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年龄标化率在长期趋势研究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率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为了在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消除其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对年龄进行标化处理是非常多见的,因为年龄的差异与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1844年,Neison在比较两个社区人群的死亡率时首次使用了年龄标化法,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的意义及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积累经验。方法 对3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之间,并与相应月份医院感染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43%、5.01%、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应3个月份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5.47%、7.04%、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医院感染平均现患率为5.23%,相应3个月份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平均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尚不能完全取代医院感染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采取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调查的时机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了解从事放射工作对我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全省1000例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州、市,不同放射工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放射工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和微核阳性率调查及分析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放射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之间微核率差别(P < 0.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之间微核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可造成淋巴细胞微核率及微核阳性率升高;所以应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4.
赵津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51-1452
目的为了摸清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水平,下一步制定乙肝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人群48985人,采血检测HBsAg。结果HBsAg携带率为3.99%,男性(4.48%)高于女性(3.88%),农村(4.53%)高于城镇(2.54%),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8.92,P〈0.01;χ^2=100.9,P〈0.01)。同时还显示:5岁以上各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均高于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安全注射管理,积极推进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人群HBsAg携带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死亡比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死亡比 (standardmortalityratio ,SMR)常用于比较不同人群死亡率的合计率 ,它由标准化方法计算得到。在比较不同人群的合计率时 (如 :不同地区某种职业人群与非职业人群的死亡率、患病率、发病率等 ) ,会受到某些因素 (如 :年龄、性别、工龄等 )构成不同的影响 ,需要进行率的标准化[1] 。作者以最常见的年龄构成为例分析。已知实际人口年龄别死亡率时 ,选用标准人口年龄构成 ,采用直接法进行标准化的基本思想是 :标准人口按实际人口的年龄别死亡率推算死亡数 ,计算出预期死亡率的合计率。已知实际死亡总数…  相似文献   

6.
陈世萍 《药物与人》2014,(9):362-363
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以降低医院感染.现医务人员卫生依从率的低,提高依从率是很有必要方法:采取手卫生知识培训、提供干手纸巾及速干手消毒剂、安装电子监控、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等多方式联合运用的手部卫生促进措施对320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干预,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后16个临床科室手卫生设备配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320名医护人员洗手率及干手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原来的(69.23±30.76)%提高到(89.56±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种方式联合的手部卫生促进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匡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19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46,自引:32,他引:114  
目的:为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组织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对各单位住院患者2001年6月,27日零时对24时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参加调查医院按每5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每3-4人1组,采用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床旁逐个调查和病案调查相结合,结果:共收到197所(70.4%)医院的调查资料,医院感染现患率部分可用资料193份;本次共调查患者107496人,占应查住院患者数(110021)的97.70%,发同医院感染5614人,600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在4%-8%的医院109所(56.5%);排在前5位的医院感染衣次为呼吸道感染(48.7%)、泌尿道感染(12.8%)、手术部位(11.9%),胃肠道感染(10.9%)和皮肤软组织(6.7%)。结论:我国人次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5.22%和5.58%,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在4%-8%之间,常见的医院感染为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胃肠部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3年襄阳市城区不同人群健康知识知晓、行为形成情况及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情况,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本市城区内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小学生(90.7%)、住院病人(90.1%)、行业职工(84.6%)及社区居民(82.5%);健康行为总形成率为86.3%,从高到低依次为住院病人(88.6%)、中小学生(87.0%)、行业职工(79.5%)及社区居民(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9.0%.结论 襄阳市城区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及技能掌握率总体上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但仍不客松懈,需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了解辐射对遗传物质的影响,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常规微量全血培养法,分析形态清晰,数目完整,分散良好的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结果 2009年、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P > 0.05)微核率(P > 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放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放射工作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受到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遗传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dic+r)、和微核率有影响,所以应加强防护,减少电离辐射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常用肾功能指标判断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价值。方法老年患者105例,分为肾病组、非肾病1组(年龄〈80岁)、非肾病2组(年龄≥80岁),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计算MDRD方程,各指标作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组内异常率比较。结果非肾病组BUN、SCr异常率(18.57%、12.86%)与Cys—C异常率(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肾病组BUN、SCr异常率(60.00%、65.71%)与Cys—C异常率(5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Cys—C与年龄、简化MDRD方程(eGFRa)、中国改良MDRD方程7(C—eGFR7)、中国改良简化MDRD方程(C—eGFRa)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14、-0.677、-0.736、-0.677,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改良MDRD方程7(eGFR7)r=-0.258,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间Cys—C与eGFR7、C—eGFR7、C—eGFRa的直线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特异性高于BUN、SCr,能够更准确反映老年患者GFR;C—eGFR7、C—eGFRa准确性高于eGFR7、eGFRa。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史平  马兰艳  任福秀  杜鹏 《中国健康教育》2012,(11):940-942,949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803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X2和Logistic分析。结果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6.7%,基本卫生防病行为的形成率为75.9%,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2.3%。女性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基本85.5%,重点84.4%)和卫生行为形成率(80.1%)均高于男性;高年龄段者基本知识和行为均高于低年龄段者;知晓率和形成率随着文化程度提高而升高;收入在2000~3999元之间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32)和年龄(OR=1.38);行为影响因素是性别(OR=1.81)、年龄(OR=1.19)和家庭人均月收入(OR=1.21);重点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00)和家庭月收入(OR=0.77)。结论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低年龄、低收入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2.
