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女,30岁,已婚,因"上环1年余,发现节育环嵌顿1月余"于2010年12月10日9:00入院。自诉于2009年8月13日在外院上环,于2010年10月22日发现妊娠,遂在外院行人流术,术中发现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行B  相似文献   

2.
1 病例简介 病例1,患者,女,30岁,已婚,因"上环1年余,发现节育环嵌顿1月余"于2010年12月10日9:00入院.自诉于2009年8月13日在外院上环,于2010年10月22日发现妊娠,遂在外院行人流术,术中发现宫腔内未见节育环,行B超提示:子宫前壁见节育器回声(嵌顿可能)于2010年12月8日在外院行盆腔B超示:环移位并嵌顿,遂行宫腔镜下取环术,宫内未见节育环.进一步透环示:盆腔左中上见"V"形避孕环影,距耻骨联合上缘约6.4cm,离中线2.0cm.来我院行剖腹探查:术中子宫前壁底部可见少许节育环嵌顿,大部分节育环位于子宫肌层,切开子宫浆膜层及少许肌层,取出一爱母环.  相似文献   

3.
1病例概况患者,女,29岁,因"确诊胃癌2年余,行化疗",于2012年3月19日入院。患者有"复方斑蝥胶囊"过敏史,2009年9月1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低分化腺癌;2011年11月7日行"双侧附件切除术",病理示转移性中低分化腺癌。入院查体:体温(T)36.5℃,心率(P)72次/min,呼吸(R)21次/  相似文献   

4.
伊立替康所致延迟性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例介绍患者,男,45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21个月,局部复发13个月,发现肺转移1月"于2007年1月25日入院。患者2005年4月30日在外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发现肿块大小为6.5cm×4cm,距肛门7cm。术后病理示:直肠中分化腺癌,浸润深肌层。切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4岁,主因"腹胀、食欲不振半月"于2012年10月18日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半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伴腹胀、恶心、未吐,进食后腹胀恶心加重,伴腹部胀痛,有低热、盗汗,体温波动在37.1~37.3℃之间,无咳嗽、咳痰,无消瘦、乏力,排便、排气正常,尿量减少。2012年10月16日在外院行PET-CT检查:①右肺中叶良性微小结节。②腹膜及网膜广泛病变,考虑为:间皮瘤?转移瘤?建议活检明确诊断。③右侧胸腔积液。患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28岁,因"停经23周,阴道流血性分泌物伴腹痛4h"于2010年10月29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LMP)2010年5月8日,患者为婚后5年未孕,此次怀孕为辅助生殖助孕"试管婴儿",妊娠2个月B超示:双胎。因干农活用力后引起  相似文献   

7.
王万忠  种瑞峰  郑敏  齐恒 《中国医药》2011,6(4):452-452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人院.2008年该患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大小约6.0 cm×4.0 cm×4.0 cm肿物,质地硬,界限清楚,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人院.2008年该患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大小约6.0 cm×4.0 cm×4.0 cm肿物,质地硬,界限清楚,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  相似文献   

9.
任夏洋  邵微  孙瑞 《医药导报》2022,(4):579-58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体质量65 kg.因"确诊肺癌2年余,前胸后背疼痛1年余,疼痛加重2 h"于2020年12月26日人我院急诊.患者2年前确诊右肺低分化腺癌,行5周期化疗,近1年出现右侧前胸、后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锐痛、伴针扎感,门诊予以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80mg,ql2h,氨酚羟考酮片1片,q12h,普...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人院.2008年该患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4 cm处扪及大小约6.0 cm×4.0 cm×4.0 cm肿物,质地硬,界限清楚,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光滑,无红肿.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30岁,因外伤昏迷16d在外院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于2015年10月24日入科。入科时,患者意识朦胧,伴有精神症状,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上肢予以约束带约束,右侧上肢肌力Ⅱ级,下肢肌力Ⅰ级,留置20号三腔导尿管固定通畅,引流袋可见黄色尿液引出,患者尿道口处有血性分泌物(家属主诉患者在外院曾有尿道损伤)。10月27日凌晨1:00护士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尿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48岁。主因"左肺中分化鳞癌确诊5个月,声音嘶哑21d,返酸、嗳气1d"于2010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3月出现咳嗽,咯白色黏痰,伴有轻度胸痛及后背痛,治疗后未见好转。5月5日外院肺部CT检查示:左肺中心型肺癌。5月11日在我院行支气管镜活检,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女性,28岁。因婚后月经紊乱伴不孕4年,1906年9月在外院诊断性刮宫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于同年12月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12月16日月经来潮时行诊断性刮宫,示“子宫内膜局限性高分化腺癌”,因患者拒绝手术,希望生育,考虑患者癌灶局限且分化良好,故暂行保守治疗,给安宫黄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55岁.因"突发胸痛4 d"于2009年5月26日入院.之前因搬重物而突发胸痛,呈撕裂样,程度尚能耐受,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少,在外院住院4 d.2009年5月22日血常规检查常规白细胞(WBC)6.34×109·L-1,中性粒细胞(N)0.85;2009年5月25日在外院出院前再次复查血WBC2.07×109·L-1,N:0.63.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ndometrial stromal tumors)较少见,国内报道[1~4]例数不多,现就我院1997年~1998年10月及作者在外院进修期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丁晓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F0003-F000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8岁.因畏寒,发热5天,于1998年10月6日以"发热待查"在外院住院治疗.体检:T 39℃,急性热病容,皮肤无黄染,全身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红色皮疹,非充血性,心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2 cm,脾可及,其他(一).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32岁。1998年5月6日因上唇疼痛来诊。查体:月经期第2天,腹痛。上唇红肿,疼痛明显,无糜烂,无渗血,可触及约3.2cm×3.0cm大小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楚,压痛。患者主诉上唇反复疼痛1年余,多次在外院就诊,未能确诊,曾以唇炎治疗,效果欠佳。每于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1岁,已婚,农民.因"面色苍白,疲乏无力一年,步态不稳一个月,加重10天",于2003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一年前因上腹胀满,嗳气,进食差并逐渐消瘦,面色苍白,乏力等在外院做"电子胃镜"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巨幼细胞贫血",给予"中药"及"阿胶浆"等药口服.症状好转后停药.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自服"多酶片、肝铁糖衣片、维生素C"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近一个月来疲乏无力加重,伴有失眠、头晕、眼花,步态不稳.特别近10天来患者不能自己下床行走,走路时有踩棉花样感,并东倒西歪,故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癌患者1049例的临床资料按年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49例中,男女比为3.5∶1;发生年龄平均61岁。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占39.2%;发生部位以胃下部居多,占63.1%,胃体、贲门、胃底及全胃等占36.9%;高度恶性(低分化腺癌十印戒细胞癌)病例确诊年龄平均为60岁,低中度恶性(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病例平均确诊年龄63岁。结论胃癌患者多见于老年男性,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发病部位主要在胃窦部,恶性度较高者发病年龄相对较低,发生于胃底者年龄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83岁.因发现右耳垂下方无痛性渐长性肿物半年,于2007年5月4日在外院行"右腮腺肿物切除术 右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腮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