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强度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和对照组(中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服用情况、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INR与华法林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药物服用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全因死亡联合终点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轻度出血及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及中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在老年稳定性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疗效相近,但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依据抗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和华法林组,各30例。利伐沙班组患者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华法林组患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出血事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0.0%(3/30),华法林组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3.3%(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3%,低于华法林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华法林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华法林高,更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低抗凝强度与中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0例,依据华法林抗凝强度分为低强度组(62例)和中强度组(68例),分别采用低强度和中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主要和次要疗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中强度组患者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低强度组(P <0.05)。结论低抗凝强度与中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高龄冠心病伴非瓣膜性房颤在降低心脑血管意外及死亡风险方面效果相近,但低抗凝强度华法林有助于预防出血事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华法林不同抗凝强度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安全性,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强度分为中强度组:华法林中等强度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0<INR≤3.0;低强度组:华法林低等强度抗凝,INR控制在1.6≤INR≤2.0,记录2组患者治疗和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OC曲线法分析INR诊断抗凝出血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强度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分别为6.70%,3.45%和1.72%,与低强度组的8.33%,4.17%和4.1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强度组华法林用量(3.13±0.45)mg·d-1,INR值2.61±0.32,出血发生率为24.14%;低强度组华法林用量(2.63±0.32)mg·d-1,INR值 1.84±0.30,出血发生率为9.72%。采用INR诊断患者出血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95%CI:0.791~0.924),INR的cut-off值2.85,该值下判断出血敏感性为81.1%,特异性为6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病史、INR、治疗窗内时间、卒中危险评分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中、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均有较好的抗凝效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应尽早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严密监测INR,INR值控制在1.6≤INR≤2.0,降低和避免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调查选取我院心脑血管科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医治的98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与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抗栓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抗栓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司匹林、华法林两种药物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两药疗效对比,华法林更能进一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事件风险,值得优先应用于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周宝华 《北方药学》2021,18(1):139-140
目的:华法林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分析及研究.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标准强度华法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抗凝治疗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并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组,对依从性好、依从性差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抗凝出血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HAS-BLED评分低于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给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降低出血率,并配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2011年心内科收治的6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华法林3mg为起始剂量,对照组阿司匹林300mg/d,晚饭后口服,观察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NR达标26例,占86.7%,另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INR达标率高,并能减少腹痛、栓塞事件的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7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各38例,分别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栓、栓塞事件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72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中分别纳入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治疗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脑血栓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血栓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11%(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2.22%,二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风险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融治疗获得成功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特别是栓塞风险低的个体,术后是否需要继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方法入选低危栓塞风险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07例,射频消融术后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55例)和非华法林组(52例),华法林治疗组患者术后服用华法林治疗至少3个月,抗凝治疗强度为INR2.0~3.0;非华法林组只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mg。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射频消融术,即刻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栓塞或出血事件。随访6~18个月,华法林组发生血栓栓塞事件2例(3.6%),非华法林组发生2例(3.7%),两组患者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华法林组有3例(5.5%)出血事件,非华法林组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射频消融取得成功的低危心房颤动患者,可以考虑不应用华法林抗凝,而只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华法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方法将心房颤动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128例和阿司匹林组120例,比较2组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1%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安全可靠,注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随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可有效避免血栓栓塞发生、防止出血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CHADS2卒中危险评分和HEMORRHAGES出血风险评分,观察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心房纤颤患者的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ADS2卒中危险评分3~6分、HEMORRHAGES评分≥2分的心房纤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组Ⅰ为低强度华法林治疗组[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组Ⅱ为阿司匹林对照组,观察各组卒中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的心房纤颤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能有效减少血栓事件发生,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老年非心瓣膜性疾病所致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老年非心瓣膜性疾病所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脑梗死发生率和消化道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能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抗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0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三组发生出血事件几率、发生脑卒中几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方面,阿司匹林组与华法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发生出血几率为6.67%,华法林组发生出血几率为10.00%,阿司匹林组发生出血几率为6.67%,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房纤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或者是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能明显降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几率,但是华法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在抗凝药物选择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9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60例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B组和c组各50例,A组给予华法林,B组给予阿司匹林,c组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随访1年,统计栓塞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c组栓塞和出血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抗凝对老年心房颤动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控制良好,有效预防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低强度组及对照组。低强度组66例,对照组71例,所有患者均服用抗凝药华法林,低强度组使其INR值控制在1.5~2.0之间,对照组使其INR值控制在2.0~3.0之间。随访1年,观察用药期间脑栓塞及全身出血情况。结果低强度组治疗期间脑栓塞发生率为7.6%,对照组发生率为4.2%,略低于低强度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相近,分别为4.5%和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华法林和标准强度华法林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治疗差异不显著,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治疗要注重其个体差异性,理想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值是要为每一例患者制定个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所选的心房颤动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产生房颤病因进行病因治疗,控制患者心室率,在实验前2周停用相关药物(潘生丁等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抗凝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法所选的心房颤动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产生房颤病因进行病因治疗,控制患者心室率,在实验前两周停用相关药物(潘生丁等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风险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1.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血情况。对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INR监测情况。结果在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脑血栓共3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发生脑血栓共12例,脑血栓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脑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除了出血并发症较为常见外,其他的并发症患者能够耐受,疗程均持续完成。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有助于防止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防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作为观察组,并与华法林低抗凝强度组比较,患者治疗期间INR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以及血栓栓塞情况和发生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稳定INR所需时间以及INR增高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栓塞发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在预防低危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效果与华法林相似,对于担心华法林对患者INR影响剧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