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中西医临床医学是我国在中医、西医并存的特殊条件下,整合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祖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均有重大意义。为了充实中西医结合的人才队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2001年教育部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  相似文献   

6.
<正>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吸收中、西医学之精粹,并使之相互沟通、融合、补充、完善,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次座谈会刚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实施1周年的前夕举行,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条例》第3条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这一规定首次从法规层面上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名医名言·     
《山西中医》2013,(12):6-6
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指出:“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是什么,就是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来继承发展中医药,中西医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发展一个全新的医疗体系。中西医相互和谐,走向世界,成为主流医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主题:继承·创新·发展·共享生殖医学与健康促进2016年"济川杯"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颁奖2016江苏省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高端学术报告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一届男科、妇科、青年中医、膏方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2015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十大新闻揭晓第五届全省中医医院管理创新与青年人才建设战略研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新一届生殖医学、妇产科、围产医学、亚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2016年2月29日~3月1日·江苏南京江苏省中医药发展、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是全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行业年度盛会。自2012年起,  相似文献   

10.
<正>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吸收中、西医学之精粹,并使之相互沟通、融合、补充、完善,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志们: 值此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开幕之际,我谨向大会表示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从16世纪中叶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相互接触,互为影响,渐渐产生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到21世纪,由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已经在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西医结合医学也成为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医学发展的突破点,在中国有独特的优势,将大有作为。希望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能够团结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工作者,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在“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引下,树立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开拓进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努力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 韩启德 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医药领域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的科研成果,无不与中西医结合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以中医药学的存在为基础,没有中医药学,也就不可能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需要科学、适用的方法学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应当有其普适性,借鉴西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有可能是现阶段中医药研究的一个捷径,但还应考虑中医药学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临床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 ,应当遵守本条例。  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第三条 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 ,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第四条 发…  相似文献   

14.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9):451-452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 ,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 ,应当遵守本条例。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第三条 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 ,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第四条 发展中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说明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以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数据证明中医药药廉方简,法效理明、快捷有效。结果: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确实快捷、有效。结论: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急救医学的必由之路。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应站在发展、弘扬中国急救医学的高度,大力倡导中西医互补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医学发展的道路,尤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结合关系上正展开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提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有区别,二者在概念、目的、标准、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是否相同;中西医结合是限制还是促进中医的发展,靠谁来实现这些任务;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既是个政策上又是个学术上的问题,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问题,二者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医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以辩证法的3个基本规律来论述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中医》2002,24(1)
《河北中医》杂志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本刊的办刊宗旨是 :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注重临床实践 ,面向基层 ,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 ,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 ,振兴中医药事业。1 本刊欢迎撰写…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医学发展的道路,尤其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结合关系上正展开一场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提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有区别,二者在概念、目的、标准、内容、途径和方法上是否相同;中西医结合是限制还是促进中医的发展,靠谁来实现这些任务;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既是个政策上又是个学术上的问题,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问题,二者关系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医学现代化的进程。现以辩证法的3个基本规律来论述中医药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中医》杂志是河北省中医管理局主管 ,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读者对象。及时报道、交流和推广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本刊的办刊宗旨是 :贯彻党和国家的中医工作方针政策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注重临床实践 ,面向基层 ,坚持理论和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反映我国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学科临床、实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 ,促进国内外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 ,振兴中医药事业。1 本刊欢迎撰写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