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仍然是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的难题之一,目前常采用的自体神经移植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式的修复方法,存在供体神经支配区永久性失神经功能障碍及供移植神经来源局限等缺点.因此,临床期盼一种能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有效治疗方法,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构建神经移植替代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与应用[1].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缺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 主要是依靠自体神经移植,但自体神经移植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 ,因此探索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 ,具有重人现实意义,组织工程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种子细胞与导管支架制成的复合体是构建组织.工程的核心,本文就将种子细胞、导管支架的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各种神经导管可成功桥接修复短段周围神经缺损已为许多学者公认 ,但是 ,这些神经导管由于缺乏许旺细胞或内部支架来支持、促进神经再生轴突长距离生长 ,因此不能有效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1,2 ]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神经导管 ,为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这项研究的核心是模拟周围神经天然结构 ,将许旺细胞与生物支架材料有机结合成为类似B櫣ngner带的结构 ,为再生神经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充分发挥许旺细胞对再生神经的营养 ,诱导作用 ,从而促进神经的再生。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的主要内容是将经体外培养扩…  相似文献   

4.
周围神经缺损后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是世界性的难题.自体神经移植会造成取材部位的功能缺失和长度大小、口径等难以匹配等问题.目前多以雪旺细胞或干/祖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或在体诱导分化为雪旺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但存在新生轴突需跨越两个吻合口、增加了神经再生的难度,神经-效应器失配及效用器废用性萎缩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神经细胞外基质材料制备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天然神经细胞外基质材料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 ,探讨其修复周围神经干节段性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NaOH消蚀法 ,制备家兔坐骨神经细胞外基质材料 ,行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相容性实验 ,用于桥接修复家兔坐骨神经节段性缺损并以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 ,术后通过肌电图检测、再生神经纤维组织学观察等方法 ,证实该支架可有效地引导和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结果 :(1)经NaOH消蚀处理的坐骨神经组织 ,其细胞成分被完全消蚀掉 ,神经膜管保持原有的构筑特征 ;无明显排异反应并可降解吸收。 (2 )该材料和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干节段性缺损在电生理和组织结构的恢复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此方法制备的细胞外基质材料可有效地桥接修复周围神经干节段性缺损 ,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战争、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神经损伤患者日趋增多,但周围神经缺损后的修复与功能恢复仍不尽人意.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临床神经缺损后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组织工程化神经由支架材料、种子细胞、诱导和促进生长的因子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支架材料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神经断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支持神经再生、引导和促进轴突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
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性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的移植治疗提供生物化的神经移植替代物.方法:将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TCSCs)种植于犬坐骨神经脱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缺损的大鼠坐骨神经,检测所构建生物化组织工程神经中骨髓NTCSCs的增殖、分化及神经性基因表达,观察该神经移植到体内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及对神经缺损功能的修复.结果:由骨髓NTCSCs和异种脱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的生物化组织工程神经物理性状相似于神经移植体,骨髓NTCSCs在支架上增殖、迁移,并表达神经性基因及蛋白.该组织工程神经植入体内后,骨髓NTCSCs分化为少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及大量S-100阳性细胞,并可修复缺损的坐骨神经功能.结论:骨髓NTCSCs和异种脱细胞神经支架构建的生物化组织工程神经相似于神经移植体,可应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  相似文献   

