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析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名、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综合治疗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刘健教授诊治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特色。结果刘健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从中医"燥痹"论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亏虚,津液不布。治疗原则以滋阴清热,健脾化湿,活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培土制水,培土生金。结论刘健教授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口、眼干燥及关节痛等为基本表现。当属于中医"燥痹"范畴,一般多称其为"燥证"、"顽痹"、"燥毒证"等。中医药辨证治疗干燥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疗效显著,显示了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治疗SS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但当下关于燥痹论述颇多,分型冗乱,  相似文献   

3.
干燥综合征是以口、眼干燥,大唾液腺及全身多器官、关节受累为临床表现的结缔组织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刘健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症候,当属中医"燥痹"范畴,其病因以脾胃虚弱为本,燥邪炽盛为标。脾居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虚无力输布,则津液不能输至肌肤、孔窍,表现为皮肤及口眼干燥;脾虚复感燥邪,则皮肤干燥更甚。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易出现兼夹湿阻热郁,表现为阴津受损,全身干燥加重;或久病入络,病情缠绵难愈。临床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清热养阴,活血通络为治则,辨证施治,合理择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润燥解毒汤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燕  王俊霞  杨森 《临床荟萃》2010,25(2):160-161
干燥综合征是原发于病毒感染或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口、眼干燥,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疏变脆,肝脾肿大为特征,属于中医“燥痹”,我们应用自拟润燥解毒汤治疗干燥综合征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绝经期女性,主要以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导致腺体的破坏和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主要以口眼干燥为特征,与中医的"燥痹"较为接近。马宝东教授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滋阴降火为其治疗大法,补益肝肾为其根本保障,活血通络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湖南省名老中医旷惠桃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属中医学"燥痹"范畴。旷教授认为燥痹之标为燥热,病机则在于气血阴津亏虚,燥、热内生,脏腑诸窍失养,临床多见肺胃阴虚、肝肾阴虚证,故而临床治疗重在滋补肺胃肝肾,脏腑兼顾,随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本病属中医风湿病范畴,原称为"痹证"或"痹病".因其损害脏器的不同,其局部临床表现与水肿、饮证、血证、周痹、三焦痹、热痹、阴阳毒、丹疹、蝴蝶丹、日晒疮等病证的描述有相同之处,故可单独命名.  相似文献   

8.
增液润燥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燥综合征(简称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为临床特征,并可累及某些内脏出现系统性病变。鉴于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人工泪液、唾液等替代疗法,严重者需要应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现状,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的报道日渐增多,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燥证”的范畴进行辨证论治。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始应用自拟方增液润燥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4例,取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多表现为口干、眼干、大便干、阴道干等,甚者可累及呼吸、消化、泌尿和血液系统,隶属于中医"燥证"范畴,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所云: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33年HenrickSj gren对本病就有报道[1] 。故命名为Sj grensyndrome ,简称SS ,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主要是腺泡间局部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和腺泡萎缩,使唾液流速率和唾液成分发生改变[2 ] 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性主要来自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病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的进展以及继发性感染。1 全身治疗1 1 中医治疗 本症在祖国医学中属燥证范畴[3] 。其特点是津枯内燥,阴血不足。采用活血生津药来改善口干症状,如…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各医家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理解与认识还不完善,对于病机、治法及证型等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使得治疗时存在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对于中医证型分类及诊断的客观研究较少.因而运用聚类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深入研究证型分类,对于指导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治疗工作意义颇大.目的:系统聚类分析了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方法:根据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设计调查表,收集70例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四诊信息,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统计方法,结合临床专业知识,探索总结本病的中医证型特征.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位在膝,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病机以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为主,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本病可大致分为3类证型:第1类以肝肾亏虚表现为主;第2类以风寒湿痹表现为主;第3类以气滞血瘀表现为主.结果表明肝肾亏虚为主兼以风寒湿痹是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本证型,聚类分析可用于疾病的证候分类.  相似文献   

12.
虚证喉痹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慢性咽炎一病。本病在症状上主要以咽部微痛、干燥、发痒、灼热及异物感为主,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以往中医对虚证喉痹的辨证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为主,故许多古代医书中又把本病称为虚火喉痹。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辨证属于血虚、阳虚、气虚者,但均不多见。在临床中有一部分虚证喉痹患者是由于脾胃失调所致,这种病因病机不同于一般书中记载“脾胃有热上攻咽喉”的实证咽喉病之辨证,而是以“脾失健运,胃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多系统受累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西医主要以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但不良反应颇多。董振华教授系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多年来从事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研究,尤擅长于干燥综合征的诊治。董师认为干燥综合征多系统受累以阴虚内燥为本,痰浊、湿热、瘀血、气滞、寒凝等为标,证候复杂,治疗不能拘泥一法,辨证结合辨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外分泌腺(如泪腺、唾液腺等)受累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常见症状有眼干、口干、无汗、大便干等,也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早在1933年,Henrik Siogren对本病有较详细的报道,因其表现以干燥为主,命名为干燥综合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自拟荷叶降脂汤治疗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MS者,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而MS中的血脂异常主要为高脂血症(HLP).本病中医属"膏脂"、"痰浊"、"浊邪"范畴,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四肢倦怠、胸闷恶心、少寐多梦、咽干口燥、耳鸣等,湿浊、痰凝为其病因,痰湿内阻为其病机,气阴两亏为其表现,故以"祛湿化浊、气阴双补"为治疗大法.作者使用自拟荷叶降脂汤治疗本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硬皮病(Sclerderma)是一种以皮肤和(或)内脏器官广泛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Localized Scleroderma,LSc)和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c)两大类。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局限性硬皮病属皮痹,系统性硬皮病除皮痹外,尚有脉痹、五脏痹之征象,现代多称为"皮痹病"[1]。该病发病率虽低,治疗却较为棘手。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而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  相似文献   

17.
正肺间质纤维化为西医病名,中医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中医根据该病病机、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肺痹、肺痿、喘证、肺胀、短气"的范畴,其中"肺痹"与"肺痿"最为常见[1]。该疾病早期当属肺痹为主,晚期当以肺痿为主。各医家目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阳虚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密切,在肺间质纤维化病情演变的多个阶段均可出现阳虚证候。为此,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温阳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疾病。尽管西医治疗药物繁多,但目前仍疗效欠佳,且大多数药物副作用较多,病人难以接受。按本病之临床见症,当属中医之“痹证”范畴。先贤亦称之为“尪痹”、“骨痹”、“顽痹”。近年来余辈诊治此病数例,略有一得,以资记录,意在与同道共研。1.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之浅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  相似文献   

19.
<正>燥证,是由燥邪或机体津液亏损所引起的以干燥失濡润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病机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历代医家都有对燥证的认识,《内经》曰:"燥胜则干","燥者濡之",~([1])揭示了燥证的病机特点和治疗原则;刘完素以"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2])作为治燥之法;清代何廉臣谓:"盖燥有凉燥、温燥、上燥、下燥之分。凉燥者,燥之胜气也,治以温润;温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骨痹"、"肾痹"范畴,本病好发于13~31岁的青年男性,以慢性炎性腰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后期可引起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