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0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鼻塞、鼻涕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慢性鼻炎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苗药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联合生理盐水治疗婴幼儿鼻衄的疗效,为临床上婴幼儿鼻衄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婴幼儿鼻衄患者13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苗药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联合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眼膏联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的对照组(81.5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2=15.76,P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联合生理盐水治疗鼻衄相比于红霉素眼膏疗效更好,并且能够促使鼻黏膜快速愈合,值得在婴幼儿鼻衄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渊舒口服液联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干燥性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干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行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渊舒口服液联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2.5%、74.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在鼻子干燥、涕中带血、鼻咽部疼痛、鼻腔灼热、鼻腔痂皮、利氏区黏膜糜烂改善率上,对照组依次为56%、50%、47.8%、70.7%、52.2%、67.5%,观察组依次为90.7%、88.9%、85.7%、94.7%、90.6%、91.2%,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渊舒口服液联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干燥性鼻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对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9月门诊就诊168例鼻炎患者,分成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选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复方麻黄素滴鼻剂和复方薄荷滴鼻剂,对照组仅使用复方麻黄素和复方薄荷滴鼻剂。1个月后患者复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6.7%,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总有效为82.4%,对干燥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7.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治疗慢性鼻炎疗效肯定,尤其对慢性单纯性鼻炎及干燥性鼻炎疗效甚佳,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用西替利秦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行西替利秦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用西替利秦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鼻塞、流涕、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首次用药后鼻塞消失时间。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为90%、7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鼻塞、咳嗽、流涕消失时间及首次用药后鼻塞消失时间上,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用西替利秦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该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比较采用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与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观察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7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32例(64.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能有效的矫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对鼻中隔偏曲所致的相关临床症状有确切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鼻康片和薄荷油在临床治疗干燥性鼻炎中疗效的异同,为临床治疗干燥性鼻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确认为干燥性鼻炎的患者225例,随机分为三组,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组、鼻康片组和薄荷油组,分别给与对应药物治疗4周,以鼻内干燥、鼻内出血、鼻咽部疼痛、鼻腔灼热、鼻腔结痂和利氏区黏膜糜烂作为评价标准,比较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的总有效率为95.06%,薄荷油的总有效率为86.36%,鼻康片的总有效率为7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干燥性鼻炎具有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鼻道顽固性出血(鼻道出血组)与鼻中隔顽固性出血(鼻中隔出血组)患者各100例,给予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随访半年观察效果。结果鼻道出血组治愈率为67.00%、总有效率为92.00%,鼻中隔出血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8.00%,两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鼻道出血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高于鼻中隔出血组的6.00%( P <0.05)。结论对鼻腔内不同部位顽固性出血采用鼻内镜下治疗均能快速止血,临床效果肯定、疗效无明显不同,治疗鼻中隔出血较鼻道内出血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总有效率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1日2次,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和治疗效果。结果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44/60),而加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55/60),两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有少量鼻出血患者,治疗组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鼻息肉电动切割器在中鼻甲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鼻息肉电动切割器在中鼻甲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80例患者按术中中鼻甲成形术处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56例,应用鼻息肉电动切割器行中鼻甲成形术;对照组124例,常规方法行中鼻甲成形术。术后比较2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术腔黏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92%,总有效率97.27%,术后鼻腔黏连发生率3.13%;对照组治愈率87.10%,总有效率92.74%,术后鼻腔黏连发生率9.68%。2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2χ=4.238,P<0.05),治愈率有极显著性差异(2χ=7.256,P<0.01),鼻腔黏连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应用鼻息肉电动切割器行中鼻甲成形术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妥善处理中鼻甲病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菲  李斐  李雪娟 《广东医学》2020,41(22):2317-2321
目的探究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腔功能及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CRSwNP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对照组采取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鼻腔功能[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气道阻力]、嗅觉功能、鼻黏膜形态、炎性应激反应[鼻黏膜白细胞介素-5(IL-5)、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56/59)高于对照组79.31%(46/58)(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流脓涕、鼻塞、咳嗽、头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NCV、NMCA高于对照组,DCAN、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嗅觉功能、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鼻黏膜IL-5、YKL-40、TGF-β1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复发率7.14%(4/56)与对照组4.35%(2/4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Messerklinger中鼻甲成形术治疗CRSwNP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鼻腔功能、嗅觉功能及鼻黏膜形态,还可降低鼻黏膜炎性应激反应程度,且不增加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3.
硝酸甘油在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应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8例局部麻醉下行鼻窦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执行普通局部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最高血压。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最高血压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宝恩)联合标准桃金娘油胶囊(吉诺通)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喷鼻(3次/d);对照组给予善帮鼻腔冲洗器洗鼻(3次/d);两组均口服标准桃金娘油胶囊,300mgtid,共服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效率.结果根据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联合标准桃金娘油胶囊治疗干燥性鼻炎,可以缩短病程,改善鼻腔功能,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舒适、方便,可以作为治疗干燥性鼻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杨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146-14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67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鼻腔术后镇痛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耳鼻喉科收治的行鼻腔手术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和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组)30例。结果:观察组镇痛满意程度评价和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鼻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后应用四黄灌洗液冲洗对术腔粘膜形态和功能恢复及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1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四黄灌洗液鼻腔冲洗组)和对照组(术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鼻腔冲洗组)作对比观察,随访6个月。各组随机选取32例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进行糖精试验。每组6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取窦口鼻道复合体粘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尽管两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鼻腔粘膜形态和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IgA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SIgA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术前治疗组纤毛传输速率为(3.14±1.05)mm/min,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纤毛传输速率为(6.09±2.63)mm/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为(5.04±1.22)mm/min,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术前粘膜上皮纤毛脱落,术后纤毛排列整齐,粗细均匀,呈“9+2”微管结构。结论 术后鼻腔应用四黄灌洗液冲洗能加快鼻腔粘膜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34例鼻内镜下鼻中隔棘/嵴/高位偏曲成形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棘/嵴/高位偏曲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所收治134例鼻中隔棘/嵴/高位偏曲患者,随机对照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和鼻中隔粘软骨膜下部份切除传统手术纠正偏曲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分析手术成败的原因.结果内镜手术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棘/嵴/高位偏曲成形术,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鼻中隔手术,手术成功率高,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年龄可以放宽到16岁,具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欣  马艳丽  陈付华 《四川医学》2013,(10):1521-15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鼻侧切开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同分级复发率、术后疼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分级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优于鼻侧切开术,更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及更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PAR)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7例,根据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是否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治疗效果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1.55±0.41,0.74±0.14)低于对照组(2.28±0.32,1.33±0.2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治疗有效率(44例,93.62%)高于对照组(28例,7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8±0.14)低于对照组(0.57±0.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