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 ,76岁。临床表现间断发热 ,伴体重减轻。查体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实质性占位病变”。临床拟诊为肾上腺瘤或肾上腺结核。MRI检查 :双侧肾上腺巨大肿块 ,信号尚均匀 ,边界清楚 ,T1WI上为与肝脏相等或稍低于肝脏信号 ,T2 WI表现为稍高于肝脏信号 ,左侧可见皮质和髓质 ,前者增厚 ,后者为等信号 ,病变大小左右分别为 5 .8cm× 4.9cm× 4.2cm和 6.2cm× 5 .7cm× 3 .3cm ,注入Gd -DTPA后扫描 ,双侧肾上腺病变信号均匀强化 (图 1~ 4) ,信号等同于肝脏 ,可见包膜呈低信号 ,强化区信号稍不均匀。MR意见为“双侧肾上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及垂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发热和顽固性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双侧肾上腺及垂体非霍奇金淋巴瘤,并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双侧肾上腺及垂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经验。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证据,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异常升高,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为双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一步行内分泌功能检测显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氟-18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显像-CT(18F-FDGPET-CT)扫描发现垂体、肝脏和颈部淋巴结等均已浸润。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后,顽固性低钠血症得到纠正,CHOP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垂体和肾上腺病变消失,3个月后垂体和肾上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双侧肾上腺及垂体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常罕见,正确的诊断思维和18F-FDGPET-CT扫描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使用3D U-Net模型在CT图像上自动分割肾上腺并完成自动测量的可行性,并尝试使用模型输出值初探多期增强CT检查中正常肾上腺的强化特点及肾上腺体积随年龄段的体积变化规律。方法:第一步,训练肾上腺自动分割模型。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3月14日本中心腹盆部CT检查且结果未见异常的图像,共纳入520个薄层序列(434个检查)作为模型训练数据集。分别标注双侧肾上腺后随机分为训练集(左侧N=419,右侧N=413)、调优集(左侧N=53,右侧N=55)、测试集(左侧N=48,右侧N=52)训练3D U-Net分割模型,模型客观评价指标为测试集的Dice系数。第二步,验证肾上腺分割模型用于自动测量的可行性。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15日-2019年4月30日本中心住院成人患者腹盆部CT检查且结果未提示肾上腺病变的图像,共纳入988个薄层序列(523个检查)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第一步建立的模型对双侧肾上腺进行分割并检查结果,对自动分割满意的图像统计其肾上腺的体积、三维径线、平均CT值,分析增强规律,并在门静脉期图像中按每15岁年龄段统计肾上腺体积随年龄变化的关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及CT检查新生儿肾上腺出血的特征性改变,以达到早期明确诊断。方法:对13例临床、超声及CT检查等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肾上腺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及超声、CT影像改变的分析比较。结果:13例肾上腺出血患儿,右侧9例.左侧3例,双侧1例,伴有肾周血肿2例。CT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超声检查揭示了血肿形成及演变过程,CT检查可准确定位,清晰显示血肿大小、形态、密度变化、边缘及邻近脏器改变。结论: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超声、CT检查征象明显.可早期诊断本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MRI表现(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和生化证实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侧对称性侧脑室三角区白质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经胼胝体压部相连,呈蝶翼状分布。结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MR检查能准确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范围及进展情况。MRI作为一种无创性并且敏感的检查方法,在对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分析了文献报道的14例结核性肾上腺炎及5例新病例的CT表现,旨在建立该病的CT诊断标准。19例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5∶4),其中双侧肾上腺肿大15例,单侧4例。14例文献报道病例(下称文献组)共24个病灶,14个病灶表现为肾上腺轻度肿大(最大径<5cm),7个为中度肿大(5~10cm),3个为重度肿大(>10cm)。4例伴有钙化,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8例有肾上腺外结核证据。5例新报道病例(下称新病例组)中,2例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有肾上腺外结核,CT检查均发现有肾上腺肿大,3例为双侧性,2例为单侧性,5例增强后均可见肾上腺内低密度坏死区,周围呈环状增强。