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并总结体会。方法对我科2009-2010年40例应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基本症状好转,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结论该方法既可改善重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又易被患者接受,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并总结体会.方法 对我科2009-2010年40例应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基本症状好转,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结论 该方法既可改善重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又易被患者接受,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加味大承气汤胃管注入与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把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进行胃管注入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进行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存在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较于加味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这种治疗方法,加味大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更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其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值得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AE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 2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均<0.05),但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感染控制出现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试验组腹胀、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解毒化瘀汤联合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汤联合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病例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在综合治疗相同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解毒化瘀汤,并联合应用大黄煎剂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等变化及并发症与病死率情况,以及对肝、肾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肝脏功能、降低血氨浓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解毒化瘀汤联合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价廉,确为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每日2次,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以及7天的血氨水平,观察患者神志变化。结果:治疗后48h的治疗组血氨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肝性脑病症状改善的总体有效率为83.7%,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小承气汤保留灌肠能较为迅速的降低患者血氨水平,提高肝性脑病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型患者在改善主要症状方面的作用及优势。方法:严格遵照中西医的相关诊断标准,选取符合痰热壅肺型患者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采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抗感染、解痉化痰等治疗,相对于单纯应用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茵陈蒿汤口服治疗,200 m L/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200 m L/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联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大黄保留灌肠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慢性重型肝炎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均采用常规保肝、退黄,输注血浆、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无论是在症状改善、大便改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症状、大便性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13-1714
目的:观察基泰(胸腺肽α1)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重型肝炎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基泰1.6mg,1次/2d,皮下注射,配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内科综合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程度和PTA的上升幅度均好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预后较好。结论:基泰治疗重型肝炎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开辟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赵锦艳  孙梅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19-120,122
目的 探讨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对照组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灌肠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23例有效,11例产生副反应;对照组17例有效;13例有副反应;两组灌肠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副反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改良增液汤加减灌肠法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中药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20例,中药,100 ml/天,日一次灌肠治疗,B组为实验组,20例,中药,100 ml/天,日一次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5 000 U/日二次皮下注射1周治疗。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的结肠镜下改变及血清CRP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随访6个月后仍维持较低水平。结论:在轻中度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中药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用中药灌肠,完全缓解率高,且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邵青  王晓东 《黑龙江医学》2007,31(3):186-186,214
目的 探讨尿毒排析散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确切疗效。方法 对6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肾功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尿毒排析散组)和对照组(中药生大黄水煎液灌肠组),每组病人各30例,治疗组给予尿毒排析散治疗,对照组选用中药生大黄水煎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Scr与BUN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Scr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问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cr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UN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毒排析散优于中药生大黄水煎液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衰竭,尿毒排析散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罗彬  廖悦玲  胡东 《西部医学》2013,(12):1814-1815,1818
目的 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基础上,使用藿补夏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降低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参附黄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脾胃虚寒证胃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参附黄蒲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59%,总有效率为98.56%;对照组治愈率为51.82%,总有效率为83.94%,两组比较,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明目汤加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3 d者占65.38%,对照组占34.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7 d者占3.85%,对照组占3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明目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改进不保留灌肠法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最佳的 ,及时有效的治疗便秘的灌肠方式。方法 :对 16 0例需灌肠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 0例 ,A组 :采用传统的大量浅插不保留灌肠法。B组 :采用改进的大量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小号灌肠筒与带有玻璃滴管的硅胶管相连 ,下接 2 0号肛管 ,插入肛门深度为 13~ 18cm ,保留灌肠时间为 15min左右。C组 :采用传统的小量浅插不保留灌肠法。D组 :采用改进的小量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用注射器抽吸开塞露 10 0~ 12 0mL灌肠液后 ,连接 14号导尿管 ,插入肛门深度为 18~ 2 0cm ,抬高臀部 10cm ,注液时间为 15min左右。结果 :改进后的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B、D组 )不适反应明显减少 ,灌肠效果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 (A、C组 )比较均P <0 0 1。结论 :改进后的灌肠法明显减少了不适反应 ,提高了通便疗效 ,尤以小量深插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2组均采用无创通气及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则增加中药“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果:2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心率及呼吸、血气分析等呼吸指标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创通气过程中的最高PS及PEEP较对照组低(P<0.01,P<0.05);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无创通气后腹胀及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撤机成功率增高(P<0.05),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通下法治疗可提高无创通气的通气效率,较快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无创通气的副作用,并可能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撤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小儿内科发热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根据血象结果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如病毒)感染所致,分别给予头孢克洛抗感染治疗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退热清解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自拟益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口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治疗,治疗组加服益肾通络汤,10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