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制踝足矫形器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能否改善急性脑血管病患下肢运动功能。方法: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随机分为踝足矫形器使用组(观察组)和不使用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入院第1天,发病第3,4周,第10-12周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发病第3,4周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无差别,第10~12周观察组下肢运动功能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血管患早期应用踝足矫形器,配合常规处理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可调节踝足矫形器在脑卒中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亚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卧床时取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佩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分别采用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来评定患者踝关节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分析比较两组踝足异常模式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踝足异常模式重度8例、中度10例、轻度9例、无异常模式3例,观察组踝足异常模式中度3例、轻度3例、无异常模式24例,两组患者踝足异常模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踝关节异常模式,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踝足矫形器及常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AS、FMA-L、TUGT、FAC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踝足矫形器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黄肖群  肖文武  覃东 《中国康复》2018,33(4):311-313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踝足矫形器(AFO)治疗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24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1组给予AFO治疗,观察2组在AFO治疗的同时予以FES治疗。治疗前后给予下肢Brunnstrom分期(RSB)、下肢FuglMeyer运动评分(FMA)、Holden步行功能(FAC)及10m步行能力测试(10mWT)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MA、FAC及RSB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P0.05);且观察2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2组的FMA评分更高于观察1组(P0.05),FAC及RSB评分,观察2组与观察1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的10mWT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1组和观察2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观察2组更低于观察1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卒中下肢运动功能,踝足矫形器的治疗作用值得肯定,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作用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踝足矫形器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步态参数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某院的87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4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戴踝足矫形器。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运动功能及肌张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踝足矫形器能够通过对关节的固定及功能训练,改善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增强运动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被动脚踏车联合可调式踝足矫形器在预防ICU脑卒中昏迷患者足下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ICU脑卒中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收入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专科护理流程进行常规护理,良肢位摆放,穿戴固定式踝足矫形器保持踝关节中立0°;观察组患者按专科护理流程进行常规护理,待病情稳定24 h后即开始使用脚踏车与可调式踝足矫形器对患者进行被动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腓肠肌、比目鱼肌、股四头肌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跖屈、内翻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脚踏车联合可调式踝足矫形器对ICU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被动康复锻炼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预防足下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128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重复BTX-A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周)后分别统计2组患者佩戴矫形器的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 肌张力评定量表(MAS)、10米步行测试(10MW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佩戴踝足矫形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 2组患者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MAS评分和10MWT均显著降低(均P<0.05),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2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MAS评分和10MW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持续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治疗前表现为前倾步态模式并佩戴踝足矫形器行走的患者经BTX-A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后有望丢弃支具独立行走。  相似文献   

8.
王坤  范龙  张慧芸   《护理与康复》2018,17(4):66-68
目的观察踝足矫形器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踝足矫形器干预。干预第4周、第8周评价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第4周、第8周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踝足矫形器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动态式踝足矫形器组(动踝组,n=22)、固定式踝足矫形器组(固踝组,n=20)和单纯康复组(康复组,n=20),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动踝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站立及行走训练中使用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固踝组在进行上述治疗站立及行走训练中使用固定式的踝足矫形器,进行站位平衡、重心转移及行走训练,每天使用超过2h。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步态、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Barthel指数等。结果:经康复治疗8周后,动踝组步行能力和ADL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动踝组运动分值、步行功能及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固踝组及康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动态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的提高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下肢矫形器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04/2003-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7例。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35例和常规康复组32例,下肢矫形器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选择用膝踝足矫形器(knee-ankel-foot-orthosis,KAFO)或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AFO),并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结果:经佩带矫形器KAFO或AFO结合运动疗法。经两三个月的治疗后,矫形器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7%,常规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下肢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下肢矫形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下肢矫形器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恢复的影响。方法:2002-04/2003-12在十堰市中医院假肢矫形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7例。分为下肢矫形器疗法康复组35例和常规康复组32例,下肢矫形器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选择用膝踝足矫形器(knee-ankel-foot-orthosis,KAFO)或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AFO),并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结果:经佩带矫形器KAFO或AFO结合运动疗法。经两三个月的治疗后,矫形器康复组总有效率为97%,常规康复组总有效率为8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下肢矫形器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及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脑损伤和脑卒中存活者有相当部分遗留有足下垂内翻畸形,需要借助于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前置组28例和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后置组26例。所有患者进行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每天观察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无退出及死亡,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60.0±12.9)明显高于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59.1±10.9),但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中,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9.6±11.6) m/min较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3.0±12.4) m/min明显加快(P〈0.05)。说明前置式踝足矫形器更合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注射联合踝足矫形器(AFO)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3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治疗,并于BTX-A注射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上述干预基础上穿戴AFO进行辅助治疗,每天AFO穿戴时间≥6h,每周治疗7d,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及12周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级(MAS)、Clonus量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下肢部分、最大步行速度、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下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2周、4周及12周时2组患者下肢MAS评级、Clonu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时2组患者下肢MAS评级均较治疗4周时有不同程度上升,此时观察组MAS评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发现观察组Clonu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最大步行速度、FAC评级及MB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FMA评分、最大步行速度、FAC评级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BTX-A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内翻基础上辅以AFO干预,能增强抗痉挛效果,延长疗效持续时间,进一步改善患侧下肢运动及步行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脑损伤和脑卒中存活者有相当部分遗留有足下垂内翻畸形,需要借助于踝足矫形器进行治疗。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前置组28例和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为后置组26例。所有患者进行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每天观察两组患者步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无退出及死亡,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60.0±12.9)明显高于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59.1±10.9),但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中,前置式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9.6±11.6) m/min较后置踝足矫形器组步行速度(33.0±12.4) m/min明显加快(P<0.05)。说明前置式踝足矫形器更合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步行速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两组均在发病48h内给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下肢重复性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8周Fugl-Meyer量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NSE水平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NGF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第4周、第8周时,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FAC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下肢重复性训练有利于改善血清BDNF、NSE、NGF水平,促进下肢运动、平衡和步行能力的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下肢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踝足矫形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步态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同时进行步态训练。治疗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下肢部分(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和步速。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BBS、FMA及步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自制踝足矫形带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矫正足下垂内翻,改善平衡功能,增加步速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可调式踝足矫形器在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胃肠道肿瘤行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基础上的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可调式踝足矫形器进行锻炼。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DVT发生率、疼痛评分、下肢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腘静脉血液流速与股静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踝足矫形器联合ERAS理念可有效预防胃肠道肿瘤患者腔镜术后下肢DVT,加速静脉血液流动,缓解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8.
脑瘫患儿踝足矫形器配戴前后对运动功能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润洁 《中国康复》2003,18(3):177-177
目的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足矫形器配戴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评价。方法 :2 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配戴踝足矫形器后根据《小儿脑瘫运动评价量表》的第 4、5功能区自拟量化评价表 ,于 1周后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2 3例患儿均达到了控制下肢肌张力、纠正尖足、膝反张、足内外翻 ,保持正确站立姿势及改善步态的效果 ,与配戴踝足矫形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踝足矫形器在提高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希瑞  张静  孙杰  王芝静  贾汝福 《中国康复》2019,34(10):518-520
目的:探讨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8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6周后统计足下垂及足内翻畸形率,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足下垂或足内翻畸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改善平衡能力、步行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行步态训练,观察组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患侧的腓肠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