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宁市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病人.方法 收集2011 年南宁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南宁富田食品有限公司等20 家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共430人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0 例接触噪声人群中,检出174人217项异常,异常人数检出率为40.47%,异常检出人数随工龄增加而增多,其中,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0.93%,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接噪工龄无明显关系.共检出职业禁忌证6 人,未检出法定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病人.结论 职业噪声可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做好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轨枕厂噪声环境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与职业病,为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某轨枕厂接噪作业人员161人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1人中,听力损失59人,检出率为36.65%,检出率有随工龄、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P0.05)。血压异常29人,检出率为18.01%,检出率有随工龄、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P0.05)。心电图异常35人,检出率为21.74%,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P0.05)。结论职业噪声可造成进行性、永久性听力损失,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全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整体情况,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方法 选择2020.1.1—2020.12.31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681家医疗机构3 568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全市未检出1例疑似职业性放射病,目前全部未见异常的检出率范围为2.17%~2.99%,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范围为1.44%~2.17%,总复查率在13.00%左右,79.48%以上的人员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异常率比较高的体检项目主要有眼科、肝胆脾胰B超、肝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每级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结果中眼科的异常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降低,肝胆脾胰B超、血压、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结果异常情况总体来讲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深圳市各级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总体可能尚可,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工龄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继续完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宁市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Z 188-2014的要求,对粉尘作业人员进行病史记录及职业健康检查,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3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体检结果异常有715例,检出率为29.83%,疑似职业病有25例,检出率为1.04%,职业禁忌证有11例,检出率为0.46%。体检结果异常项目中,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最高,占21.07%。50岁以上的粉尘作业人员异常检出率最高(42.89%)。接尘工龄20年以上的作业人员异常检出率最高(64.56%)。男性作业人员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38.68%)高于女性(2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1,P <0.001)。结论粉尘作业人员的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与年龄及接尘工龄成正比,年龄越大、接尘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煤矿破产企业接尘作业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损害,为员工后续的健康保障提供依据。
  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GBZ 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对2020年辽宁省某煤矿破产企业2 008名离岗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心电图、肺功能、DR胸部正位片;调查其职业史、接尘工龄、工种等,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 008名人员均有接尘史。检出其他疾病或异常1 381人(占68.77%),DR胸部异常检出率25.20%,肺功能异常检出率3.98%,心电图异常检出率37.31%,血压异常检出率47.98%。男性DR胸片、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随接尘工龄的增加,DR胸片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升高(P < 0.05)。随年龄的增加,DR胸片、肺功能、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随之增加(P < 0.05)。检出疑似职业性尘肺病21人(占1.05%),均为男性,1人诊断为尘肺病。疑似尘肺样改变主要集中于接尘工龄11年以上、年龄45岁以上、一线员工中,后勤人员无人检出疑似尘肺样改变。
  结论  小微型煤矿接尘离岗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一线作业人员存在尘肺病发病的可能,必须做好后续的随访观察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6.
旺苍县煤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检出职业病.方法 旺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尘肺诊断标准>(GBZ70-2002),于2008-01/12对3258名煤矿接触粉尘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此次体检煤粉尘作业工人3258人,各检查项目异常519例,总检出率15.9%.检出可疑煤工尘肺203例(工龄均在5年以上,年龄均在30岁以上),检出率6.2%,;职业禁忌81例,心电图异常152例,血压异常35例,血小板下降11人,血尿13人,转氨酶升高18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人.结论 通过对本次体检结果的分析认为,随着接尘工人年龄的升高及接尘工龄增加,尘肺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梁梅  朱林平  葛宪民 《职业与健康》2009,25(11):1139-1140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放射工作者健康状况与工龄的关系,为制订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性同位素的医疗放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然后对体检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广西医疗放射工作者临床症状阳性检出率23.16%,眼晶状体混浊率为20.78%,白细胞异常检出率为5.07%,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为23.26%,血小板异常检出率为2.19%,染色体畸变率4.08%,微核率3.78%。结论广西医疗放射工作者临床症状阳性检出率、眼晶状体混浊率、血常规异常率、染色体畸变率与微核率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为放射职业防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1年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1 243名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将职业类别为介入放射学的514人作为介入组,职业类别为诊断放射学的729人作为普放组。对两组人员的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dic+r)、无着丝粒体(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介入组dic+r为(0.03±0.23)%,ace为(0.01±0.13)%,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为2.335%,均高于普放组的(0.01±0.09)%、(0.00±0.05)%、0.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不同性别的工作人员的Dic+r、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40岁以上人员的Dic+r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高于≤40岁的人员(P <0.05);介入组人员的Dic+r、ace和染色体畸变异常检出率均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 <0.05)。结论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检出率高于诊断X射线放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某钢铁厂119名放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方法 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中的体检项目,对某钢铁厂在岗的放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档案并录入信息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名放射作业人员异常检出100人,异常检出率为84.0%.异常检出项:眼科55.5%(其中晶状体浑浊7.57%),腹部B超49.6%,外周血象29.4%,血压10.1%,心电图31.9%,肝功能14.3%,肾功能8.4%,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率均≤3‰.结论 在进行检查的放射作业人员中未发现与放射损伤相关的疑似病例,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员占1/2以上,建议在做好放射防护的同时,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外周血象异常10人不符合国家放射人员健康标准,需暂时脱离放射工作,复查后方可评定是否适宜放射岗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辐射防护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体检系统,收集661名在岗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61名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微核异常率6.05%。不同性别微核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比较,微核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0岁以上年龄组微核异常率最高(17.81%),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职业类别微核异常率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放射工龄是影响微核异常率的危险因素(P <0.05);年龄为影响微核异常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工业应用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的影响与年龄和工龄有一定的关系,应关注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尤其是高年资的放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周口市2006—2009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  朱冬梅  方新立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09-2311
