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在NSCL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1WAF1与p53蛋白在62例NSCLC和19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1WAF1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7.3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78.95%),P=0.01;p21WAF1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9.68%)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21.06%),P=0.003。p53表达与肺癌的分化、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21WAF1与p53在21例正常肺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而在NSCLC中表达无相关。结论:p21WAF1和p53在NSCLC发生发展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正常肺组织p21WAF1蛋白表达大部分依赖p53蛋白,而NSCLC在相当程度上不依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21WAF1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50例宫颈鳞癌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42.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33%(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7%(P<0.05)。p21WAF1与p53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 p21WAF1蛋白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在肺结核合并肺癌中的作用.方法LsAB法同时检测6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组织中p53、MDM2、p21ras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结果复发癌与原发癌相比:阳性表达率方面,p53蛋白(78%和80%)或MDM2蛋白(84%和83%)很相近,p21ras蛋白(73%和93%)或p21WAF1蛋白(52%和84%)明显下降;高表达率方面,p53蛋白(42%和51%)很相近,MDM2蛋白(57%和32%)明显升高,p21ras蛋白(16%和65%)或p21WAF1蛋白(17%和46%)明显下降.其中,MDM2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升高主要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患者组(P<0.05),p21ras蛋白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在复发癌明显下降见于复发间期<34个月和≥34个月患者组(均<0.02以下).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p53蛋白和MDM2蛋白过度表达以及p21WAF1蛋白低表达或不表达可能仍然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复发起重要作用;MD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和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可能进一步加促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53、p63、p7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炎症性肠病、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p6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p63、p7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炎症性肠病、癌旁正常组织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3、p63、p7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与黏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 p53、p63、p73蛋白表达增加与大肠癌有关,p53、p63、p73蛋白表达增加与大肠癌的恶性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999~2006 年收集的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基底细胞癌(basalcell carcinoma,BCC)标本共40例,另取癌周围组织5例作对照.基底细胞癌发病年龄20~68 岁.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将BCC分为分化型(角化型、囊样型、腺样型)和未分化型(实体型、色素型、浅表型、硬化型),其中BCC分化型22例,未分化型18例.将基底细胞癌和正常组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内p21WAF1/CIP1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p21WAF1/CIP1基因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p21WAF1/CIP1基因呈高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p21WAF1/CIP1基因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21WAF1/CIP1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survivin与突变型p5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8例大肠癌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39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和p53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4%(42/58)和63.8%(37/58).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P<0.05).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相关(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与p53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r=0.291,P=0.020).结论 survivin的过度表达和p53的突变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6.67%、56.67%、83.33% ,且与肝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有无肿瘤包膜受侵有关。p1 6蛋白与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 (P >0 .0 5) ,而 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明显相关 (P <0 .0 5)。提示 p1 6基因失活、p53基因突变和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对肝细胞癌的分级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张占东 《河北医药》2012,34(17):2582-2583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和p16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P-选择素和p16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P-选择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而正常乳腺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P<0.01);乳腺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乳腺癌组织P-选择素和p16基因蛋白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或<0.01).乳腺癌组织P-选择素和p16基因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结论 P-选择素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二者表达的联合检测对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程度和TNM分期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鼻咽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突变.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5例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检测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定量RT-PCR检出p73基因在26例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在2例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p73基因在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等位基因表达分析示p73基因在14例杂合性鼻咽癌标本中检出10例存在G/C:A/T双等位基因表达,在癌旁组织中皆为G/C表达,未见A/T表达.(3)PCR-SSCP未检出p73基因突变.结论 p73基因mRNA的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细胞调控蛋白p27及其相关分子JAB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60例HCC及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27及JAB1的表达.结果 p27主要在癌旁高表达,而JAB1蛋白在大部分HCA3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JAB1在HCC中表达高于癌旁和血管瘤旁肝组织.p27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HCC组织.