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0例日本血吸虫病人、每月3次连续16个月作粪便定量虫卵计数的观察,结果发现在不同月份的粪便定量虫卵计数在相同病人间无显著差别,而在不同病人间则有非常显著的差别,表明日本血吸虫病人在一定时间内的粪便排卵量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前一报告中作者介绍了以往用羟氨喹治疗曼氏血吸虫病20例的初步结果。除1例年轻病人外,所有病例都治愈,有11例在治疗结束后24~48小时内有发热外,都无严重副作用。今年,作者对另外50例住院病人试用羟氨喹治疗,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研究结果。50例曼氏血吸虫病病人,为7~50岁的男性农民。粪便虫卵计数采用改良 Kato 氏厚涂片法,每克粪便含虫卵112~2,570个。根据临床表现,将病人分成3组:第1组30例伴有轻度到中等度的肝脾肿大,但无腹水;第2组10例晚期血吸虫病,有肝脾肿大及明显腹水;第3组10例有严重的弥漫性结肠息  相似文献   

3.
在仰光附近OKPO村,继横向研究后,在50%的蛔虫感染人群中,随机抽样编组,进行蛔虫再感染的纵向研究。研究组随机分成两小组,即间隔6个月驱虫组和间隔12个月驱虫组。第Ⅰ小组包括41户共147人,第Ⅱ小组包括40户共150人。第Ⅰ小组,将粪检虫卵与虫卵计数和左旋米唑驱虫综合起来研究。方法如下:(1)分别在第7天、1个月和每间隔6个月一次,连续两次,收集粪便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或用Ridley & Hawgood浓集法查虫卵;(2)对虫卵阳性标本用WHO透明纸厚涂片法计数虫卵;(3)每隔6个月给感染者予左旋米唑驱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曼氏血吸虫的虫卵、尾蚴和成虫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术检测急性和慢性曼氏血吸虫病病人和实验猴血清,探索其血清学的差异。试验对象:(1) 确诊的急性或慢性血吸虫病病人21例,这些病人在4个月前初次感染,用加藤厚涂片或改良 Ritchie 醛醚法计数粪便虫卵,排卵率为10~1,800个/克粪便;(2) 慢性血吸虫病13例,至少已感染3年,只有1例经过治疗,排卵率为50~3,500个/克粪便;(3) 巴西流行地区肝脾肿大或肝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26例感染华支睾吸虫或后睾吸虫的患者为感染组,15例未感染者为对照组,观察对象均系迁移到美国居住的老挝难民。感染组每人收集2次粪便用直接涂片和浓集法检查虫卵,并作虫卵计数。对照组每人作2~3次粪便检查,均未发现华支睾吸虫卵。两组人员均询问病史,作体格检查,用酶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5′-核甙酸酶值,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gE含量。6例中度感染者(虫卵数500~9,800只/g粪,估计有40~800条成虫寄生)作肝胆超声波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日本血吸虫病人30例,每隔1d用Kato-Katz法作粪便定量虫卵计数,以及日本血吸虫病家犬7条,每天用同一方法作全日粪量虫卵计数,分别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表明,不同个体排卵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同一个体各次排卵均数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日本血吸虫宿主粪便排卵在一定时间内并不甚稳定,但可见到每隔4~6d出现一小的高峰,呈波浪型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了评价硝唑咪治疗肠道血吸虫病的效果,选择确诊的曼氏血吸虫病成人患者38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用硝唑咪和酒石锑钾进行治疗。治前几天收集患者24小时的粪便作虫卵计数,以每天平均排出活卵数在10,000个以上的患者为治疗对象,对每例还作了直肠镜检。治后3个月复查每天平均虫卵减少率,并作粪便虫卵浓集检查和毛  相似文献   

