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盖自宽  苏敬阳  侯勇  程忠侠  牛素桢 《河北医药》2012,34(12):1832-1833
股骨颈骨折后引起股骨头坏死原因是供应头的营养血管损伤,血供中断及囊内出血致使囊内压升高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因此股骨颈骨折经积极治疗后骨折愈合仍有可能继发股骨头坏死.为提高骨折治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本文采取术后服用仙灵骨葆胶囊的措施,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去留对股骨头血运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股骨颈骨折在骨科治疗时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部分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在取出内固定物后期,本文旨在找出坏死诱因,消除潜在危险。方法:总结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部分青壮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患者行空心钉内固定加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43例为内固定物取出组(实验组),43例为内固定物长期存留组(对照组),术后随访2~7年,分析股骨头坏死率和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因素,探讨内固定物去留与股骨头坏死的关系。结果:内固定物去留与股骨头坏死有关。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一般在3个月内愈合。在内固定物取出后4个月股骨头病理组织学可见有缺血改变。其中部分患者在取内固定物后相继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且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和内固定方式无关。结论:股骨颈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对股骨头血液循环有不利的影响,临床工作中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推荐用钛合金空心加压螺钉,不仅骨折愈合率高,而且可以长期存留在体内。内固定物取出对股骨头血液循环和生物力学性能均有不利影响,可能是引起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颈坏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骨折后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的退变,体质较弱,术后恢复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继发移位以及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方法收集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5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176例手术治疗者为手术组,180例保守治疗者为保守组,调查分析两组骨折继发移位以及头坏死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的骨折继发移位以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0.05);保守组继发移位发生股骨头坏死几率显著高于Ⅰ期愈合者,且其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较Ⅰ期愈合者显著提前(P〈0.05)。年龄、合并高危并发症、功能锻炼不正确、Pauwels角偏大等均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原因。结论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后继发移位以及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早期宜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 3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及Ⅹ线资料.结果 骨折Garden分型:Ⅰ型18例(1.3%),Ⅱ型494例(35.7%),Ⅲ型720例(52.0%),Ⅳ型152例(11.0%).发生股骨头坏死114例(8.2%),绝大多数在骨折后3年内发现,股骨头晚期塌陷55例(4.0%).骨折GardenⅠ-Ⅳ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分别为0%、5.9%、9.6%、10.5%,晚期塌陷率分别为0%、1.6%、5.1%、6.6%.4组年龄(<20岁、20~40岁、40~60岁、>60岁)的坏死率和晚期塌陷率分别为48.4%、15.6%、10.5%、3.8%和14.5%、8.2%、6.1%、2.0%,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和年龄是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晚期塌陷的主要危险因素,Garden Ⅲ、Ⅳ型和青少年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进行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随访中,共有12例出现坏死,坏死率为9.1%.年龄、复位质量、疲劳累积损伤是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结论 疲劳累积...  相似文献   

7.
王键  赵磊  郝明  彭阿钦 《河北医药》2012,34(10):1552-1554
股骨颈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3.60%[1],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由于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后易发生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不良后果.随着内固定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其治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股骨颈骨折的解剖、受伤原因、分型、诊断、治疗、展望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遭到损害,同时随着关节内压的增高,关节囊血供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依然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对96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作回顾分析.结果 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术前评分:35 ~45分,平均40.2分,术后评分:70~90分,平均86.6分,优良率92.3%.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细操作,并合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缝匠肌蒂髂骨瓣在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5~2004年采用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27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5例股骨颈骨折愈合,22例股骨头坏死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无效,其中1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结论 缝匠肌蒂髂骨瓣能较快的为坏死股骨头提供新的血运来源,促进骨折愈合及股骨头骨质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髓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63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其中42例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头坏死)(Marous分期~期)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治疗(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股骨近端骨折3例,异位骨化1例,1例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经内科抢救后痊愈出院,1例脱位再次手术复位;58例Harris评分优良,优良率92%。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晚期股骨头坏死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涛 《中国医药指南》2009,7(3):107-107,22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为高速伤,损伤时暴力大、创伤重,骨折后骨不连及股骨头发生缺血坏死率较高,在治疗上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目的。Rathiff和Protzman报道,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经内固定治疗后,骨不连发生率为10%~50%,而青壮年可高达59%,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老年人平均为25%,而青壮年则为42%~86%[1]。统计结果表明,年轻者比年老者易发生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且Garden分类骨折移位程度越大者,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越高。我院1986年至2006年收治股骨颈骨折389例,其中18~45岁股骨颈骨折58例,均采用股方肌肌骨瓣移植加压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病例的分析,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早期手术中采取髋关节置换的必要性。方法对1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经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治愈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疗效均为优。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尤其是头下型骨折早期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是有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田增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71-3172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以女性多见.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易造成骨折不愈合(约15%)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30%),临床对有明显移位或旋转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高龄股骨头下骨折或已合并骨关节炎者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1],疗效可靠.老年患者由于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加之术后疼痛、躯体活动受限等原因,易出现便秘.便秘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为102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便秘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景成  王泽兴 《中国药房》2010,(15):1425-1426
目的:观察壮骨活血方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305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对2组患者实施内固定手术和皮肤持续牵引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壮骨活血方(煎剂,每日2次)12周;对照组给予骨肽和葛根素治疗。2组分别于术后第1、2、4、6、12、18个月拍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发生情况;术后第4、6、8个月查双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观察有无侧股骨头坏死发生。结果:治疗组股骨头坏死率、骨折不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中,壮骨活血方有助于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从而达到预防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经关节囊穿针引导复位内固定术后再采用介入治疗方法-经供应股骨头颈血运的旋股内、外动脉给抗凝药尿激酶和血管活性药654-2和罂粟碱,本组病例随访12~36个月,术后1、3、6、12、24个月复查拍片,观察骨折愈合进展情况及股骨头是否发生坏死,术后6个月、12个月各查髋关节核磁1次观察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结果本组25例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8个月骨折不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率4%;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坏死率8%。采用Harris髋关节等级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术结合介入方法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的坏死率,并可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方肌骨瓣移植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经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2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并股方肌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3例.结果 本组13例病人术后随访1~3年,11例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2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股方肌骨瓣移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能显著提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X线光机下,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成功后,经股骨外侧向股骨头打入三枚导针,旋入三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并对其随访及临床分析.结果随访得71例,有66例骨折愈合、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或有轻微的疼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占93.0%.骨折不愈合5例,占7.0%.股骨头坏死6例,占8.5%.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好,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低.  相似文献   

19.
髋部骨密度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张志平  许永武 《江西医药》2005,40(9):570-572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在骨质疏松的相关性骨折中,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其危害最严重.髋部骨折一般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常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医疗费用昂贵,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股骨颈骨折,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系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约占骨折的3.58%,常常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我科自2004年7月-2008年12月采用小切口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6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