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25例(25指)切割伤手部屈肌腱Ⅱ区断裂的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评价切割伤屈肌腱Ⅱ区断裂修复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仅有6例6指行二次手术松解肌腱,且接受治疗的患指TAM评定优良率较以往大大提高。早期康复治疗对切割伤肌腱断裂术后的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00年起对于29例指屈肌腱损伤的患者,尝试采用双Kessler缝合法修补,术后第1天立即进行早期的康复锻炼,经术后随访,患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100%,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29例42指,男23例,女6例。年龄18~42岁,平均25岁。右手21例,左手8例。肌腱损伤均为指屈深肌腱完全断裂,肌腱损伤的部位按国际通用的划分法:Ⅱ区12例、Ⅲ区6例、Ⅳ区8例、Ⅴ区3例。致伤原因:切割伤19例、电锯伤5例、机器轧伤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均在伤后6h内。方法:(1)有利于功能恢复的手术方法:经清创后,显…  相似文献   

3.
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常因术后肌腱粘连而致功能欠佳。1996年开始对见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病人进行早期系统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观察组共22例36指,男15例26指,女7例10指,年龄10—55岁。受伤指别:拇指7指,示指Ic指,中指8指,环指5指,小指6指。致伤原因:切割伤!2例对指,绞轧伤6例9指,压砸伤4例6指。合并指骨骨折9指,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5指。均为新鲜损伤。取同期术后因种种原因早期出院而未能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病例作对照。本组共18例30…  相似文献   

4.
Ⅱ区屈肌腱损伤较多见,修复方法较多。传统治疗方法在屈肌腱修复术后行“屈腕、掌指、指间关节”固定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其效果较差。自1996年以来,对Ⅱ区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即进行临床康复锻炼,临床应用40例,疗效满意,并抽取40例以往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病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应用支具配合康复护理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我科2007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49指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35指和对照组10例14指,观察组术后使用支具配合系统康复护理,对照组为因经济原因早期出院使用石膏托固定未行系统康复护理的患者。结果:术后随访6~8个月,按手指总活动功能评测法评测患指功能,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肌腱修复术后使用支具配合康复护理,能有效避免肌腱粘连,显著提高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  相似文献   

6.
黄琴  黄涛  陈燕花  夏晓萱 《中国康复》2013,28(6):449-450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运动对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影响.方法:41例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46指)和对照组21例(48指).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采用早期主动运动方案;对照组术后制动3周后开始康复治疗.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TAM)系统评定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指TAM优良率及UE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指间关节伸直缺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主动运动方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1995年9月~1999年9月我们对19例 (32指 )手部屈肌腱Ⅱ区屈指深、浅肌腱同时断伤的患者 ,采取一期同时修复 ,术后进行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及动力性支架应用等康复治疗 ,获得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9例 (32指 ) ,男11例 (21指 ) ,女8例 (11指 )。年龄16~55岁 ,平均29.3岁。切割伤15例 (24指 ) ,刺伤4例 (8指 )。示指12例 ,中指10例 ,环指7例 ,小指3例。屈指位损伤断裂6例 (10指 ) ,伸指位损伤断裂13例 (22指 ) ,致伤部位 :Ⅱb区5例 (7指 ) ,Ⅱc区3例 (7指 ) ,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型矫形器对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矫治效果。方法:52例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6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静态进展型矫形器矫治,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评定伤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总被动关节活动度(TPM)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STEF)。结果:经过2周和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进展型矫形器能够提高伤指运动幅度及伤指运动功能,可能与屈肌腱弹性和延展度改善有关,是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有效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Ⅱ区屈肌腱损伤较多见,修复方法较多.传统治疗方法在屈肌腱修复术后行"屈腕、掌指、指间关节"固定3周,后进行功能锻炼,其效果较差.自1996年以来,对Ⅱ区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即进行临床康复锻炼,临床应用40例,疗效满意,并抽取40例以往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Ⅱ区屈肌腱损伤病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手指屈指肌腱损伤,特别是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率达50%。早期活动患指是减轻粘连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修复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修复后系统康复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手外伤行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 ,不但制动时间较长 ,而且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屈指肌腱粘连。国内有早期实施康复技术屈指肌腱损伤的疗效分析的报道[1] 。近年我院对Ⅰ期肌腱修复或Ⅱ期肌腱移植术后所致手功能障碍的患者 ,采取综合康复医疗措施有效地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资料和方法   35例共 6 7指 ,男 2 4例 ,女 11例 ;年龄 11~59岁 ,其中 11~ 2 0岁 13例 ,右手 14例 ;损伤原因多见于机械性绞轧伤 ,其次为电锯伤、刀割伤和爆炸伤 ;有开放性骨折合并肌腱神经及血管断裂的 5例 13指 ;按国际通用的划区法 ,Ⅰ区 6例 8指 ,Ⅱ区 2 1…  相似文献   

