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乔希  管宴萍  夏晨  吴莉莉  王妍 《中国药房》2023,(18):2250-2255
目的 建立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方法 使用PK-SIM?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拟合和模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收集阿米卡星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动学特性参数,结合软件内置人体模型建立成人PBPK模型并外推至老年PBPK模型。使用临床药动学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和验证,以拟合优度、相对残差和平均折叠误差为指标评价模型预测性能。使用最终模型模拟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后的体内暴露情况,对临床常用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给出推荐的给药方案。结果 建立的阿米卡星PBPK模型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均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相对残差绝对值均数为25%;各模拟场合下,峰浓度(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的平均折叠误差均在>0.5~<2范围内。模拟结果显示,与健康成人相比,相同给药方案下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max差异较小,因蓄积引起的谷浓度显著升高。与减少剂量相比,延长阿米卡星给药间隔更有助于保证疗效,减少肾毒性的发生。结论 成功建立了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  相似文献   

2.
基于位移影响线的特点,首先对简支曲线梁进行模拟,通过分析得出,曲线梁位移影响线对损伤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然后通过对车辆移动荷载进行模拟,得出荷载速度越低损伤识别效果越好,且影响线损伤识别效果受到影响线取值间距的影响,选取适当的位移取值间距能够提高损伤识别的敏感性。进一步对曲线梁不同的支撑形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损伤指标随着支座约束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论可以为曲线梁桥的设计及检测研究提供方向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探讨多序列相关系数的全参数模型估计、二阶段估计和adhoc估计方法,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其估计的真实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多序列相关系数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对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链佐星60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24周时测定3组大鼠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大鼠的坐骨神经切片,比较其病理改变。结果:建模后24周时,模型对照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神经传导速度下降[MNCV(3.83±0.22)vs(4.59±0.87)m/s(P<0.01);SNCV(6.25±0.37)vs(9.26±0.53)m/s(P<0.01)],坐骨神经发生明显病理性改变。治疗组大鼠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升高[MNCV(6.83±0.86)vs(3.83±0.22)m/s(P<0.01);SNCV(7.32±0.78)vs(6.25±0.37)m/s(P<0.05)],坐骨神经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贝前列素钠可增加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轻坐骨神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寻优求解法建立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SVM),即先任意给定 矩阵,然后根据发动机非线性模型与状态变量模型的小偏差动态响应对比直接寻优 矩阵。求解目的为使状态变量模型与非线性模型的小偏差动态响应吻合,因而应用该方法可以保证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此外该方法不受模型阶次的限制。应用该方法建立了某型涡轴发动机的小偏差状态变量模型,通过与非线性模型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所建立的状态变量模型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了模型与真实模式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分析了由此引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误差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其中模型集合使用最小距离设计方法设计.Monte-Carlo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比IMM能更好地避免性能恶化,并且当真实模式保持不变时,从全局角度考虑新算法比IMM优越.  相似文献   

7.
刘运兵  刘燕  叶炳南  陈娇婷  谢文亮 《江西医药》2021,56(2):136-138,153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用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ATRA分别和依维莫司联合作用于NCI-H446细胞,采用MTT试验检测药物作用24h、48h、72h后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划痕实验观测药物处理24h后的细胞迁移能力.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荷瘤小鼠,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与依维莫司的体内协同抑瘤作用.结果 MTT实验表明ATRA联合依维莫司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高浓度联合用药组72h细胞存活率最低;划痕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组抑制细胞迁移作用显著,ARTA药物浓度越高迁移抑制作用越强;裸鼠皮下抑制瘤模型中各组在给药3周后发现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高于依维莫司组和对照组.结论 依维莫司与ATRA联合应用在抑制人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在小细胞肺癌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全脑全脊髓照射的传统方法 ,分析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2012年行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的9例患者的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计划系统中模拟传统照射方法,分析评价二者的特点。结果六野调强组靶区的conformal index(CI)和heterogenous index(HI)均好于传统外照组(t=21.7、-10.1,P<0.05)。肝脏和心脏的V10六野调强组均小于传统外照组(t=-18.89、-95.33,P<0.05),全肺和肾脏则相反(t=12.11、-28.31,P<0.05)。结论六野调强分段照射全脑全脊髓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决策者建立更能反映糖尿病疾病过程的模型提供信息。方法:进行文献回顾,介绍和比较不同的糖尿病模型,包括决策树模型、Markov模型和离散事件模拟模型。