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12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在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心绞痛发作的指标。结果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心率、血压以及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采取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状况,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具有显著临床护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抽取70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方法分组,观察组(n=35)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护理满意度是94.29%,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是(2.56±0.72)次/月;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1.43%,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是(8.04±1.59)次/月;2组观察指标的组间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改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且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作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等临床指标展开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绞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护理,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各组均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4.29%,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14%和9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 <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 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专科护理干预。训练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血脂、心率、心绞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及疼痛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全身性肌肉放松训练,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研究的前瞻性原则,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这3项指标上,观察组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显著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125-12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可见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正常率、血糖正常率、血脂正常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心绞痛发作率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同时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5例,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4例,满意18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患者2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心绞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不会影响心率、血压情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全部患者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栓通静注和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泵人治疗,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治疗,疗程3周,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为90.7%、72.0%,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及高切)、血浆黏度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O.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张碧华  高素强 《中国医药》2013,8(8):1051-1052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按2∶1比例随机分为2组,脉血康胶囊治疗(750 mg/次,3次/d)的观察组72例,常规西药抗心绞痛治疗的对照组36例,治疗8周后,观察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观察组中心绞痛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1%(67/72),明显优于对照组(63.9%,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4%(68/72),明显优于对照组(75.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在改善症状,控制和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方面优于西药抗心绞痛.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表,将有抑郁状态的27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对照组13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后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抑郁状态,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干预对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心脏病的相关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SDS、SAS评分。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4%(P〈0.05);心电图检测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两组干预前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发的抑郁、焦虑的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进行相关心理干预,在改善抑郁、焦虑的同时.可明显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电图结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2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4.05±1.76)次/周低于对照组的(6.13±2.08)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3.69±1.53)s短于对照组的(5.28±1.66)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634、7.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8.23±5.17)%高于对照组的(41.74±5.3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97.37±8.56)m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131.77±10.49)ml均小于对照组的(105.63±9.48)、(137.68±11.41)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723、6.467、3.81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0.007<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采用宁心通痹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干预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功能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9%)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加速时间、E/A、心脏指数(CI)、每分输出量(C0)、每搏输出量(Sv)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肌供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