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国庆 《黑龙江医药》2009,22(3):359-359
在国外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和高血压,随着这些危险因素在全球的广泛增加,ESRD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美国90年代ESRD的患者中DN占40%,1999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统计我国血透病人中糖尿病肾病(DN)占第二位(约为13.5%),仅次于肾小球肾炎。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其肾病早期进行干预,往往能够有效阻止ES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肾脏病(CKD)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稳步增高趋势,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CKD的患病率约为9%~13%[1]。若未能对CKD进行有效治疗,它们最终都将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ESRD患者的病死率为9%,是一般人群的10~20倍。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ESRD长期透析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近年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血管内皮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目前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肾脏替代的三种选择中(包括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由于肾源的限制,故透析疗法成了目前ESRD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透析由于透析费用及需专业医务人操作的限制,故在肾脏病一体化治疗中,腹膜透析作为ESRD首选治疗已成为共识。自1976年首次开展腹膜透析以来,随着连接系统、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的228例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及化验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BMD)及确定T值.依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异常组,骨量异常组包括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CAC)及其评估方法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确诊为ESRD患者共228例,分析ESRD患者合并CAC的病例特点,并通过logistic回归法分析CAC评估方法CT重建技术中Agatston...  相似文献   

6.
郭嘉鸿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240-240,243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腹膜透析(PD)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1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57例行PD的老年ESRD患者(年龄≥60岁)进行观察,通过观察腹膜透析前后ESRD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血压及血糖,对ESRD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7例持续不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的含量明显上升,24 h尿蛋白控制在0.5 g/24 hr,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压及血糖的控制情况较为满意.结论 PD是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经PD后老年ESRD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很好的临床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乙型和(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对于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况的影响.方法 52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肝炎病毒检测分为两组,HBV阳性及(或)HCV阳性22例为A组,HBV阴性并HCV阴性30例为B组.比较两组间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以及两组间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组病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较B组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HBV及(或)HCV的感染可能启动了肝脏产生EPO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ESRD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8.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一个预测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独立因子,尤其适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透析患者。对于慢性肾脏病(CKD)尚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PWV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传统的致血管硬化因素仍是主要因素。在ESRD和CKD患者治疗中,通过测量PWV,观察动脉僵硬度变化情况,有助于了解不同药物的疗效。在高危人群中进行PWV检测和在一般人群中实施筛检,对CKD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细胞免疫和营养状况,及腹透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的ESRD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其中ESRD患者在CAP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检测项目为T细胞亚群、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瘦素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ESRD患者CD3+、CD4+、CD4+/CD8+均降低(P〈0.05);ESRD患者CAPD治疗后,CD3+、CD4+、CD4+/CD8+均升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ESRD患者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瘦素水平明显上升(P〈0.01)。ESRD患者CAPD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瘦素水平下降(P〈0.05)。结论 ESR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和营养不良,CAPD治疗可改善ESR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RHD)患者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报告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RHD操作频繁和免疫易感性高,从而增加了患IE的危险。美国RHD的ESRD有320000例,其中〈60岁存活期为7.1~11.5年。而≥60岁者预期存活期仅为2.7~3.9年。每年ESRD治疗费用多达16亿美元。经检索,国内尚未发现RHD病人菌血症和IE报告。IE是EHD患者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尽管给予适当治疗,但最终几乎都死亡。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60%~7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首次诊断糖尿病时,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为50%,在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这一比例升至80%,而出现显著白蛋白尿后更升至90%以上.高血压是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HD)在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高磷血症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ESRD并进行HD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3组,观察血透频率及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对血磷变化的影响。结果:HD对治疗ESRD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及高磷血症具有一定效果,透析频率的增加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每次血透时间与传统血管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发展到肾脏衰竭阶段的共同临床综合征。由于受疾病本身和透析合并症的影响,这类患者大多存在多种心理社会问题,如焦虑、忧郁、社会隔离、自我概念混乱、甚至绝望,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5,(36):5083-508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应用头孢他啶后并发抗生素脑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ESRD应用头孢他啶后并发抗生素脑病的患者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例ESRD应用头孢他啶后未并发抗生素脑病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停用头孢他啶2~5 d后,若未见好转,则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监测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记录头孢他啶使用时间与累积剂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头孢他啶使用时间、头孢他啶累积剂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19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ESRD患者应用头孢他啶后并发抗生素脑病与患者高龄、低Alb血症、头孢他啶使用时间及累积剂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人数逐年上升,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至6.42亿,最终有30%~40%的患者将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1]。  相似文献   

16.
贫血是终末期肾脏病 (ESR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原因是肾脏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 ,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导致红细胞产生减少 ,近年来随着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 EPO)问世 ,其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已被国际公认。我们1999年以来应用国产 EPO(宁红欣 )治疗 ESRD贫血透析者 2 1例 ,临床效果好 ,迅速纠正贫血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1例均为 ESRD贫血患者 (男 12例 ,女 9例 ) ,平均年龄为 (5 0± 11)岁 ,平均血透时间 (2 .2± 1.9) a。每周透析 2~ 3次 ,每次 5 h,病情已稳定。引起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透析治疗的7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43例患者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另外36例患者单独应用腹膜透析治疗(参比组)。连续治疗4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优于参比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病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福康  石壬伟  康志荣  窦芒  胡强燕 《中国药师》2007,10(11):1122-1123
药学监护的最终目的是促成最佳治疗方案的制订与实现.提高治疗效果,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使患者实现安全,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本文介绍终末期肾脏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药学监护。1 ESRD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实施药学监护的作用高血压是ESRD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肾脏病的早期许多患者就已存在高血压,随着肾病的进展,高血压发生率会越来越高。高血压发生率的增加与肾小球滤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行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ESRD)的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患病率,以及影响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有烧心、反酸症状患者共60例,其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ESRD患者31例,无肾脏病患者29例.通过内镜检查、24 h食管pH值监测、组织活检诊断胃食管反流疾病,并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检测.结果 (1)ESRD患者和对照组GERD患病率分别为83.9%、79.3%,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SRD组合并HP感染者6例,患病率19.4%,对照组15例,患病率51.7%,均出现在GERD患者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SRD组血清胃泌素值为(102.61±30.80)ng/ml,对照组血清胃泌素值为(83.41±20.6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D患者GFRD患病率较高,可能与较低HP感染与高胃泌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据1998年美国统计资料表明,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首位病因[1],目前在我国DN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于DN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ESRD,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