目的了解周口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09年周口市2273名放射工作人员和195名正常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中异常体检结果人员比例达41.22%;患病情况、眼状晶体混浊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比对照组高。结论周口市放射工作人员患各种疾病的概率高于对照组,长期低剂量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沛林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46-1847
目的了解随州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提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对随州市231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眼晶体密度增高和晶体混浊3人,异常检出率1.29%;肝功能检查异常19人,检出率为8.22%;血常规异常中以白细胞减少5人,检出率为2.16%;血红蛋白减少4人,检出率1.73%,血小板减少1人,检出率为0.4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未检出。结论随州市放射设施的整体防护水平较好,未发现与接触放射损害的异常疾病,但应加强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鄢立刚  仝玉社  寇庆河  王宇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36-2237
目的了解沈阳军区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596名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档案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异常结果人员比例为30.20%,患病情况、眼晶体混浊率、微核率、白细胞异常检出率、皮肤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小剂量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包天宇  钱斌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95-2096,2099
目的对无锡市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相关工作人员所受放射电离辐射的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为今后制定最优化辐射防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的要求,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无锡市389例放射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结果 5年来,无锡市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均20 mSv,但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科工作人员年放射线受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间放射相关工作人员异常症状及体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今后还须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性接触电离辐射的医务人员的剂量监测与健康监护工作,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较低级别医院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健康状况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观察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影响,为职业病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大连市从事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4年的观察研究分析内在变化及影响因素,同时选取非接触射线的人群进行对照。结果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神经衰弱综合征、手部损伤发生率、眼晶体混浊、及外周血象、微核异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放射防护工作,定期健康监护,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对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梁纪文  何寿国  陈水江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475-1476
目的分析茂名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受照剂量与机体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为提出放射工作场所的整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0年576名茂名市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做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受照剂量;选取150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分析2010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25.52%)明显高于对照组(9.33%),并有随工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检出率除了年接触剂量<1 mSv和工种为普通放射组的放射工作人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接触剂量≥1mSv的各剂量组和工种为工业探伤组、介入放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辐射剂量、工种、工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混浊、外周血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并随着年接触剂量、工龄增加异常检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朱宗铭 《职业与健康》2012,28(3):310-311
目的对接触放射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保护放射线作业工人健康。方法检查项目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规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结果接触放射线人719人员,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27人,晶状体浑浊48人,染色体畸变率0.40‰,淋巴细胞微核率0.49‰。结论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发生染色体畸变以及晶状体浑浊的概率高于不接触者。  相似文献   

18.
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对随机抽取的184名海关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抽取102名无放射接触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和对照组的血象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之间的血象指标与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微核细胞率(0.32‰)、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5.43%)均高于对照组的微核细胞率(0.19‰)和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1.96%),且2组的微核细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眼底异常检出率与晶状体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78%和11.95%,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市海关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细胞率及微核细胞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预防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9.
刘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96-1597
目的了解天津市宝坻区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对2007—2011年宝坻区586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86人中,血压异常率为23.72%,眼科检查异常率为17.24%,B超异常率36.34%,尿常规异常率为5.80%,血常规异常率为34.81%;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异常率为12.12%,心电图异常率为18.26%。结论长期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伤效应,应加强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杜钟庆 《职业与健康》2010,26(6):613-614
目的了解天津市从事介入放射医疗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天津市4所医院的放射工作者72人,采用热释光监测方法,结合相关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4所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人均年剂量分别为2.08、3.73、0.65和0.64mSv。全体人均年剂量为2.30mSv。其中61人低于5mSv,占总数的84.7%;9人高于5mSv而低于10mSv,占总数的12.5%;2人高于10mSv而低于20mSv,占总数的2.8%。全部72人均不超过20mSv。结论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超过了标准规定的限值。需要加强对天津市的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