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加强护理管理,严格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2010年和2011年全年收治住院的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率监测的比较,总结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加强护理管理后,感染部位例数和感染率由2010年的3.47%降至2011年2.15%(P〈0.01)。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培训,发挥科室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健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管和考核,加强重点区域及医疗废物的控制和管理等方法。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避免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控制医院感染与加强护理管理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文章分析和总结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与措施,包括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强化感染防控意识、加强重点科室的监督与管理、落实感染监测与控制措施等。而护理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和规范护理措施、强化病房和病区管理、加强护士教育和培训等。通过加强和规范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质量管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医院加大对消毒供应室监督,在护士长领导下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做好消毒灭菌各环节质量检测,强化人员教育和培训。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确保了消毒灭菌合格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安危,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在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泌尿外科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科室,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该科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方面及医疗方面,患者年龄偏大,机体免疫力偏低,容易发生感染;泌尿外科的治疗常需要外置导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基于此,泌尿外科在科室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成立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积极改善科室护理工作的情况,加大术前、术后的相关检查及监测,合理使用引流管及导尿管,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1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护理管理 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中,要成立由分管业务站长领导,增设了专职工作人员,科室指定兼职人员,负责全站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每周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检查和监测,加强全站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要把护理管理自始至终贯穿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护理人员担任专职监控护士和兼职监控员。  相似文献   

7.
曹雪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25-126
手术室作为手术治疗和危急病人抢救的场所,是医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科室之一,也是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重点科室之一。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我院手术室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相互协作,完善制度,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加强对各项工作质量和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使手术室在质量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强科室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制定改进的有效控制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加强院内感染教育的认识,加强科室管理薄弱环节及监控工作的执行,使得监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内镜室得到全面管理。结果:内镜科室感染风险事件减少,实现了内镜诊疗的安全管理。结论:建立长效、全面的控制感染的科室管理机制,实施规范的监控制度,降低了内镜室感染的几率,提高了内镜室的诊断质量。  相似文献   

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临床科室提供无菌器材和回收复用性医疗污物的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及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且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医院感染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因此,要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确保消毒灭菌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50名医护人员纳入研究范嗣,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结果:实行护理管理后,医院发生感染率3.36%(25/696),与未实行护理管理前医院发生感染率7.67%(50/65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意识,落实护理管理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从加强社区医院护理细节管理的角度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护理过程中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探讨能改善和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方法和应对措施。结果:社区医院加强护理细节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结论:社区医院加强护理细节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是消毒、灭菌和隔离以及效果监测等,这些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大部份需要护理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得以顺利实现。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加强护理队伍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医院感染与已有责的思想,迫使其规范履行护理行为。 1.领导重视,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没有组织谈不上管理,医院感染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相关科室的协助,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组织保…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以来,我院加强护理管理,通过严格培训、健全组织、规范行为、完善制度等护理管理来控制医院感染。结果: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病室控制感染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泌尿外科病室收治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准确记录感染发生几率。结果:医院泌尿外科病室收治的2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为8.5%;其中,泌尿道感染居首位,占52.94%。结论:泌尿外科病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通过全面提高泌尿外科整体业务水平,加强病区和手术室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减少侵袭性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感染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层医院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融入护士长护理管理工作中,更新观念,强化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健全网络,狠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注重细节,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培训,提高科内人员素质;实施标准预防,保障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结果: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结论:护士长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层医院护士长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控质量,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使消毒供应室不仅成为发放各种无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结论:正确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键,由于保证了物品的消毒与灭菌,从而能很好地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护理部的要求,结合本科室的特点,完善本科室的制度,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在督察医院管理年活动住院病人问卷调查和我院每月问卷调查病人满意率达98%。结论:通过加强管理,使医患关系更加协调,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控制医院感染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两者密不可分。文章通过对5年来医院感染率逐步下降的调查资料来分析医院采取的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提出通过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和护理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认真落实各项感染管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加强团队管理,在病区建立以护士长为主的护理感染防控小组,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意识,强化控制感染知识,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施的管控,严格执行卫生制度,调整新生儿科室环境等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实行预防监控;并对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2013年的3498份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率由之前的37例下降至17例,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97.05%上升到100.00%,新生儿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贯彻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莹先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378-378,363
目的:探讨血透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方法:成立科室感染控制小组,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消毒、隔离等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有效的提高了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长期生存率。结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