文献组仅3例有此特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疾病作为高血压的原因少于1%。作者报告一例高血压伴严重低血钾病人,生化检查为醛固酮增多症,CT显示双侧肾盆腔异位伴融合,左肾上腺呈长条形,内含一小结节(醛固酮瘤),肾上腺静脉造影及选择性静脉内采样,术前证实了诊断。左肾上腺静脉起自下腔静脉,虽然静脉造影正常,但血标本的醛固酮含量明显增高。切除左肾上腺后低血钾消失,高血压缓解。作者指出,高血压病人,如生化检查支持肾上腺疾病诊断,则应进行放射学的检查,CT为首选,若不能定性时,肾上腺静脉内采样是有用的;在90%以上的肾脏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5例典型及12例不典型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不典型肾上腺腺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肾上腺腺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常见及少见的影像征象,27例均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27例肾上腺腺瘤,不典型肾上腺腺瘤12例,其中单侧肾上腺2个腺瘤2例,双侧肾上腺腺瘤3例;腺瘤最大径>5 cm者6例,最大者直径18 cm,其内囊变、出血、钙化;增强后腺瘤明显强化4例;典型腺瘤15例。结论典型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是单侧单发,最大径<5 cm,平扫密度低且均匀,增强后腺瘤轻-中度强化;不典型腺瘤的CT表现为双侧发生或单侧多发,最大径>5 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腺瘤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4岁。以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2个月余,伴腰部胀痛不适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2 U/L,尿酸(UA):514μmol/L,甘油三酯(TG):2.54 mmol/L,高密度胆固醇(HDL-C):0.43 mmol/L,腺苷脱氨酸(ADA):43 U/L。血常规:白细胞(WBC):6.8×109/L;血红细胞(HGB):123 g/L;GRA:3.9×109/L。肾上腺皮、髓质功能检测均正常。胸部CT未见异常。B超:示双侧肾上腺占位,颈部、腋窝、腹股沟未见淋巴结肿大征象。MRI:示双侧肾上腺区椭圆形肿块,右肾上腺肿块大小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5例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CT和/或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这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5例肾上腺性征异常病变中,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皮质腺瘤和皮质癌各2例,除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外,余4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5例均进行了CT检查,其中1例皮质腺瘤还进行了MRI检查。结果:CT检查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表现为双侧肾上腺明显增大并边缘多发小结节;2例皮质腺瘤表现为肾上腺卵圆形肿块,密度较均一;2例皮质癌表现为肾上腺较大肿块,密度不均,1例有散在钙化,1例下腔静脉内有瘤栓。MRI检查1例皮质腺瘤,T1WI和T2WI信号强度类似肝实质,且在反相位上信号强度明显下降。结论:CT和/或MRI检查有助于肾上腺性征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评估病人的预后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肾上腺淋巴瘤的C T表现,以熟悉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淋巴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65岁。所有病例均行C T 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C 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对照。结果20例肾上腺淋巴瘤病例中,双侧的18例,单侧的2例;病灶呈椭圆形25个,三角形的12个,肾上腺漫增厚的1个。肿瘤直径4.1~10.7cm ,平均6.3cm。动态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均匀强化30个病灶,不均均强化8个病灶。结论肾上腺淋巴瘤有特征性的C T表现,C T检查有助于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双侧肾上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4例双侧肾上腺疾病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其中27例加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冠状面三维多平面重组(MPR)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4例双侧肾上腺病变中,转移瘤20例,淋巴瘤4例,腺瘤3例,结核3例,嗜铬细胞瘤2例,皮质癌2例。转移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形态不规则,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腺瘤边界清晰,平扫CT值<15 HU,中度强化。结核显示肾上腺弥漫性肿大、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及弥漫性钙化。嗜铬细胞瘤边界清晰,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皮质癌肿块较大,密度不均,强化明显但不均匀,可累及周围组织。