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闭经泌乳综合征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41例闭经泌乳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稀发、不孕、泌乳等。血激素测定:催乳素(PRL)增高,雌二醇(E_2)、孕酮(P)值均较低。说明闭经泌乳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无排卵及黄体不足。应用溴隐亭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对胎儿无损害。  相似文献   

2.
<正> 闭经(非生理性)是妇科常见病,其中少数病人临床表现闭经与泌乳,检查乳房时可从乳头挤压出一些液体,或患者自诉乳头自然分泌出少量乳汁。具备这两种临床表现者称为闭经—泌乳综合征。该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要从泌乳谈起。一、泌乳是怎样发生的? 当体内有一定水平生乳素(PRL),乳房才能泌乳,而PRL是来自垂体前叶,垂体PRL分泌与释放是受下丘脑两种激素调节:一种是生乳素抑制因子(PIF),它通过门脉系统作用于垂体,抑制生乳素的分泌;另一种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它不但能促进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也刺激垂体PRL的分泌(可能直接作用于垂体泌乳细胞)。任何因素抑制了生乳素抑制因子的分泌或促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均可造成血中PRL增高,增多的PRL直接作用于乳房,引起泌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下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为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不孕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平均年龄27.2岁。均表现为闭经,泌乳、血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较低,血泌乳素(PRL)高。MRI检查示空蝶鞍。用维二醇周期治疗并每日服用溴隐停3个月,第4个月用垂体促性腺激素(HMG)诱发排卵1个周期。排卵率60%,受孕率20%。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伴不孕患排卵率和受孕率较低,可能是长朝低维敏素状态和持续性高PRL所致,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患者王某某,女,28岁,已婚。以闭经伴泌乳三年收住院,查:PRL256ng/ml,FSH2mlu/ml,LH4mlu/ml,视野无缺损。CT示垂体上缘较饱满,考虑垂体微腺瘤。临床诊断为垂体微腺瘤。予溴隐停1.25mg/日,口服7天,患者无恶心,头晕,食欲减退等副反应,遂逐渐加量至3.75mg/日,服药2个月,月经来潮,以后按月来月经,但泌乳未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泌乳素学症(HPL)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选择妇产科门诊HPL患者40例,根据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及给予溴隐亭及手术治疗.结果 本文HPL 40例中,垂体微腺瘤4例,垂体大腺瘤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药物因素2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25例,根据病因进行治疗,除药物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者外,35例单用溴隐亭治疗,经治疗后30例PRL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临床症状及月经情况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垂体大腺瘤给予手术后加服溴隐亭.结论 HPL以月经失调、闭经、泌乳、不孕等为主要特征,治疗上因根据病因进行处理,除垂体大腺瘤引起神经压迫症状手术外,口服溴隐亭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垂体瘤泌乳素瘤性闭经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垂体泌乳素瘤性闭经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对11例垂体瘤泌乳素瘤引起的闭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资料、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侵蚀型)者手术治疗,其余患者药物(溴隐亭)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侵蚀型垂体泌乳素瘤手术治愈率低,局限型垂体泌乳素瘤以溴隐亭治疗安全、有效,可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7.
闭经溢乳是高泌乳素血症的典型症状。文献报道,20~30%无主诉的继发闭经和1/3的闭经溢乳病人,系泌乳素瘤引起。随着泌乳素(PRL)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及经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的开展,新药溴隐亭的应用,有关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报道。Batrinos 指出,由于 PRL 放免测定技术的发展,报道垂体肿瘤发生串显著增加。目前 CT 扫描已能发现常规 X 线摄片无法诊断的微小肿瘤。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与 PRL 过高,干扰了性腺功能有关。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抑制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各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开始为黄体不健、无排卵周期、月经稀发和闭经,  相似文献   

8.
垂体催乳素腺瘤约占嫌色细胞瘤的70%,在女性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及不孕。近年来由于放射免疫测定的不断进展,可直接进行血催乳素微量测定,加之放射诊断的进步,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早期诊断率大为提高。此病采用溴隐亭(Bromocriptine)治疗后能停止泌乳、恢复月经周期和受  相似文献   

9.
陈廉 《四川医学》1992,13(5):269-271
采用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60例,已婚51例,不孕者24例。患者多因闭经、月经稀少、不孕和泌乳等就诊。23例行蝶鞍 CT 扫描,诊断垂体腺瘤9例,其中大腺瘤3例,微腺瘤6例。经溴隐亭治疗后,全部恢复月经,PRL 水平下降,共妊娠17例,占已婚妇的33.3%;不孕妇女妊娠12例,占不孕者的50%,并对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垂体腺瘤综合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血清泌乳素(PRL)放射免疫测定对诊断垂体疾病,特别是垂体微腺瘤和闭经泌乳综合征,有特殊价值,对月经异常和不孕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为了寻找快速、简便、准确的测定方法,本文对PRL测定的平衡法和顺序饱和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 血清:取不同PRL水平的血清,高值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研究无排卵妇女386名,将生乳素(PRL)>30ng/ml 作为高PRL 标准,属高PRL 性无排卵症者69例(17. 9%)。其机率分别为无排卵周期3/15、1度闭经17/137、2度闭经49/234。对其中57例用溴麦角环肽(Bromocriptine)治疗的疗效作了观察,证明效果良好。包括上述69例的共101例高生乳素症者经放射线断层摄影等检查证实为垂体性Forbes-Albright 氏综合征(非产后闭经溢乳综合征)者12例(11. 9%)。观察其  相似文献   