结论 JAB1蛋白表达与p27呈负相关;JAB1可能是通过作用于p27,使其表达及代谢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参与了HCA: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组织中p21WAF1、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锋  王水  陆辉  郑伟  孙琳 《江苏医药》2006,32(6):520-52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21^WAF1及CDK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检测p21^WAF1和CDK4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21^WAF1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41.1%、3.3%和12.5%,肿瘤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及PR、ER表达无相关。CDK4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分别为51.1%、15.5%和0%,呈递增趋势,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PR、ER无相关。结论 p21^WAF1和CDK4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SP)两种方法检测56例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ESCC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34/56),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无关(P>0.05),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21),49%(17/35);生存率<3年组和>3年组的p53阳性表达率为74%(17/23),46%(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率为77%(43/56),突变位于第4外显子者5例,第5外显子者23例,第6外显子者1例,第7外显子者4例,第8外显子者7例,有3例在内显子。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率为46%(26/56),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55%(31/56)。结论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凤玲  赵明彦  孙菊英  阎华  邵艳新 《河北医药》2009,31(19):2547-2549
目的探讨Bim和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Bim和p21 WAF1/CIP1的表达。结果Bim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6.7%、60%、43.3%,p21 WAF1/CI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的表达分别为83.3%、56.7%、46.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组、异位内膜组中,Bim和p21 WAF1/CIP1均呈正相关。结论Bim和p21 WAF1/CIP1的凋亡与增殖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起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pres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p53 and p21(WAF1) on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purine analogue cladribine (2-CdA) on cancer cells. Drug sensitivity,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drug-induced cell death were compared in three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olorectal carcinoma HCT116: the p53+/+ cell line containing wild-type p53 and the p53-/- and p21(WAF1)-/- lines, in which both alleles of p53 or p21(WAF1) were deleted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spectively. p53-/- and p21(WAF1)-/-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resistant to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2-CdA than the p53+/+ cells. p53+/+ cells and p21(WAF1)-/-, but not p53-/- cells, displayed wt-p53 protein accumulation and arrested in S-phase after exposure to 2-CdA. mRNA analysis of the transporter hENT1 and of enzymes involved in drug metabolism did not show alterations which might explain a drug-resistant phenotype in the p53-/- or p21(WAF1)-/- cells. Exposure of p53+/+ cells to 2-CdA resulted in expression of p21(WAF1) mRNA and protein, enhanced expression of uncleaved PARP-1, and a higher degree both of apoptosis and necrosis than in p53-/- and p21(WAF1)-/- cells exposed to 2-CdA. Addition of the specific PARP-1 inhibitor 3-AB to 2-CdA-treated cells rendered p53+/+ cells resistant to this drug. Bax levels were reduced in the p53-/- while they increased in the p53+/+ line and remained stable in the p21(WAF1)-/- cells. We conclude that p53 and p21(WAF1) status of cancer cells influences their sensitivity to 2-CdA cytotoxicity. This may involve alterations in the apoptotic cascade as well as in PARP-1-dependent cell death.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癌组织中p53、p1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p53、p16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例正常胃黏膜、55例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标本p16、p53蛋自的表达。结果p53蛋自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0、100%。p16蛋自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3%、30.9%。p53、p16蛋白在低、未分化胃癌和中、高分化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0.0%、56.7%和48.0%、56.0%。结论p53、p16蛋白表达的异常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p53蛋白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表达率升高。p16蛋白与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慢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58例胃癌,20例胃炎,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03%(18/58)、70.69%(41/58),均显著高于胃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05)。②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p53蛋白和Ki67共同阳性者14例,共同阴性者1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372,P=0.004)。结论 p53蛋白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73及突变型p53蛋白在人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检测10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73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综合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以及预后等重要的相关因素来分析每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①p73蛋白在良性肿瘤中无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②p53蛋白在良性肿瘤中无表达,而在交界性肿瘤和卵巢癌中均有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③p73表达与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④p53蛋白累积与生存预后呈显著负相关,而p73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①p73基因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②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p73过表达与p53表达状况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21、p27、bcl-2蛋白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2例大肠腺瘤和69例大肠癌中p21、p27、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1、p27、bcl-2蛋白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93%、50.72%、52.17%,各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p2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Ⅳ期bcl-2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Ⅲ期(P〈0.05)。结论:p21、p27、bcl-2蛋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21、p27、bcl-2对于临床诊断大肠癌及判断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