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对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氟西汀组与阿米替林组间HAMD,CG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同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氟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5例有脑卒中病史且符合CCMO-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用氟西汀治疗37例(研究组),阿米替林治疗38例(对照组)进行6 W的双盲对照研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 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量表-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2 W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6 W末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氟西汀不良反应小,起效快,服用安全,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适用于P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有脑卒中病史且符合CCMO-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用氟西汀治疗37例(研究组),阿米替林治疗38例(对照组)进行6W的双盲对照研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W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量表一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2W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6W末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氟西汀不良反应小,起效快,服用安全,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适用于P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与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3.5%、有效率85.3%;对照组分别为70.6%、82.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两组治疗1周末起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研究组治疗1周、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其他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8周末副反应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935,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较阿米替林起效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米氮平组)32例,对照组(阿米替林组)3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第1周末和第6周末对主要抑郁症状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各时段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1周末和2周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总分减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6周末除对照组自责、自杀念头症状检出率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两组其他抑郁症状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9%,对照组为46.9%(x2=4.43,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米氮平起效明显快于阿米替林,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对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核心症状优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6.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的为西酞普兰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的为阿米替林组,两组各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西酞普兰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和TESS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7.
程继东  张丽 《吉林医学》2010,(30):5279-5280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口服氟西汀和阿米替林各治疗35例,疗程8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氟西汀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当,但氟西汀对惊恐发作、强迫症和恐怖症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好于阿米替林,而对广泛性焦虑与抑郁症共病的疗效不如阿米替林,但不良反应比阿米替林明显少而轻。结论:氟西汀是较理想的治疗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氟西汀组42例和阿米替林组4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的不良反应明显较阿米替林组少且轻(P<0.01).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氟西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 18~ 6 5岁符合CCMD - 2 -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43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2 2例 ,采用氟西汀 2 0mg 阿米替林 5 0~ 10 0mg (平均 77 5mg d)进行治疗 ;对照组 2 1例 ,单用氟西汀治疗 ,2 0mg d ,疗程均为 6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症状评分 ,根据减分率判断疗效 ,用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价两组的副作用。结果 HAMD减分率两组间比较自第 2周末始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HAMA减分率两组间比较 ,自第 1周末始差别即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TESS评分两组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未见严重副反应。结论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