8.
无论平时或战时 ,肢体神经损伤均为常见疾病 ,神经损伤后肢体功能可遭严重损坏 ,而神经修复仍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自体神经移植需要切取健康的自体神经 ,无法满足较大神经缺损修复的需要 ,异体神经是人们一直想利用的神经移植材料 ,但是新鲜异体神经移植会出现导致移植失败的免疫排斥反应。多年来 ,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降低异体神经的抗原性 ,从而减轻或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在卢世璧院士的领导下追踪国外先进技术 ,自 1999年 9月开始率先在国内外开展犬、猴等高等动物和人的粗大长段神经的化学去细…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是抻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自体神经和异体神经移植存在的较大缺陷,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应用于周围神经再生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就是将“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植入神经损伤处,细胞在生物材料逐渐被机体吸收降解过程中促进、引导轴突再生形成新的具行形态和功能的周围神经组织,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各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性能、应用以及功能恢复评定方法,寻找适宜的周围神经替代物。 方法:以“神经导管,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许旺细胞”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4-01/2010-11相关文章。纳入与生物材料以及组织工程神经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8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周围神经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适宜的功能恢复评定方法。 结果:以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为主体的复合型生物工程材料可作为较理想的支架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脱细胞神经支架解决了自体神经来源受限、移植物排斥反应等问题,韧性与可塑性接近自体神经,微环境更利于周围神经再生。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具有生物降解、可塑性、一定的通透性等优势,且已有商品化成品出现。若将上述材料分别合理构建复合材料,有可能得到性能良好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周围神经修复后功能恢复评定方法主要以大体与形态学观察、组织学、神经肌肉机能学评定为主,辅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各类评定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筛选出最适宜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材料与构建方案。 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型人工材料研究发展迅速,但仍没有超越自体神经移植的支架材料。脱细胞神经基质以及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复合构建支架可作为较好的周围神经支架,但仍需要与种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等联合构建,以取得良好的促进再生效果。当前,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评定更加注重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迫切需要筛选出最佳的修复材料以及构建方案以满足组织工程神经移植以及功能康复的要求,达到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形态、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化的有生物活性的神经替代物称为“人工神经”,当前正被尝试用来替代来源有限的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人工神经”由支架材料和细胞外基质、种子细胞以及诱导和促进生长的因子等几部分组成。近年来人们使用各种材料,并以不同的模式构建人工神经支架。施万细胞仍是最常使用的种子细胞,但干细胞已开始被用作种子细胞。人们不但研究可促进神经再生的各种因子的作用,也研究了一些抑制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化的有生物活性的神经替代物称为“人工神经”,当前正被尝试用来替代来源有限的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人工神经”由支架材料和细胞外基质、种子细胞以及诱导和促进生长的因子等几部分组成。近年来人们使用各种材料,并以不同的模式构建人工神经支架。施万细胞仍是最常使用的种子细胞,但干细胞已开始被用作种子细胞。人们不但研究可促进神经再生的各种因子的作用,也研究了一些抑制因子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及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现从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的概念,感觉与运动神经元自身差异、远侧端神经、施万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轴突导向因子等方面阐述了目前周围神经趋化性再生的研究进展,为将来开发更好的工程化神经组织,促进神经功能良好的恢复提供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研制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是解决周围神经缺损创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结构、人工神经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研制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是解决周围神经缺损创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及结构、人工神经4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神经修复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选择。 目的:探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胶原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 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约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分别采用倒转自体神经、静电纺丝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单纯PLGA神经导管桥接,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 结果与结论:静电纺丝法制备成的纳米神经导管管壁疏松多孔,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静电纺丝PLGA-丝 素-胶原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  相似文献   

17.
背景:自体或异体移植修复损伤的半月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应用组织工程化技术重建半月板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技术修复重建损伤半月板的可行性。 方法: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半月板的种子细胞进行培养,并制备半月板支架材料,将种子细胞依附于支架材料上,利用细胞因子调控种子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和迁移,组织学检查细胞与支架的结合情况以及细胞的数量等。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化半月板修复研究主要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因子等方面。构建需要的种子细胞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传至第3代可得出最佳效应浓度。对组织工程化半月板支架材料进行表面修饰,由多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组织工程化技术修复重建损伤的半月板,是今后半月板损伤修复研究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大鼠坐骨神经非新鲜损伤的修复作用。我们在成年SD大鼠左侧股中部切除部分坐骨神经制造神经缺损模型。15d后,实验组(9只)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自体神经修复作为阳性对照(6只),保持神经缺损为阴性对照(6只)。第二次手术后3个月,电生理学、形态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再生神经虽略差于自体对照组,但明显优于缺损对照组,腓肠肌的萎缩形态学指标变化则较接近自体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已缺损15d的大鼠周围神经具有较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背景:将种子细胞植入合适的载体支架可以构建具有生物活性及相应功能的组织工程神经桥接物,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构成的组织工程移植物正成为周围神经长段缺损研究领域的重要移植材料,并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近年来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在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中的应用。方法: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4年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干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在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中应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stem cells,peripheral nerve defect,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s";中文检索词"干细胞,周围神经缺损,脱细胞异体神经"。共检索到1 013篇相关文献,其中9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因组织损伤后释放的各种趋化因子吸引以及其自身趋化作用聚集到损伤部位,分泌大量的营养物质,促进机体损伤神经功能的修复。干细胞可以在周围环境的诱导和内在分化偏向共同作用下分化并代替人体内损伤或死亡的神经细胞。此外,干细胞联合组织工程材料移植,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也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因素。干细胞可以增强神经突触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神经环路。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神经细胞的潜力,但其分化与调控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对于如何改善微环境,使更多的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与少突胶质细胞并维持细胞活性尚缺乏有效的方法。故有效的抑制移植早期的免疫排斥反应,应成为研究的重点所在。神经移植后如何提高神经再生速度和质量,维持靶器官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更需要长期的摸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