性商业服务者HIV/AIDS的KABP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性商业服务者 (CSW )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行为和态度 ,为今后在CSW中开展同伴教育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对CSW中的志愿者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结果 CSW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正确率为 12 5 0 %~ 79 6 9% ,30天每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 4 5 31% ,主动进行检测抗 HIV者极少 (2 81% ) ,多数CSW(76 5 0 % )希望获得医务人员帮助。结论 行为改变是今后CSW健康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成年居民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 ,为卫生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抽取的观察户连续观察测量。结果显示 ,从 1989年~ 2 0 0 0年BMI小于 18 5的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 ,1989年为 7 3% ,2 0 0 0年为 3 5 %。超重和肥胖的人数百分比呈增加的趋势 ,从 1989年的 10 7%猛增到2 0 0 0年的 2 5 2 % ,平均每年增加 1 5 %百分点。2 0 0 0年超重肥胖百分比高低依次为城市 33 3%、县城 31 7%、郊区 2 4 6 %和农村 2 1 1%。提示超重肥胖率较高 ,增加较快 ,应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认真研究对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第三领域健康促进活动效果,了解健康促进干预前后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法对比分析健康促进干预前后各项目县基线调查问卷监测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80%、80%~85%,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1%~63%和65%~75%。健康促进干预后,5个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已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结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影响因素,继续探索适合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健康促进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宁市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宁地区44家娱乐场所的249名女性从业人员,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78.4%,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8.8%;96.7%的被调查者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但实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7.2%。结论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存在感染艾滋病的极大隐患。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传播100%使用安全套的意义,可显著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首次性行为调查资料漏报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两次调查中对象对“您与现在的男友/女友在婚检之前是否发生过性行为?”的回答,计算机阳性回答率和漏报率以分析调查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方法 1998-1999年,在上海市6所妇幼保健院(所)对接受婚检的718对男女青年开展调查。4-6周后对其中的市区对象进行随访,随访到399对对象,结果 初访时男女对象的漏报率分别为5.07%和6.19%。漏报率大小随对象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波动范围在1.42-13.45%。同一对象的复访漏报率明显小于初访。不超过4.00%。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初访时,男女已同住,职业为技术管理人员的男性或接受调查时有他人在场的女性倾向于漏报;对初访和复访漏报率的发现,自填问卷,职业为技术管理人员或尚未订婚的对象倾向于漏报。结论 对象对性相关问题的回答受到其本人特征和调查方法的影响。在生殖健康研究中,若资料来自对象的回答,则应充分考虑到对象漏报的可能,并应根据漏报率大小对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为降低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进行比较,用χ2检验;对不同的形态指标的比较,用t检验。结果北戴河区老年人总体超重率为43.52%,肥胖率为15.41%。男女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形态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北戴河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唐县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0月,对高唐县居民2001-2003年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结果]2001-2003年全县累积调查1 127 540人,死亡7 194人,死亡率为638.03/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45.16,女性为530.89;0岁组为2101.47,1-4岁组为40.78,5-9岁组为26.43,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前3位死亡原因全部居民是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男性为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女性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结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高唐县居民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吕梁市2000-2006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现状,进一步提升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方法对吕梁市2000-2006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卫生监督覆盖率逐年提高,2006年达99.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40%),不同年份间覆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呈下降趋势;卫生许可证发放率呈下降趋势,2005-2006年趋于稳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率分别由2000年的97.71%和97.76%下降为2006年的90.14%和88.90%,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卫生监测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平均监测率为51.28%,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间监测率及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卫生行政处罚率逐年提高,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罚力度在逐年加大。结论今后应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特别是从业人员的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要增加监督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配备和完善监测仪器,提高卫生监督监测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响应、处置及规范工作情况,更好促进责任单位事件监测敏感性、处置高效性及工作规范性,为防控和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福建省监测处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2006-2010年福建省累计监测报告700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966060人,罹患18569人,死亡82人,平均罹患率为19.22‰,平均死亡率为8.49/10万,平均病死率为0.44%。达级事件198起,占事件53.66%(重大级别3起,占达级事件1.52%;较大级别26起,占达级事件13.13%;一般级别169起,占达级事件85.36%);未达级事件171起,占事件46.34%。700起事件中,传染病类615起,占87.86%;食物中毒类81起,占11.57%;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起,占0.57%。700起事件的监测时效(P50)为40h,报告时效为5.13h,控制时效为3d,2h及时报告率为44.29%,县区报告率为53.24%,报告完整率为55.00%,准确率为81.29%,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F值跨度为-9.93~9.63。[结论]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与未达级事件为主,类型以传染病为主,各项工作离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总体工作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