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术联合颞肌筋膜下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外伤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取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术联合颞肌筋膜下分流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硬膜下积液量、积液厚度、颅内压、GCS评分、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硬膜下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GCS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术联合颞肌筋膜下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已被神经外科医生普遍接受,并收到很好疗效。我院自2000年~2004年为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和1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实施了微创引流术,术后出现2例颅内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适应证、手术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经头皮微创穿刺进入颅内建立硬通道,自然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结果 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引流完全,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形成硬膜下积液.结论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几种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63例婴幼儿硬膜下积液,35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外引流术,其中2例改行硬膜下一腹腔分流术,1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切除术;28例保守治疗。结果35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的患者,18例痊愈,14例好转,3例无效;28例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痊愈,8例好转;2例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及1例开颅手术积液包膜切除术的患者均痊愈。全组无手术感染及死亡。结论婴幼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视具体情况可手术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硬膜下置管外引流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用YL-1型针穿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7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结果,治疗组35例,采用YL-1型针穿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YL-1型针穿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8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保守治疗10例,占35.7%;钻孔引流术14例,占50%;开颅囊壁部分切除术3例,占10.7%;积液-腹腔分流术1例,占3.5%。其中双侧硬膜下积液16例,占57.2%;单侧硬膜下积液12例,占42.8%。随访时间2个月~1年,积液完全消失21例,积液明显减少6例,积液无变化1例,治愈率为96.4%。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为主,治疗方法可采用保守治疗和钻孔引流、开颅囊壁部分切除及积液-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7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的病程发展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92例,积液量:<30 ml 28例,30~50 ml 23例,50~100 ml 31例,>100 ml 10例。手术治疗35例,单侧钻孔引流24例,双侧钻孔引流11例,单侧硬膜下腔-腹腔分流3例(系术后复发)。结果保守治疗57例中39例积液消失,10例积液减少,5例积液无明显变化,3例伤后3~4个月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治愈;手术治疗35例中32例一次治愈,3例术后复发,改行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治疗方法;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和保守治疗期间CT动态复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方法]总结采用YL-1型碎吸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亚急性额部硬膜外血、14例脑挫裂伤并急性硬膜下薄层血肿及脑内血肿均治愈。1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薄层血肿、脑内血肿因碎吸引流术后挫裂伤区再次出血并脑疝形成转行开颅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病例选择前提下,采用YL-1型碎吸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达到了创伤小,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又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合理方法。【方法】对42例获得随访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其中18例行钻孔引流术,24例行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钻孔引流患者中有1例的硬膜下积液在住院期间治愈,其余患者硬膜下积液出院时未见减少,其中15例1~6个月随访积液好转或自愈,2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另24例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其中21例1~6个月随访积液好转或自愈,1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积液扩大有颅高压表现者行开颅剥除包膜并打通外侧裂池,术后6个月后随访痊愈。【结论】多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少数有颅高压症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开颅剥除包膜并打通颅底脑池的脑脊液循环较为合适,钻孔引流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2011-12—2013-12接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 d复查头颅CT,其中9例(60%)患者血肿消失;3例(20%)患者血肿基本消失;3例(20%)患者颅内CT显示有少量积气。随访4个月,15例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1例出现脑损伤、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不仅大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手术安全易操作,费用低,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硬膜下积液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婴幼儿硬膜下积液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方法 43例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包括游离性积液26例、包裹性积液8倒和原发性积液9例。根据积液类型,32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其中7例改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1例改行开颅积液包膜切除术;11例直接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结果 24例行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的患者,20例痊愈,4例好转;18例行硬膜下-腹腔分流术的患者,13例痊愈,5例好转;1例行开颅手术清除积液的息者痊愈。全组无死亡和手术感染。结论 婴幼儿硬膜下积液应积极外科治疗,具体方法根据积液类型而定,游离性积液和包裹性积液首选钻孔硬膜下置管引流术,原发性积液首选硬膜下-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和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保守治疗12例,占57.1%;前囟穿刺3例,占14.3%;钻孔引流5例,占23.8%;开颅囊壁部分切除1例,占4.8%;其中双侧硬膜下积液16例,占76.2%;单侧硬膜下积液5例,占23.8%。随访时间6个月~1年,积液完全消失16例,积液明显减少4例,其中1例出现脑积水,积液无明显变化1例,治愈率为95.2%。结论: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为主,治疗方法可采用保守治疗和钻孔引流、开颅囊壁部分切除以及前囟穿刺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5例慢性硬膜下积液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手术方法有硬膜下积液钻孔外引流术,积液腔-腹腔分流术,硬膜下积液包膜剥除+颞肌贴敷术。结果在115例临床病例中,通过第1次手术治愈后9例复发,第2次手术治愈后2例复发。结论可采用积液腔-腹腔分流术及硬膜下积液包膜剥除+颞肌贴敷术治疗老年性、难治性慢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头外伤时蛛网膜撕破,脑脊液在硬膜下腔积聚。据文献报道,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占颅脑损伤的3.7%~10 % [1 ]。我们对1998- 0 1~2 0 0 3- 0 5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78例,根据其动态CT观察及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型,目的在于探讨不同类型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策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10 2例,女76例;年龄3月龄~77岁,平均38.2岁。均为外伤所导致的硬膜下积液。1.2 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部CT动态观察将硬膜下积液分为4型:1消退型:CT动态观察积液逐渐减少,临床症状好转。本组34…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67例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110处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CT表现,观察其形态,演变过程;结果 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多,占67.2%,15例为单纯性硬膜下积液,52例与其他颅脑损伤并发,CT表现47例可见颅盖骨内板下新月形或弧线形水样密度影,39例可见大脑镰旁条形或线形水样密度影,本病一般初发现时积液量较少,41例在1-2周内积液增多,65例经保守治疗后自行吸收;2例积液渐增多且量较大,手术后痊愈。结论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既可发生于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也可位发生于大脑镰旁,故CT扫描范围应包括额顶部上矢状窦层面;急性硬膜下积液大多数可自行吸收,但少数病例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微创引流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微创引流术,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等。[结果]36例病人均一次穿刺成功,经引流治疗后症状均逐渐消失;并发少量颅内积气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随访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良好3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加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微创引流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蔡振华 《临床医学》2010,30(10):69-70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小骨窗引流术的特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全麻或局麻下行单侧或双侧小骨窗引流术。结果全组60例除2例拔管后硬膜下积液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经保守治疗痊愈外,其余58例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开颅术后硬膜下积液小骨窗引流术较单、双孔引流术更有利于并发症防治。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机制。方法:对我科2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3例患者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2~96 d,演变为血肿后症状均加重,23例患者经颅骨钻孔引流术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来源之一,其演变机制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血肿量15~30 mL;均采用立体定向辅助下穿刺置管,术后经引流管予尿激酶注入溶解血凝块,21例患者因合并脑积水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常规采用CT复查了解血肿清除效果;随访3~6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分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36例丘脑出血患者中,2 d内血肿基本消除者4例,3 d内8例,4 d内12例,5 d内10例,6 d内2例。随访3~6月,患者均存活。ADL Ⅰ级者8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术是血肿量30 mL内的丘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硬膜下钻孔引流治疗急性硬膜下出血伴积液的护理要点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急性硬膜下出血伴积液患儿行硬膜下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护理。[结果]1例患儿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做好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减少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