8.
吡噻硫酮(Oltipraz)是一种新的抗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对志愿者的试验发现,在进食时服药,比空腹服药的血浆浓度大4.5倍。本研究旨在测定进食时服药是否会增加吡噻硫酮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其抗血吸虫的效果。观察对象为苏丹男性曼氏血吸虫病人,均无腹水或其他晚期症状。25例病人分成两组,第1组14例,年龄7~52岁,第2组11例,年龄10~42岁,每例均用改良加藤法作粪便虫卵计数,两组病人的体重和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并提出防治对策,根据卫生部地病司和湖北省血地防办制订的统一实施细则,按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我县杨水湖乡红建村被列入第二亚层湖沼型洲烷亚型抽样单位。现将1989~1995年纵向调查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l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调查对3~60岁居民,进行1次尼龙绢袋集卵,l送3检或3送3检孵化法粪检,再抽取感染者2O0例,以改良加藤法作虫卵计数。凡不足200人的单位全部感染者均计数。另对耕牛用孵化法进行1次粪便普查(l送3检)。抽样调查猪100头,不足100头者普查。1.2居民体格检查随机抽样调查3…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效果和病人尿液中虫卵定量计数。方法治前和治后每日收集尿液2次,沉淀后镜检虫卵,计数和孵化毛蚴。结果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后,血尿症状消失。治前795 ml尿液中有虫卵1 480个,203个卵(13.7%)孵出了毛蚴;治后每日尿液中均有血吸虫卵,逐渐减少,均不能孵出毛蚴。治后45天和3个月尿液检查均未发现虫卵。结论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曼氏血吸虫病主要由于虫卵沉积于宿主肠道和肝门脉系统,虫卵抗原导致肉芽肿和纤维化而致病。有证据显示人类对曼氏血吸虫再感染的易感性和IgG4产生增加有显著联系。随着超声检查在曼氏血吸虫病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门静脉周纤维化(peri portalfibrosis)所致不同程度的门静脉周厚度来划分病人,以此来探究曼氏血吸虫病易感性相关的肝脾疾病的发展与体液免疫间的关系。收集曼氏血吸虫流行区340名参加者的医疗记录和定量粪便虫卵计数,对有疾病症状(腹痛腹泻)或触诊肝脾肿大者2 6 7人进行超声检查。患者接受治疗,一年后采集粪便作再感染统计。同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进一步了解吡噻硫酮与对药物生物利用度有影响的饮食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治疗所需的准确剂量及测定药物的疗效与患者血药浓度间的相互关系。对Khartoum省附近地区的学生和农民经全面体检后选择肠期、肝肠期或肝脾期的曼氏血吸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前每人送检2~3份粪样品,对每克粪便作虫卵计数。44例苏丹男性患者,平均年龄17岁(7~3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人。A组1次口服吡噻硫酮30mg/kg,同时服用定量的棉籽油面包、蚕豆和1杯水。B组和C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现经羟氨喹反复治疗的病人中分离出的曼氏血吸虫株对羟氨喹已产生抗性,而对吡喹酮敏感;因此作者对吡喹酮作为治疗晚期肝脾型血吸虫病的替代药物进行了评价。作者用吡喹酮治疗15名10~55岁男性埃及人。治疗对象的选择标准是脾在肋缘下超过5cm,2次曼氏血吸虫虫卵计数的平均数≥100个/g粪便。除1例肝萎缩外,所有  相似文献   

14.
Medley和Anderson(1985)对Cheever 1968年发表的103例曼氏血吸虫病尸检材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曼氏血吸虫病人体内虫体数与粪中排出虫卵数有相依关系,即粪检中每对虫体所排虫卵数随着配对虫数的增加而减少。对此,Cheever提出如下意见:Medley和Anderson分析时略去了10例其虫卵计数被认为是“非定量的”病人。这10例病人体内检获的平均配对虫体数为5.8对,每对虫体每克粪便的平均虫卵数为3.0,即比Medley和Anderson从其余病人得出的曲线推算出的数值少8倍。故仅仅分析粪便中有虫卵的轻度感染病人,曲线将受明显影响。Lumey和Vermund(待发表资料)最近重新  相似文献   

15.
作者等在研究南非曼氏血吸虫病患者粪便中虫卵的寿命时,发现每天孵出的虫卵数逐渐减少,同时呈现一个周期性,于是对虫卵孵化的规律进行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 1.粪样一次收集后,保存在阴处,连续7天每天取一定量(500个虫卵)作孵化,每小时观察一次毛蚴。结果前6天都有毛蚴孵出,第七天没有。第一天以后,孵化高峰都在早晨7~9小时。2.当天的粪便,下午稀释后只有极少虫  相似文献   

