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当地及国家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样延安市城区和郊区各3所小学,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问卷调查儿童家长,收集儿童性格、运动、睡眠、饮食等资料,分析当地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1)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率为13.76%,其中城区男生20.09%,城区女生10.64%,郊区男生14.83%,郊区女生8.19%;儿童肥胖率为5.27%,其中城区男生8.04%,城区女生4.47%,郊区男生4.78%,郊区女生3.00%;2)性别、生活区域、性格等因素对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延安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合理膳食、加强运动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基本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田霞  马小惠  韩加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8):1233-1235
了解大学生膳食钙的摄入水平,为合理指导学生膳食营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某高校医学生530名,通过自行设计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对研究对象食物摄入量进行调查,并评价钙摄入水平.结果 男生谷薯类、蔬菜、禽畜类、蛋类摄入量高于女生,女生水果类摄入量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钙平均摄入量为601 mg/d,占DRIs的75.1%,未达到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其中男生为605 mg/d,女生为598 m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05);学生膳食钙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67.82%),奶及其制品来源的钙占25.61%.结论 学生膳食钙摄入不足,建议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某高校大学生自我体重认知及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探究体重自认偏差对大学生膳食摄入情况的影响。方法对食堂就餐的65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食物拍照,记录其身高、体重、自我体重认知及连续3 d的膳食摄入量,分析其体重自我认知对膳食行为的影响。结果 31.5%的调查对象存在自我体重认知偏差,男、女生体重自认偏重分别为15.6%、28.9%,而自认偏轻分别为12.7%、5.5%。其各类食物摄入达标率以奶及奶制品类最低(1.8%),而各类营养素的达标率以钙(2.5%)、膳食纤维(2.8%)最低。体重自认偏轻组供能类食物摄入增多,男女生谷薯类、热量摄入量均增加(P0.05);而自认偏重供能类食物摄入减少,男生谷薯类摄入量减少(P0.05),女生脂肪摄入减少(P0.05)。自认偏重组中女生膳食纤维、维生素C、烟酸、钙、磷的摄入均减少(P0.05),男生水果摄入显著增加(P0.01)。结论自我体重认知会影响大学生的膳食行为,体重自认偏轻会引起供能类食物摄入增多,而自认偏重供能类食物摄入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大学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某大学食品类专业学生5个班级,非食品类专业学生15个班级,共计610名学生,现场测量样本学生身高、体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了解大学生每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食物消费模式和饮食习惯等。结果大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7.7%,体重偏低率为20.7%,超重及肥胖发生率为1.6%;男生体重偏低率明显低于女生,而正常、超重及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品类专业和非食品类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5)。大学生膳食结构中,水果类、豆制品类所占比例偏低,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仅有9.4%,6.1%;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总体比较充足,但女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稍显不足,为287.4 g/d;大学生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C、钙、锌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均存在不足,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大学生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要求,但蛋白质男、女生分别为21.7%,20.7%、脂肪(男生为32.7%,女生为33.4%)供能比偏高。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但低体重现象仍然存在;膳食结构还不合理。需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同时为学生供应类型多样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学龄期肥胖儿童夏季饮水量、身体水分含量及水合状态,以评估肥胖儿童的适宜饮水量。方法 于2019年6-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科就诊的肥胖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实验室检查及人体成分分析检测,采用调查表记录直接饮水量及食物水摄入量。结果 男生共21名,女生共19名,均为7~14岁。男生和女生的年龄、身高、体重、BMI、体脂肪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的总饮水量、直接饮水量和食物水摄入量分别为2 164 ml/d (644 ml/d)、1 069 ml/d (409 ml/d)、1 191 ml/d (586 ml/d)和1 943 ml/d (464 ml/d)、1 000 ml/d (305 ml/d)、973 ml/d (303 ml/d),其中男生总饮水量高于女生(P<0.05)。男生与女生的尿比重和身体总水分占体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03±0.01、(45±4)%和1.03±0.00、(45±4)%,提示机体水合状态不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身体水分含量呈负相关(r=-0.575)。结论 学龄期肥胖男生饮水量高于女生,但身体水合状态均不足,需增加直接饮水量以改善水合状态。BMI越高的儿童,需要的饮水量越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学龄期肥胖儿童夏季饮水量、身体水分含量及水合状态,以评估肥胖儿童的适宜饮水量。