12.
女性高泌乳素血症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金兰 《河北医学》2005,11(8):692-694
目的:探讨高泌乳素血症(HPL)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其诊治原则。方法:选择妇科门诊HPL患者102例,根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针对病因用溴隐亭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HPL患者102例中垂体泌乳素瘤占60.79%,空蝶鞍综合征1.96%,甲低4.90%,药物因素6.86%,25.49%无明确病因。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是女性HPL最常见的原因,常伴随性激素低下,表现为月经稀少、闭经、泌乳、不孕、习惯性流产等。治疗上主要针对病因处理,泌乳素瘤主张药物治疗,对于特发性HPL应用溴隐停与否,取决于治疗目的,且不必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3.
高催乳素血症系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外周血催乳激素(PRL)升高(≥1.14nmol/L)、闭经、溢乳、无排卵和不孕为特征的综合征.正常PRL脉冲性释放及其昼夜节律对乳腺发育、泌乳和卵巢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PRL分泌受下丘脑促催乳索释放激素和催乳素抑制因子双重调节,一旦这种调节失衡即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可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睡眠、妊娠期、哺乳、按摩乳头,吸吮、情绪紧张、饥饿、进食、运动和应激刺激等均可引起生理性催乳素分泌增多.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见于下丘脑一垂体病变、原发性和(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异位PRL分泌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医源一药物性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溴隐亭联合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高泌乳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溴隐亭联合大剂量维生素B6在高泌乳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门诊高泌乳血症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2例,服用溴隐亭和维生素B6,对照组81例,服用溴隐亭,于服药后的1、2、3、4、5、6个月测定血清PRL。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PR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PR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75例血清PRL正常,占91.46%,68例停药,占82.92%;对照组有64例血清PRL正常,占79.01%,有41例停药,占50.61%。观察组中无恶心呕吐副作用出现,对照组中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治疗组1例因不能坚持服药,血清PRL出现反弹现象,对照组2例。停服溴隐亭1个月后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结论:溴隐亭联合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高泌乳血症可以缩短疗程,减少溴隐亭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到血清泌乳素(PRL)水平超过200ng/ml时,患者发生闭经泌乳,经CT检查为垂体占位性病变;当血清PRL水平升高时(71.0±26.6ng/ml),患者存在月经稀发、月经不调等症状并易于发生闭经。高PRL病人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_2)为正常妇女卵泡期水平,说明卵巢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张甦  杨星星  张蓓 《浙江医学》2003,25(11):687-689
溴隐亭(CB154)由于具有中枢性多巴胺(dopamineDA)抑制作用 ,能抑制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成为高PRL(HPRL)血症和垂体微 (腺 )瘤患者的首选药物[1 ,2]。由于病因及个体因素不同 ,PRL血浓度差异很大。常规CB154治疗量使一些患者PRL不能下降至正常 ,为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 ,我们用监测排卵的方法来指导CB154治疗剂量调节的可能性 ,以供临床参考。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1年6月~2002年9月因月经失调、溢乳、闭经或不育而就诊者 ,排除乳房触摸及吸吮因素外 ,经2次内分泌激素测定而确诊的HPRL患者74例。其中闭经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经溢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给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溴隐亭治疗,观察组经直肠给予溴隐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乳房泌乳率、月经紊乱发生率、不孕患者受孕率和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给予溴隐亭是治疗闭经溢乳综合征的有效方案,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3岁,8年前发现有泌乳、闭经,3年前出现阵发性头晕,晨起为重,伴一过性晕厥,服糖水后缓解.2002年于外院做脑部MRI示:垂体微腺瘤,胰部MRI示:胰尾信号异常,考虑为胰岛素瘤,给予溴隐停治疗垂体微腺瘤,并于当年于外院行胰尾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确诊为胰岛β-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王旭莹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83-1584
目的:探讨血清泌乳素(PRL)在单纯性溢乳、闭经溢乳综合征和月经紊乱等疾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PRL血症。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RL水平。结果:单纯性溢乳症患者中高PRL血症占23.60%,闭经溢乳综合征患者中高PRL血症占64.36%,月经紊乱等患者中高PRL血症占11.38%。结论:高PRL血症是泌乳及闭经溢乳综合征的重要原因,是生殖内分泌功能失调的重要反应,应定期监测血清PRL水平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泌乳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分析本院62例高泌乳血症病例(功能性高泌乳血症40例,垂体微小腺瘤22例)。结果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药物(溴隐亭)治疗后80%患者泌乳停止,月经恢复,妊娠率达30%。垂体微小腺瘤(10mm左右),经蝶显微手术后全部恢复排卵性月经,PRL降至20ng/ml以内。结论 功能性高泌乳血症予药物治疗,而垂体微小腺瘤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