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典型川崎病(KD)早期诊断困难,本文对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44例不典型KD进行临床分析,以便及早诊断治疗。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4年9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典型KD44例,  相似文献   

2.
许珍 《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98-198
川崎病(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它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典型KD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不典型KD容易引起误诊、漏诊而致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病率增加。如能在发病早期及时作出诊断并及时应用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高对不典型KD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作者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5例非典型KD进行临床分析,旨在加深对非典型KD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小儿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治,减轻冠脉病变程度,改善预后.方法 总结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不完全KD患者47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典型病例比较.结果 不完全KD发生率婴幼儿较高.不完全KD临床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较典型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肛周充血脱屑发生率38.7%,卡介苗接种处红斑发生率29.0%,为较特征性表现.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组二维超声提示冠状动脉受累率51.1%,典型组为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10d内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球蛋白(IVIG)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不完全KD多累及小婴儿,较典型KD更易发生冠状动脉受损.诊断中应注意临床诊断指标以外的症状体征,其中肛周充血脱屑和卡斑处红斑可作为川崎病诊断的支持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异常和及时应用超声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栓出可做出及时诊断.发病10d内应用大剂量IVIG可减轻冠脉病变程度,取得较好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随着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近年有增多的趋势,且年龄已超出婴幼儿。典型KD的诊断已不困难,而对不典型KD(或称不全性KD)临床容易误诊。典型症状发生的时间往往超过10d,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而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控制冠状动脉病变(CAD)的最佳时间在发病10d之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8月间652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完全KD与典型KD进行比较。结果:在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方面不完全KD(18.5%)明显高于典型KD(7.5%)。结论:不完全KDCAL发生率高,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I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告以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增多,每年发病病例逐年增多,因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但近几年来不典型川崎病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侵犯全身中小血管,常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严重者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及猝死。不完全型KD和不典型KD因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指标,目前临床早期诊断仍具有挑战性。KD患儿临床治疗在进一步的完善中。近年来,对丙种球蛋白(IVIG)不敏感的KD患儿的各种治疗中激素联合IVIG的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广泛的适用性仍在进一步的研究。冠状动脉并发症严重受损则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就KD的诊断与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年来不完全川崎病(IK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尽早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IKD 173例及典型川崎病(KD)45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临床特点、急性期实验室特点、超声心动图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IKD组与典型KD组在发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两组均以春夏季发病为主;(2)IKD组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结膜充血、口唇干裂、杨梅舌、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发生率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高于典型KD组;(3)IKD组检测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与典型KD无统计学差异;IKD组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典型KD组。结论 IKD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卡疤红肿,白蛋白及前白蛋白较典型KD高,不明原因肝脏损害、外周血检测炎症指标与典型KD相似。因此,对于发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结合临床特点均有助于IKD诊断,可减少CAL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典型川崎病(K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尽量减少临床中的误诊率,降低患病儿童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间收治的23例不典型KD患儿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23例病例中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者5例,其中冠脉扩张者1例,冠脉管腔不规则4例,经过6个月随访,病情好转,均未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 不典型KD极易误诊,应该全面了解不典型KD的临床表现,做到及早诊断,及时应用免疫球蛋白,减少冠状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前,CRP的测定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通过对加例川崎病(KD)患儿血清CRP水平的分析,探讨CRP在KD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平 《华西医学》2006,21(1):78-79
目的:探讨非典型川崎病(K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4年9月住院治疗的141例KD病例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141例中113例(80·1%)为典型KD,28例(19·9%)为非典型KD。非典型KD组平均年龄1·33±1·65岁,较典型组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典型KD只具备KD诊断标准中6项之4项或3项,非典型KD冠状动脉扩张(CAD)和冠状动脉瘤(CAA)的发生率为100%,与典型K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非典型KD组在病程8·9±6·8d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住院天数为l5·3±6·6d,均较典型组的7·1±2·8d、11·5±5·7d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CAD大多数于3~6个月恢复正常。CAA于1年至2年恢复正常。结论:非典型KD更多见于小年龄的婴幼儿,非典型KD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病变是诊断非典型KD的重要依据,临床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全身中小动脉为主的免疫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可引起冠状动脉瘤(CAA)、心肌炎、心包炎等多种心血管并发症,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可导致猝死。若及时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使CAA的发生率由25%降到4%[1]。因此,KD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然而,KD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辅助  相似文献   

13.
川畸病合并肺部损害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畸病(KD)合并肺部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33例KD患儿通过病史收集、体格检查、X线胸片检查等了解其肺部损害的情况。结果:33例KD患儿有17例出现肺部损害的X线表现(54.6%)、临床表现在咳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有或无干湿性罗音等,其血小板数目高于无肺部损害的KD患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KD患儿应注意有无出现肺损害的并发症,对不典型KD患儿尽早作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害的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其冠状动脉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KD)的诊断方法,减少误诊率。方法:对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儿科2005-01/2008-01收治的21例KD患儿的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不典型KD 21例中合并冠状动脉损害者8例,其中冠脉扩张5例,冠脉管壁回声增强、管腔不规则3例,对合并冠脉损害者随访6个月~1 a,冠脉扩张及冠脉管壁回声增强、管腔不规则均恢复,未发生冠状动脉瘤。结论:不典型KD误诊率高,掌握不典型KD的特殊临床表现,能做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川崎病(KD)患儿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对诊断不完全KD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典型KD和不完全KD患儿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采集样本,检测血浆BNP水平,CRP、ESR等指标,并随机选取20例正常儿童建立对照组,对比血BNP在3组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与CRP是否存在线性相关。结果:2组KD病例中,急性期血浆BNP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CRP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在急性期不完全KD患儿中有明显增高,具特异性。检测血浆BNP可以提高急性期早期诊断的检出率,有助于不完全K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KD缺乏特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我科1995年以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不典型KD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培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1-8521
目的探讨总结非完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分析4例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4例患儿均发热持续5d以上,不具备典型KD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血小板进行性增高,心脏彩超均提示冠状动脉增粗而确诊。结论非完全KD可以累及某一脏器表现而起病,可结合实验室指标以早期诊断或拟诊,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宫外孕亦称异位妊娠即宫腔之外的妊娠。发生率约为0.5~1%,其中97.5%发生在输卵管内,0.7%在卵巢内,其余1.8%发生在其它部位,如腹腔。早期诊断宫外孕相当重要,因为10%的病例可发生母体死亡,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宫外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70%~90%,为临床早期诊断宫外孕提供了新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病史不清.超声图像不典型而发生误诊及漏诊。本文对10例宫外孕B超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诊断,典型病例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诊疗不及时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病变(CAL),即冠状动脉扩张(CAD)、冠状动脉瘤(CAA)、冠状动脉狭窄等.目前KD已成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为此,就本院2000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4例不典型KD患儿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莫伟强 《临床医学》2008,28(4):33-34
目的 探讨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避免误诊误治,从而提高5年存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对26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肺癌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年龄年轻化、影像学不典型,辅助检查不到位,临床医生对肺癌认识与重视不等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对肺癌的认识与警惕,避免误诊的原因,及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可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