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在社区选取2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调整、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结果 干预前后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基本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利用"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时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显著、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在病区选取203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饮食、行为调整、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结果:糖尿病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效果显著。结论: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清除或减少各种危险因素,有利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促进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健康促进提供指导。方法在社区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实施健康促进管理,包括健康教育、提供咨询服务、指导患者自我保健、心理疏导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等,并定期随访。结果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健康行为形成率,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促进效果显著、可行,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模式下社区护士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已签约的834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423例)和对照组(411例)。对照组按"家医"签约协议提供签约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由社区护士为主导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慢性病相关知识、防治态度、健康行为评分整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档案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诊疗模式下由社区护士开展健康管理能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知信行水平、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档案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动机性访谈(MI)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阶段干预的效果,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个社区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和行为改变理论相结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行为改变阶段、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行为改变阶段、自我管理行为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从动机性访谈入手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改善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控制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社区20~6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管理,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用药指导及监测血压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管理1年前后患者血压、体质量、腰围、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全项、眼底、周围神经检查、尿微量清蛋白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医联体联动模式下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后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联动模式为社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慢病防治工作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而促进糖尿病的有效社区管理,改善糖尿病保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随机选取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知识教育、合理生活方式等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进行治疗,1年后对干预前后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的了解率、饮食及血压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干预后大多数患者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改变,整体血压控制率显著升高,综合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综合干预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明显,能够明显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11-2312
目的探究互动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96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互动干预模式与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判别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可行性。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互动干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进行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社区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前期患者管理中的干预效果,同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促进模式进行探讨.方法 将121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促进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血压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 h血糖下降,干预组糖尿病年转化率较对照组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科团队式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患者依从性较好,可以改变社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认知和行为,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 h血糖下降、糖尿病年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Wagner 0级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的200例Wagner 0级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级诊疗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评估患者足部风险分级、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下肢动脉血供等指标变化。结果干预前后患者均未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足危险等级较干预前轻;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供的踝肱指数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足部护理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得分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运动行为、用药行为和足部皮肤管理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分级诊疗护理联动体系下,分层诊疗护理模式可延缓Wagner 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进展,有效提升社区糖尿病足综合防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其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2月—5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对山西省汾阳市24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久坐时间为(6.95±1.59)h/d,久坐患者占比为69.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并发症数、餐后2 h血糖和跌倒恐惧是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久坐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80岁、并发症数较多、血糖控制不佳及存在跌倒恐惧的患者,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降低久坐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123-3125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社区内的1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改善以及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平台综合护理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对120例接受社区门诊随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60例。观察组采用多平台综合护理教育模式,对照组按常规方式管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以及血糖控制和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老年糖尿病疾病知识的了解、健康行为的培养、心理、运动及营养饮食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Hb A1c)较管理前显著降低,Hb A1c达标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多平台综合护理教育模式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疾病的进展,明显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防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社区共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中一个社区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一个社区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干预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hinese version scale of the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SDSCA)对患者进行测评,并了解患者血糖指标值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及SDSC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优于对照组。结论赋能教育模式改变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从被动接受健康教育,转变为从内心的激发开始逐渐的行为改变,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社区中选取26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提供"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7~8月深圳市某区五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9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社区医院常规糖尿病随访护理;干预组接受"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糖尿病诱发因素、机体表现、饮食原则、并发症等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坚持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服药与血糖监测方面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上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士-患者-志愿者"一体化的护理服务模式,大部分患者遵医行为较好,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较高,血糖控制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前期指患者处于正常糖代谢和糖尿病之间的一个状态,具有可逆性,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延缓其转化为糖尿病。因此,文章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危险因素、非药物干预方法(饮食干预、运动干预、饮食联合运动干预、中医非药物干预等)及干预管理方式(电话随访、互联网、社区管理、糖尿病专科门诊、同伴教育、知己健康管理、协同护理模式、行为转变理论、保护动机理论等)方面对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11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改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分、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改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分、治疗依从性、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评分、治疗依从性、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有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改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通知患者免费体检;对不能按时体检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和健康知识教育,并发放问卷调查农村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在服药遵从、定期复查、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血糖等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100例本辖区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建档管理,并进行各种方式的社区健康教育等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血糖、HbA1c及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及HbA1c浓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患者的遵医率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