16.
本临床试验旨在对广谱抗蠕虫药氟苯咪唑治疗钩虫、鞭虫、蛔虫病的疗效作出评价。作者于1978年7月在泰国南部对来自泰国南部春蓬府及其邻府农村地区的军人和军校青年学生共1,000人进行了检查。本组病人排除了再感染的因素。选择有钩虫、鞭虫、蛔虫感染的142例作临床试验。于早晨留取粪便标本,部分粪便于当天进行检查,其余的则保存于冷室内。患者体重48~70kg,年龄17~23岁,分两批进行治疗观察,第1批72例,第2批70例。于第2次服药时及服药后10~12小时由医生询问药物副反应。治疗前及治毕约4周用斯托尔氏法作虫卵计数,记录每克粪便虫卵数(EPG)。  相似文献   

17.
作者首次在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发现非洲人体肺吸虫病,并用吡喹酮治疗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患者的肺吸虫卵按形态特征和其长度(平均长度为70μ),鉴定为双侧宫肺吸虫(Paragonimus uterobilateralis)的虫卵。用Telemann法作粪便虫卵计数。用齐、尼二氏法检查痰液结核杆菌。所有病例作胸部X-线摄片,治疗前、后各作全血细胞计数、血沉、粪便虫卵计数、痰液找虫卵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伴有咯血的肺吸虫患者6例,服用吡喹酮25mg/kg 1天3次,疗程2天,未见药物副反应。48小时内病人咯血停止,几天后咳嗽消失,体重增加,6个月后完全恢复。X-线  相似文献   

18.
敌百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和广泛用于治疗埃及血吸虫病的药物,虽然它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口服后副反应很少。作者在肯尼亚kwale区用敌百虫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患儿的同时,观察了该药对钩虫感染的效果。共进行两批试验。第1批观察了33例埃及血吸虫合并感染钩虫(主要是美洲钩虫)的小学生。按治疗血吸虫病的剂量给药,即每次7.5mg/kg体重,共服3次,每次间隔2周。于治疗前和第2次治疗后2周用加藤氏法进行钩虫卵计数,治疗前、后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分别为3115±4518和850±1122,钩虫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在现场查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虫卵可溶性 10 7/ 12 1ku组分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FA- EL ISA)与双面胶纸条环卵沉淀试验 (DGS- COPT)和粪便孵化法平行试验的方法 ,观察其在现场查病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的符合情况。 结果 虫卵 10 7/ 12 1ku抗原 FA- EL ISA现场检测粪阳病人的阳性率为 92 .6 8% ,血吸虫病治愈后 8~ 18个月人群的假阳性率为 4 2 .2 5 % ,对治疗后 8、12、18个月的阴转率分别为 36 .36 %、4 8.15 %、90 .90 % ;该抗原与 DGS- COPT平行检测现场普查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 9.4 3%和 2 1.0 0 % (χ2 =2 9.14 10 ,P<0 .0 1)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和 DGS- COPT有相关关系 (rn=0 .6 2 6 3) ,DGS- COPT和粪便孵化无相关关系 (rn=- 0 .3783)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与粪便孵化有相关关系 (rn=0 .4 32 4 )。 结论 虫卵 10 7/ 12 1ku组分抗原的检测结果更接近于粪便孵化法 ,现场应用的价值明显高于 DGS- COP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于传播季节观察经常接触疫水人群口服蒿甲醚预防感染血吸虫的效果。方法 :选择 5岁 - 60岁的村民 789人 ,随机配对分为蒿甲醚组 ( 395人 )和对照组 ( 394人 )。预防前 1个月 ,两组人群粪检 ,其血吸虫感染率各为 2 9.5%和 2 9.2 % ,随即用吡喹酮治疗 ,虫卵阳性者 1次顿服 50 mg/ kg,虫卵阴性者顿服 4 0 mg/ kg。蒿甲醚组人群于 6月上旬接触疫水半个月后口服第 1剂蒿甲醚 6mg/ kg,以后每半个月服药 1次 ,共计 9次。对照组人群在上述时间内服安慰剂。两组人群于末次服药后 1个月作粪检 ,评价预防效果。结果 :蒿甲醚组和对照组完成 9次服药和作粪检的分别为 2 90人和 30 5人 ,虫卵阳性率则各为 1.7%和 2 6.9% ,两者间的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口服蒿甲醚可保护人群 ,防止重复感染 ,降低人群的血吸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