结果与结论:由于离散事件模拟模型能够考虑糖尿病并发症间的关系、患者对医疗资源的使用以及时间的连续性,因此适合用于建立糖尿病治疗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酰左卡尼汀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疼痛、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乙酰左卡尼汀)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甲钴胺),每组40例,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糖、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NCV、M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乙酰左卡尼汀与甲钴胺在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效果相近,乙酰左卡尼汀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孔间距模型的气膜冷却现象的流动和换热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吹风比下,展向和流向间距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主流雷诺数为4797,吹风比在0.2~2.0 条件下,(1)展向方向上,存在最佳布局;(2)流向方向上,辅助孔在主孔下游较好;(3)流向方向上,辅助孔在主孔下游的模型受吹风比影响小;并且流向距离的改变,对涡量的量级不发生改变,对涡量的大小和方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罗骞  席萍  廖雪珍  陈慕媛 《今日药学》2012,22(7):398-399,407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水煎液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以100%大黄水浸煎液灌胃复制脾虚模型小鼠,以小鼠的胃排空、小肠推进速度为指标,五指毛桃水煎液按临床人日用量50 g生药/d(0.83 g/kg体重)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按体表面积折算为临床日用量的4、2、1个等效剂量灌胃给药观察其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的影响。结果五指毛桃有抑制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胃排空速度及小肠推进速度的作用(P<0.05~0.01)。有抑制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小肠蠕动的作用(P<0.05)。结论五指毛桃水煎液对大黄型脾虚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过快有一定减缓作用,对脾虚症状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朱槿花苞提取物对小鼠皮肤疖痈溃疡模型的治疗作用,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昆明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朱槿花苞正丁醇萃取物(Hr BN)组,采用小鼠疖痈模型,观察给药后实验结果。将昆明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Hr BN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全层切除模型,观察给药后实验结果。通过体外抗菌实验检测朱槿花苞提取物抗菌MIC和抑菌圈。通过碳粒廓清实验测定朱槿花苞提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廓清作用的影响,计算K和α值。结果 Hr BN对疖痈溃疡修复效果明显,并呈现量效关系。Hr BN、朱槿花苞乙酸乙酯萃取物(Hr BE)及AB-8树脂体积分数0.3乙醇段、0.6乙醇段的抗菌作用明显。Hr BN及朱槿花苞乙醇提物(Hr BA)高剂量能够增加K和α值。结论 Hr BN在动物实验中体现了良好的皮肤疖痈溃疡修复作用,其疗效与抗菌活性和免疫增强作用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本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本组患者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172±0.155)cm、头脚方向误差为(0.200±0.182)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93±0.170)cm,均较小。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摆位误差小,可保证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5.
张玲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41-242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62例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70例的临床资料,对这两种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剂使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0.6±20.7)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5.2±11.8)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5±6.1)h,平均住院时间(5.7±0.8)d,观察组术后镇痛6例,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51.2±49.1)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36.9±12.6)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8±9.3)h,平均住院时间(10.2±1.1)d,对照组术后镇痛40例,切口甲级愈合63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式的优势更趋明显,其不仅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若手术医师的腹腔镜下操作技巧熟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别对多种药物与全肠外营养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TNA)配伍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药物按(11)比例与全肠外营养液配伍后,不同药物在不同温度(4℃、25℃)下静置和模拟输液,进行肉眼及显微镜下进行24 h持续观察,并测定其pH值.结果部分药物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理化性质稳定,而另部分药物不稳定.结论药物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的能否配伍与两者的相互作用和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死率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大庆市 1980~ 2 0 0 0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死率数据 ,通过给定病死率的上限灾变值 ,对灾变日期序列建立 GM( 1,1)模型 ,得到了流脑病死率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该模型的平均相对精度为 96.68% ,模拟精度为 97.44 % ,可以用来预测下次灾变发生日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对多种药物与全肠外营养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TNA)配伍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药物按(1:1)比例与全肠外营养液配伍后,不同药物在不同温度(4℃、25℃)下静置和模拟输液,进行肉眼及显微镜下进行24 h持续观察,并测定其pH值.结果部分药物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理化性质稳定,而另部分药物不稳定.结论药物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的能否配伍与两者的相互作用和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小切口对23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切口平均(8.6±1.1)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0±30)ml;手术时间平均(90±10)min;术后引流量平均(180±35)ml,平均输血400ml.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平均(81±3)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子宫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为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更好的外科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由患者自主选择手术方式.根据患者所选手术方式,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60例.全切组采用子宫全切法,次全切组采用子宫次全切法.在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次全切组术后6月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和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分别为(133.58±22.30)分、(130.39±19.75)分、(132.52±21.53)分、(132.46±19.24)分、(127.54±17.4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同期全切组各维度评分(t=5.236、5.184、5.072、4.897、4.825,P<0.05).结论 相比于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更小,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