用分别为(4500±500)元与(8000±820)元(t=34.89,P<0.05),免补片组均明显优于T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补片组无皮下血肿及阴囊水肿发生,TEP组皮下血肿8例(8.7%)(χ~2=6.48,P<0.05).免补片组与TEP组术后48h 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3.9±0.3)mg/dl与(8.8±0.5)mg/dl(t=80.48,P<0.05).所有病例随访(56.9±6.2)个月,免补片组复发率为0,TEP组复发率为2.1%(χ~2=0.51,P>0.05).结论 腹腔镜免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免气囊分离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效果。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创外科对41例腹股沟疝病人行TEP。用镜头替代气囊分离器分离腹膜前间隙,用巴德3D补片无钉合固定。 结果 41例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28~120 min, 平均(46±23.6)min, 发生腹股沟区血清肿3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3 ~24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 免气囊分离无钉合TEP手术经济、安全可行,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固定补片(聚丙烯和聚乳酸复合补片)在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2014年1~12月使用自固定补片进行腹腔镜TEP手术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施行,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7±12)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8±0.9)d,术后出现腹股沟区血清肿1例,尿潴留1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自固定补片在TEP中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3D免固定补片和钉合固定平片对中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31例患者住院和随访资料,比较3D免固定补片组和钉合固定平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和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病例,随访期间均未见疝复发。3D补片组的手术时间比钉合固定平片组短(t=3.061,P=0.002),术后6个月和1年慢性疼痛发生率(χ~2=4.943、5.035,P=0.026、0.025)以及术后6个月、1年和2年的异物感发生率(χ~2=4.185、5.035、5.035,P=0.041、0.029、0.025)均比钉合固定平片组少,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钉合固定平片组高(t=2.633、2.088、2.000,P=0.009、0.039、0.048)。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3D免固定补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提升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疝修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免气囊分离器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附44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免气囊分离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可行性,分析免气囊分离器TEP中常见的操作难点与失误及其对策。方法:自2003年11月~2005年1月,完成44例病人共51例次腹股沟疝的免气囊分离器TEP,其中斜疝37例次,直疝14例次。按斜、直疝分为两组.观察记录病人一般资料、体重指数(BMI)、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手术操作失误及并发症。结果:斜疝与直疝比较,除了斜疝组腹膜撕裂8例次显著大于直疝组3例次外(x^2=10.37.P=0.001),两组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住院天数及恢复天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斜疝组发生腹壁下血管游离3例次,鞘膜积液4例次。两组广泛皮下气肿各有1例次。两组均未见术后神经性疼痛、腹股沟血肿和切口感染。全组随访时间1~14个月,无一例疝复发。结论:免气囊分离器TEP是安全、可行的,主要的操作失误和手术并发症有腹膜撕裂、腹壁下血管游离、皮下气肿以及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免钉合双网片交叠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免钉合双网片交叠腹腔镜TEP(TEP组)与Lichtenstein修补术(对照组),每组40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TEP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例数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钉合双网片交叠TEP安全、有效、可行,尽管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但术后疼痛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符合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于有丰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经验的外科医生,免钉合双网片交叠TEP可作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实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臂交叉环抱型补片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双臂交叉环抱型补片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中的可行性与优势.方法 采集我院2010年3~7月应用免钉合双臂交叉环抱型补片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11例,分析临床资料和手术视频资料.结果 11例患者(12侧)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0 min,1例双侧腹股沟疝110 min.术后血清肿1例.结论 免钉合双臂交叉环抱型补片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具有易操作,补片固定确切、无移位,无需特殊钉合或缝合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分别使用自固定补片和聚丙烯平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并进行随访的142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根据使用的补片不同,将患者分为自固定补片组(n=60)和聚丙烯平片组(n=82)。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各时点(术后12、24、48及72 h)的疼痛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2组患者的总并发症、阴囊水肿、腹股沟区血清肿、膀胱损伤、腹壁下血管损伤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中位数为19个月。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TEP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能是未来补片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中补片钉合固定与医用胶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施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补片钉合固定组(55 例)和医用胶固定组(50 例).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疼痛评分、近期疝复发率.结果 二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均无近期复发.医用胶组术后疼痛评分比钉合固定组低,但是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医用胶固定补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免固定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8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9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298例。A组采用单点固定TEP术,B组采用免固定TEP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4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均明显好转,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患者好转程度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慢性疼痛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A组,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免固定技术与TEP术相结合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而且减少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将免固定技术应用于TEP降低了慢性疼痛和术后复发发生率,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补片免固定技术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施行的96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3D补片免固定技术。结果 96例患者均成功在全麻下应用3D补片免固定技术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31~58 min、(37.6±4.3)min;术中出血5~25 m L、(10.9±2.7)m L;住院时间3~8 d、(4.0±0.3)d。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阴囊血清肿、腹股沟区疼痛不适及异物感等并发症。术后96例患者全部获访,随访时间均为1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复发,均未发生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局部异物感等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采用3D补片免固定技术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避免了腹股沟区血管神经副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