12.
手指屈指肌腱损伤,特别是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率达50%。早期活动患指是减轻粘连的可靠方法,但存在着修复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修复后系统康复治疗是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及有效方法。方法:11例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列入本研究。治疗组9例,康复介入时间为3—6周,损伤累及39指、64条屈指肌腱及14条屈腕与掌长肌腱;对照组2例,康复介入时间超过术后6周,分别为术后10周和12周,损伤累及10指、17条屈指肌腱及2条屈腕与掌长肌腱。所有病例均接受每日1次,每周5次的以肌腱损伤康复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次数:治疗组20—50次,平均33±7.62次;对照组分别为30次和60次,平均45次。于治疗开始前、结束的次日,分别对患者屈肌腱受伤的手指及健手的相应手指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治疗组伤指的优良率由治疗前的5.13%提高至89.79%,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伤指优良率没发生变化,仅为60%;经治疗两组伤指的TAM百分率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呈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尽管康复介入的时间已超过术后3周,但经特定的康复治疗程序后仍可获得很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Ⅱ区屈指肌腱修复后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择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术后患者71例,按不同时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结果 术后早期进行小幅度主动活动的患指功能恢复效果好,而术后拆除石膏后才开始功能锻炼的患指功能恢复效果差,肌腱粘连明显.结论 术后早期功能锻练可防止肌腱粘连,有助于肌腱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Ⅱ区与V区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依损伤部位分Ⅱ区组20例(46指)和V区组18例(44指)。2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背侧石膏托固定、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等治疗。术后12周时进行总主动活动范围测量法(TAM )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V区组TAM优良率及UEFI评分均明显高于Ⅱ区组(P<0.05)。V区组指间关节伸直缺失明显低于Ⅱ区组(P<0.01)。结论: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主动运动方案安全有效,而且V区损伤后手指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优于Ⅱ区。  相似文献   

16.
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例24指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根据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介入时间分成两组,手术后4周内进行康复的7例13指为早期康复组,手术4周后进行康复的5例11指为对照组。两组采用近似的康复方法。肌腱功能采用肌腱总活动度测定(TAM)评定。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TA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术后应尽早进行康复。  相似文献   

17.
单小虹吕慧  郑书芳 《护理研究》2007,21(11):3032-3034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开放的护理标准化工具,是医生、护士共同合作,以提供最恰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问性的照护路线,以减少康复护理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护计划。手腕切割伤常导致手腕部肌腱的断裂性损伤,手功能影响大。目前国际推崇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介入早到术后1d或2d,但国内接受肌腱修复术后的病人行康复治疗多在术后6周以上。因此早期系统性开始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以帮助患手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成为本研究的重点。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7号丝线简化抽出缝合法固定治疗指屈伸肌腱抵止部断裂伤,且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可使患肢功能恢复较为满意。1 对象与方法1994~1999年间,我们治疗指屈伸肌腱抵止部断裂伤1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18~48岁。损伤的指屈伸肌腱有:食指腱2根,中指腱6根,环指腱4根。1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皮肤无损伤,患指末节不能主动屈曲,局部青肿,有压痛,诊断多无困难。方法:(1)手术取指腹侧经末节“Z”形切口,可发现屈指深肌腱已断裂回缩,再沿指侧延长切口,达近节指侧掀开皮瓣,可见环绕的指浅屈肌腱,分离时尽量不要损伤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手部肌腱吻合术后肌腱粘连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影响手部功能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术后肌腱粘连是临床工作者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观察分析46例指深肌腱断裂的疗效,总结经验,以防肌腱粘连。方法:本组病例46例,均为手屈肌腱断裂,在手部Ⅳ区及Ⅴ区断裂。其中23例是将远端指深屈肌腱与近端指深屈肌腱吻合,另外23例是将远端指深屈肌腱与近端指浅屈肌腱吻合,然后分别在术后1月、3月、6月、1年后观察两组病例手指活动情况,以观察疗效。结果:远端屈指深肌腱与近端指浅屈肌腱吻合术后手指疗效均较对照组好。结论:如果屈指深、浅肌腱同时断裂,而且断裂处在Ⅳ区、Ⅴ区,将远端指深屈肌腱与近端指浅屈肌腱吻合可以更好的预防肌腱粘连。  相似文献   

20.
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对手及前臂屈肌腱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屈肌腱粘连、恢复手功能的效果。 方法:于2001-03/2003-07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屈肌腱损伤修复使用透明质酸钠患者32例(53条屈肌腱)。在对手及前臂Ⅱ、Ⅲ、Ⅳ区屈肌腱损伤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缝接肌腱的同时,将透明质酸钠注射到腱鞘内或喷涂于肌腱缝合口周围,术后在外固定保护位下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同期选取31例52条屈肌腱损伤同法修复,但术中不应用透明质酸钠,以作为对照。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随访。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加以检测伤手功能以评估疗效。 结果:透明质酸钠组32例53条肌腱随访26例46条肌腱,随访率8l%;对照组31例患者52条屈肌腱损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透明质酸钠组随访46条肌腱,效果优良者为40条,优良率为87%,未用透明质酸钠的对照组随访52条肌腱,效果优良者为35条,优良率为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1;P〈0.05)。 结论:手及前臂Ⅱ、Ⅲ、Ⅳ区屈肌腱损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可预防和减轻屈肌腱术后粘连,显著促进伤手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