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2型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超声诊断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动脉病变(PAD)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的210例T2DM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周围动脉(颈部及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生化检查。结果 210例T2DM患者中,超声检查血管病变者151例,检出率71.9%,超声检查组年龄、病程、血压(BP)、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尿蛋白肌酐比值(ACR)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T2DM患者PAD是常见并发症。超声检查能提供无创早期诊断。其中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凝状态及尿白蛋白等是T2DM患者PA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与并发下肢动脉病变(1ower limbs arterial diseasel,LEAD)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T2DM患者进行颈动脉、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比较病程、颈动脉IMT与LEAD的关系。结果:①T2DM患者颈动脉IMT发生率为69.2%,LEAD发生率为56.9%,颈动脉IMT与LEAD呈正相关(P〈0.01)。②在按病程分组统计结果显示病程超过5年者并发LEAD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T2DM患者病程超过5年者应常规联合进行颈动脉、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3.
朱凤琴 《安徽医药》2015,(2):348-349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诊断资料;根据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性别一致的原则,并纳入同期住院80例非T2DM患者设为对照组,对T2DM下肢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壁的中内膜厚度、硬化斑块、血管狭窄/闭塞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分析后,年龄>60岁、糖化血红蛋白高以及高血压等均是影响T2DM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T2DM下肢动脉病变与年龄、高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因素有关,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T2DM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怡培  陈舜珏  石富文  张超 《河北医药》2009,31(15):1920-192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糖尿病(DM)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DM患者且颞窗透声良好者96例,分为DM无高血压组(n=47)和DM合并高血压组(n=49),同时选择正常人颞窗透声良好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TCD检测其大脑前、中、后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比较各组间Vp、Vm、PI的差异,由此分析DM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2组DM患者的脑动脉Vp、Vm、P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DM合并高血压组的Vp、Vm、PI明显高于DM无高血压组(P〈0.05)。结论DM与脑动脉狭窄有密切相关性,TCD无创、可重复性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LEAD)的关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下肢动脉病变情况将分T2DM患者病变组(LEAD组,121例)和单纯组(T2DM组,90例)。检测两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空腹C肽、糖负荷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进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EAD组空腹C肽、糖负荷2h C肽均低于T2DM组,而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高于T2DM组(P〈0.05)。结论血清C肽特别是糖负荷2 h C肽是T2DM患者LEAD的保护因素,其下降预示T2DM患者LEAD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雯  张丽华  张芸 《云南医药》2010,(2):188-189
下肢动脉病变(PA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严重并发症,容易造成糖尿病足坏疽甚至截肢致残,国内外研究报道患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PA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80例T2DM患者采用测定踝肱指数(ABI)及血管彩超2种方法筛查PAD。结果进行比较,探讨ABI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73例合并RA的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不合并RA的T2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BG)、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按照ESR是否升高将T2DM合并RA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4.3±1.0) mmol/L,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7±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RA的T2DM患者总胆固醇/HDL-C (4.0±1.0)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2.6±0.7) mmol/L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3.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CRP中位数为14.54(1.62,17.95) mg/L,明显高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2.13(0.83,4.77) mg/L(P< 0.01),ESR(38±22) mm/1 h也较不合并RA的T2DM患者(16±11)mm/1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PBG、GA及HbA1c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合并RA的T2DM患者中,ESR升高组总胆固醇/HDL-C (4.2 ± 1.0) mmol/L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7±0.8) mmol/L(P<0.05),ESR升高组GA水平(28±11)%明显高于ESR正常组(18±5)%(P<0.05),CRP水平中位数为15.52(6.47,28.67) mmol/L亦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14(1.17,6.18) mmol/L(P <0.01);2组空腹血糖、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RA患者风湿活动使机体维持在高水平的炎症状态,导致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重T2DM患者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陆明  武敏  吴纲 《安徽医药》2010,14(11):1309-1311
目的通过检测心率变异(HRV)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选择确诊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的24例住院患者为2型糖尿病组(T2DM),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22例为T2DM并高血压组(T2DM-HT),非糖尿病、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20例为对照组(Con),全部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及HRV分析。结果 T2DM及T2DM-HT组患者HRV的各时域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与T2DM组相比,T2DM-HT组患者HRV各时域指标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 T2DM患者存在HRV的降低,而高血压则进一步加重HRV的降低,提示高血压促进T2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和组织因子(TF)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 T2DM 患者34例,其中单纯性 T2DM 患者17例作为单纯T2DM 组,T2DM 合并 CHD 患者17例作为 T2DM 合并 CHD 组,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者8例,心绞痛(UAP)者9例。观察两组患者 TF、凝血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2DM 合并 CHD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单纯 T2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合并 AMI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 T2DM合并 U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Ⅴ:C、FⅧ:C、TF 与 vWF、PAR 均呈正相关。