结论多层螺旋CT是双侧肾上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结核所致艾迪生病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并总结活动性结核所致艾迪生病(Addison disease)的肾上腺CT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18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结核所致艾迪生病肾上腺CT表现。结果:本组活动性结核所致艾迪生病双侧肾上腺均受累,35个活动性结核肾上腺增大,1个非活动性结核肾上腺萎缩并钙化。34个(17例)增大的肾上腺造影剂增强后内见坏死区,其中19个肾上腺显示中央大片坏死及周边环状增强。35个增大的肾上腺吕,25个保持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在腹部MRI检查中可很好地显示,肾上腺是病变的好发部位。在一般群体中肾上腺出现异常情况的概率是9%。对肾上腺病变的MRI影像分析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CT。另外,肾上腺病变的发现往往在进行其他检查时偶尔发现。因此,放射科医生熟练掌握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使用特殊的脉冲序列显示肾上腺病变,可使诊断结论更可靠。本文结合肾上腺病变的特殊检查序列及特征性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女性假两性畸形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女性假两性畸形的影像资料。结果7例未经激素治疗者,双侧肾上腺内外支一致性增粗、延长、扭曲,其中2例呈结节状、肿块状;2例长期补充激素者中,1例肾上腺延长但不增粗,另1例与未治疗者相仿,且有髓质瘤形成;4例有子宫、卵巢发育不良。结论女性假两性畸形为遗传性疾病,其肾上腺增生、内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为继发性,影像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如及早治疗,上述改变可望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样增生(AIMAH)的CT及MR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IMAH患者的临床及CT、MR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4例患者CT表现均为双侧肾上腺不对称增大,伴双侧肾上腺内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结节呈中度均匀强化;其中2例结节较多、较大,致增大肾上腺呈典型"生姜样"改变。2例MR检查示结节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化学位移成像上信号减低。结论双侧肾上腺的多发大结节,部分病例结节融合呈"生姜样"改变;结节于CT成像呈低密度,MR成像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并于反相位上信号减低,为AIMAH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共73个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65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12例,腺瘤18例,皮质癌7例,肾上腺转移癌11例,嗜铬细胞瘤7例,髓样脂肪瘤4例,神经节瘤2例,肾上腺畸胎瘤、血肿、囊肿及结核各1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cm,边界清晰(73.9%,34/46),48.4%的恶性肿瘤直径大于3cm。肾上腺转移瘤多双侧发病(6,11)。4例肾上腺髓脂瘤均呈脂肪为主型。结论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肾上腺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明肾上腺结核的CT表现并估价CT诊断的可能性。回顾性复习了10例肾上腺结核的CT检查所见。CT检查,肾上腺结核依病期而有两种不同形态学复习:双肾上腺增大,内含低密度区,并呈状强化;双肾上腺部分或完全钙化。CT检查对肾上腺结核具有诊断价值,多数病例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ACTH非依赖性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症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CTH非依赖性大结节样肾上腺增生(AIMAH)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AIMAH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分析1997~2005年收治的7例AIMAH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5例有典型库欣综合征(CS)的临床表现,包括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等;2例以高血压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部分患者有低血钾(43%)和继发性糖尿病(71%).实验室检查血浆ACTH水平低下,皮质醇水平增高或节律紊乱,6例小剂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明显增大,呈结节样改变.2例行单侧肾上腺全切术,4例行双侧切除术,1例在等待手术期间因脑出血死亡.术后5例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病理示肿瘤多呈黄色或灰黄色弥漫性结节样改变,直径0.3~7.0cm.6例术后随诊至今未复发,未发生Nelson综合征.结论 AIMAH是库欣综合征独特的亚型,有其特有的内分泌、影像及病理改变.治疗以双侧肾上腺切除、分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或单侧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20.
郑桂存 《临床放射学杂志》1985,4(6):327-327,T047
肾上腺腹后充气造影是诊断肾上腺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现在虽有CT检查,但此法仍是诊断肾上腺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