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目的研究5S管理法在鼻内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6月—2017年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1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常规法管理,观察组采用5S管理法。对两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术中器械寻找时间、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1),护理配合熟练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于鼻内镜手术中,可以明显减少护士术前物品准备时间和术中器械寻找时间,增强护理配合熟练度,满足手术医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医生满意度,培养护士的良好品质和工作习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盛冬娟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78-1879
目的评价手术配合指引表在大面积烧伤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改进措施,设计大面积烧伤急诊手术配合指引表,2011年1月开始实施。结果实施后手术医生对物品准备、环境、手术配合、服务态度、护理观察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配合指引表对大面积烧伤急诊手术配合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手术配合指引表在胸腹联合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改进措施,设计胸腹联合伤手术配合指引表。比较手术配合指引表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结果手术配合指引表实施后手术医生对物品准备、环境、体位安置、手术配合、服务态度、护理观察的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配合指引表对胸腹联合伤急诊手术配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影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45名外科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将调查表中医生对护理工作有意见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手术巡回护士未能及时关注手术进展;手术器械护士配合欠熟练、轻巧、规范;体位摆置欠佳;护士长管理不到位。结论针对影响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及时关注手术进展,提高物品准备的合格率,强化对专科护士的培养,护士长加强过程管理,了解手术医生的反馈意见,是提高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构建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包括手术配合难度系数、总工作时间、加班工作时间、职称、加/减额考核项目等。对绩效体系开展前后的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对绩效考核体系的满意度、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的评价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绩效考核体系满意度提升(P0.05);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物品准备、查对情况、手术配合、工作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和服务态度的评分提升(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提高手术室临床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手术室护士满意度并改善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对手术室护士临床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反思报告单提高内镜护士手术配合能力的效果。方法设计反思报告单,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简要病史、术前讨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上级护士和护士长审阅意见、报告护士查看反馈意见后的总结与思考。选取在内镜中心工作<2年的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让其在复杂手术和涉及新材料、新附件的手术后填写反思报告单。护士长和带教教师对反思报告单进行汇总分析,开展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在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时采用问卷调查内镜手术护理质量和医生对配合护士技能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内镜手术护理质量得分高于干预前(t=6.808,P<0.001),医生对配合护士的技能满意度高于干预前(t=7.539,P<0.001)。结论应用反思报告单能提高消化内镜护士内镜手术护理质量,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内镜手术,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对骨科手术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要点为:①邀请专科主任、医生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专科理论及前沿知识授课,并与手术护士一起术前访视患者,讨论病例;②由手术医生讲解、示范各种骨科外来器械、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并指导实物训练;③医护配合模拟摆置手术患者的体位并演练;④由骨科手术护理组长以教学查房形式,讲授和示教手术配合的要点、专科特殊器械及仪器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等。经过医护合作培训,手术护士专科知识考核成绩、对专科仪器尤其是外来器械的操作使用能力显著提高,医生对护理配合工作满意度从82%上升至95%。认为医护合作培训拓宽了手术护士专科知识面,提高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是提高骨科手术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专业手术配合模式下建立专科手术配合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2013年8-11月32例腹腔镜直肠手术应用腹腔镜直肠手术配合标准后与2013年3-6月应用传统习惯手术配合的27例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术前物品准备时间、患者麻醉后等待时间、手术医生等待时间、消毒铺巾时间、术中器械配送次数等5项指标,并调查两组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配合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手术5项指标和手术医生满意程度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专业手术配合模式下建立专科手术配合标准能规范手术配合操作,提高亚专业手术配合效率和亚专业护士工作质量,提高医生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邱秀英 《全科护理》2014,(13):1218-12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相对专科化分组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护士分成3个小组,相对固定护士配合专科手术,对分组管理前后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护士专科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分组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工作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59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前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31日同组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后组,采用亚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结果:管理后组护士在病志书写、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护理、器械配合能力、巡回配合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护士术前药品准备、术前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体位安置、器械清洗、留置导管等工作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了解程度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手术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亚专科分组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管理效能,提升护士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的了解度和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手术配合路径表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该院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在术中设置护理路径表,要求护士通过模拟演示、提问和自学相结合,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护理路径后再进行配合.对照组按照传统凭经验或咨询高年资护士配合手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士在手术配合熟练程度、紧张度及医生满意度3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动脉瘤夹闭手术配合中设置详细的路径表不但有利于护士掌握手术步骤和配合要点,提高配合的主动性,还可以缓解护士内心的压力,提高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手术配合护理路径的制定、实施、考核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将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设计为“路径”式,并将其以时问为纵轴、工作内容为横轴,设置自我评价与他人考核部分,并随机选择2008年5—8月5个手术病区实施路径作为实验组,另5个未实施病区作为对照组。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室护士、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各100例。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手术配合护理路径及相关考核,加强了对整个手术全过程的监控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TEM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将本院52例接受TEM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手术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手术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TEM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巡回护士配合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手术患者和主刀医生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手术室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的648例外科手术患者和70名外科手术医生及手术室全体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4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的702例外科手术患者和70名外科手术医生及手术室全体护士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压疮、低体温、角膜炎等)发生情况,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操作考核成绩。结果: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护理操作考核优秀率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室护士考核优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手术室亚专科护士配合在髋臼周围截骨术(PAO)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实行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手术配合,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未对PAO理论知识和手术配合进行强化培训,只能被动配合;观察组采用亚专科手术配合方式,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均已熟练掌握PAO理论知识和手术配合,能进行主动配合。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结果:6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配合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亚专科护士手术配合在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护理配合中对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减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手术配合思维导图模板,使用该模板培训N1~N3级护士。护士运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培训内容,记录工作笔记。利用过程监测和阶段考核的方式评估初期效果,及时修正思维导图模板再以同样方法实施培训,比较应用思维导图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7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价高于实施前(P0.05),对教学效果评价显著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思维导图用于手术护士手术配合培训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手术配合质量,可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模块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手术室质量控制核心小组带领各专科组根据各类手术特点和医生习惯设计完善相应的手术配合护理模块并将常用易错模块图片粘贴在手术间墙上,对全体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在手术室推行模块化管理,选择实施模块化管理前后代表各专科的择期手术各100例,考核评价护士在手术配合护理中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的正确率、器械物品准备正确率、仪器准备布局操作正确率和手术护理准备时间。结果实施模块化管理后,护士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的正确率达到100%,手术护理达标率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模块化管理实施前(P0.05)。结论模块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规范了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前发放培训需求问卷和手术配合医生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培训人员的培训需求,成立工作坊小组,制订培训计划。按工作坊模式分3个模块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剖宫产无瘤技术操作、妇科截石位的摆放、能量平台使用等操作、手术医生满意度及护士对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剖宫产无瘤技术操作、妇科截石位的摆放、能量平台使用等操作技能、医生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培训模式的评价较高。结论工作坊教学模式应用于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和手术配合医生满意度,同时有效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陶晓燕   《护理与康复》2017,16(4):368-369
使低年资护士能熟练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确保手术安全。组织相关人员编写电子手术模块,电子手术模块包括医生喜好模块、手术配合常规模块、仪器设备操作流程模块、手术包及手术器械模块、手术收费明细模块。应用电子手术模块后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自信心,提高了手术医生满意度,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促进手术室护理向专科化方向发展,将King达标理论运用于手术室专科建设,提升护理业务水平及医生满意度。方法利用King达标理论,在互动的基础上设置不同专科及不同级别目标,在达标过程中护士长充分关注到互动与交流,激发护士们的积极性、能动性。结果手术医生对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King达标理论在手术室实施专科建设,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