结论 FⅤ:C 和 FⅧ:C 及 TF 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指标,TF 对 T2DM 合并 CHD 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此类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6例乳腺癌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合并T2DM组(n=49)及非合并T2DM组(n=87),对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无病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雌激素受体状况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T2DM组复发转移率(29%)高于非合并T2DM组(14%),无病生存率低于非合并T2DM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的预后分析显示,合并T2DM、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受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T2DM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85例,分为T2DM非合并CHD组(单纯T2DM组,109例)和T2DM合并CHD组(T2DM+CHD组,76例),检测血脂、血清Hp-IgG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85例T2DM患者中,91例(49.19%) Hp-IgG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P<0.01),T2DM+CHD组(64.47%)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38.53%) (P< 0.01);Hp感染组合并CHD者(53.85%)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28.72%)(P<0.01).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195,t=2.690,P<0.01).Hp感染组血清TG、TC、LDL-C、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Hp非感染组(P<0.01).结论 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炎性反应及HCY水平促进CHD发生发展,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T2DM合并CHD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危因素强化干预条件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的预测作用。方法对90例病程1年以内的T2DM患者进行以抗血小板聚集为基础的强化血糖、血压、血脂及体重等综合干预治疗,以ACCA-IMT值是否≥0.02mm为界限,将T2DM患者分为CCA-IMT增厚组及非增厚组,比较强化干预1年前、后2组患者间代谢指标的差异及其与CCA-IMT增厚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CA-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经1年多因素强化治疗后,90例新诊T2DM患者中CCA-IMT增厚组患者24例,非增厚组66例;CCA-IMT增厚组患者有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高血压史的比例及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非增厚组患者(P〈0.05);CCA-IMT增厚组患者HbAlc的下降幅度即△HbAlc[0.20(5.90~-2.80):1.20(9.30~-2.70)]明显小于非增厚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CCA-IMT增厚密切关联的因素有年龄、△HbAlc。结论对新诊T2DM采取多危因素强化干预条件下,HbAlc的下降幅度能够预测CCA-IMT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继发的脂毒性在临床上具有扩张型心肌病(DCM)特点的心肌病变分布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具有扩张型心肌病变特点患者共259例,分析其T2DM患病情况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了解T2DM及FFA对DCM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DCM患者,特别是继发性者,具有较高的T2DM患病率,合并T2DM及高FFA水平的DCM患者心功能较差。结论 DCM患者具有较高的T2DM患病率及其继发的脂毒性,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DM)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近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3,4患者死于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尿酸代谢紊乱是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基础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T2DM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中尿酸水平的关系,从而探讨尿酸水平与T2DM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T2DM患者122例,根据肝脏彩超检查分为T2DM伴NAFLD组和T2DM不伴NAFLD组.对其腰围、腰臀比(WHR)、BMI、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伴NAFLD组的腰围、WHR、BMI、TC、TG、LDL-C、ALT、HOMA-IR升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腰围、BMI、HOMAIR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伴NAFLD患者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其中肥胖、TG、胰岛素抵抗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性黄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3例T2DM患者,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分为两组,T2DM无黄斑水肿组及T2DM黄斑水肿组,另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阴性健康者42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肌酐(Cre)、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CysC、Hcy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各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无黄斑水肿组、T2DM黄斑水肿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DM黄斑水肿组的CysC、Hcy水平均高于T2DM无黄斑水肿组(P<0.05)。结论血清CysC、Hcy升高与T2DM性黄斑水肿呈正相关,并可能是T2DM患者黄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赵伟  张宏  于佩  夏建华  郭艳  王家弛 《天津医药》2002,30(8):469-4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6例T2DM患者的血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按性别分2组,再按是否合并CHD分4个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120例。结果: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合并CHD组血UA升高,与非CHD组比较,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则无差异(P>0.05)。结论: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T2DM女性血UA增高与CH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方法选取86例在本科住院的绝经后T2DM患者为研究组,均符合1999年WHO T2DM诊断标准。另选78例非T2DM绝经女性为对照组,采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患者进行腰椎L2~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合年龄、病程、绝经年限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两组FBG、HbA1c、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T2DM组Neck、Ward三角区、Troch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绝经年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也高于非T2DM绝经女性,早期筛查血糖及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肠源性内毒素与新诊断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度炎症的关系.方法 108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0例)和非肥胖组(48例),检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103例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新诊断T2DM组内毒素及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匹配血压、血糖和血脂后,新诊断T2DM组中,肥胖者的内毒素、hsCRP高于非肥胖者,两者在肥胖与非肥胖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血浆内毒素与BMI (r=0.931,P〈0.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548,P〈0.001)等指标正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和HOMA-IR是新诊断T2DM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血浆肠源性内毒素在新诊断T2DM患者体内较正常人增高,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内毒素增高更为明显,超重或肥胖可能参与内毒素介导的T2DM早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赵静  陶兴永  韩卫星  郑林林  曹丽 《安徽医药》2015,19(10):1953-195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63例 EH 患者(EH 组)、70例 T2DM患者(T2DM组)和72例健康者(N 组)进行动态心电图(AECG)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监测 AECG 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 R-R 间期差值大于50 ms 的百分比(PNN50)。结果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SDNN 组间比较显示,EH 组(107.9±33.2)ms、T2DM组(110.2±37.7)ms 明显均低于 N 组(122.3±3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EH 组和 T2DM组的 SDNN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三组间的RMSSD 和 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H、T2DM中老年患者的 SDNN 减低,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有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