方法 于2019年6-8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科就诊的肥胖儿童,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进行实验室检查及人体成分分析检测,采用调查表记录直接饮水量及食物水摄入量。结果 男生共21名,女生共19名,均为7~14岁。男生和女生的年龄、身高、体重、BMI、体脂肪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的总饮水量、直接饮水量和食物水摄入量分别为2 164 ml/d (644 ml/d)、1 069 ml/d (409 ml/d)、1 191 ml/d (586 ml/d)和1 943 ml/d (464 ml/d)、1 000 ml/d (305 ml/d)、973 ml/d (303 ml/d),其中男生总饮水量高于女生(P<0.05)。男生与女生的尿比重和身体总水分占体重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1.03±0.01、(45±4)%和1.03±0.00、(45±4)%,提示机体水合状态不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与身体水分含量呈负相关(r=-0.575)。结论 学龄期肥胖男生饮水量高于女生,但身体水合状态均不足,需增加直接饮水量以改善水合状态。BMI越高的儿童,需要的饮水量越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农村学龄儿童营养与膳食状况,分析该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特点及不足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记账法对学生膳食状况进行调查,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该地区学龄儿童粮谷类食物平均摄入量为600.09g,畜肉类食物摄入量为100.65g,均高于平衡膳食宝塔推荐值;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4.37g,严重超标;早餐能量平均摄入456.89g,偏低;三大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摄入量为60.21g,占膳食总能量百分比偏低;体质方面营养不良现象严重且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地区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喀什地区农村小学生膳食构成不合理,营养状况堪忧,体质状况也不容乐观,针对该现象要因地制宜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沈阳市皇姑区1989-2017年学龄儿童营养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儿童营养状况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中规定进行监测,收集1989、2000年和2017年皇姑区学龄儿童身高、体重数据,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分别对学龄儿童的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营养状况进行统计。结果 10 377名皇姑区7~12岁学龄儿童总体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7.46%,11.94%和20.78%。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由1989年的4.54%、4.05%上升到2017年的12.69%、29.2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0, 774.68,P均<0.01),肥胖检出率男生(14.19%)显著高于女生(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检出率由1989年(16.54%)下降到2017年(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97,P<0.01),且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22.84%)明显高于男生(1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龄儿童营养不良均以轻度为主。 结论 皇姑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且以2017年为重,应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提供合理平衡膳食,增强体育锻炼,加强儿童保健,使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义乌市城区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状况,探讨当地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矮小的发病情况,为开展儿童早期干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抽取义乌市城区学龄儿童共2 069名,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出体质指数(BMI),以2005年九省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的标准,计算超重、肥胖、矮小的检出率,并分析特点。结果 1)男、女生6.0~6.5岁、8.0~11.5岁组身高、体重均高于全国水平。2)超重和肥胖的总检出率为10.68%和14.16%,男生(11.27%和14.77%),女生(9.91%和13.36%)。3)矮小的总检出率为2.80%,男生和女生为2.73%和 2.90%。结论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高,矮小的发病率稍低于全国水平,超重和肥胖问题颇为严重,矮小问题也不容忽视,都需要及时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
高原地区藏族学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艳芳  律鹏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5):5021-5022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体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泽库县1356例6~13岁藏族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用标准身高体重法评价小学生营养及发育状况。结果:泽库县藏族学龄儿童各年龄阶段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值。营养不良患病率26.2%(男生22.6%,女生31.2%),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χ2=11.945,P<0.01);肥胖患病率为1.4%(男生1.1%,女生1.8%),男生与女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存在明显迟滞现象,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饮食结构单一,家长营养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