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责任制在普外科病房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实习中后期(进入临床实习4个月后)轮转到普外科的护生106名作为试验组,采用一对一带教,即实习护生责任制模式带教;将2010年实习中后期轮转到普外科的护生9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分别对两组护生的护理服务质量、职业认同感、住院患者满意度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生护理服务质量、职业认同感、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实行实习护生责任制,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职业认同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临床带教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人性化实习带教模式对护生的带教效果。方法:将186名在我院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88名,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98名,采取人性化带教模式。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和选拔,护生选择带教老师及根据护生特点实行人文关怀,出科前进双向评价。结果:两组护生满意度及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充分调动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护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同时提高教学双方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来我科临床实习的120名大、中专和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教学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于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师生双向评定,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反馈表"评价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对护生进行手术室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及护理部制定的"实习生考评表"实施考评,评定带教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和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手术室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带教在整形外科轮转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名整形外科轮转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法带教,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2周、出科时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带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法带教在整形外科轮转实习护士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护士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加强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带教效果佳,护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急诊重症监护室实习的5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的带教模式。在实习后期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考核,调查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技能考核、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临床护士实际工作能力考核评分表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62名实习护生分为观察组29名和对照组33名,观察组采取翻转课堂带教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临床带教模式。采用理论和技能考核、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和学习满意度测量量表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水平2个维度和学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实习效果和实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在手术室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带教模式。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满意度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导师对实验组护生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教学,培养了护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首席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席带教模式对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5名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3名。实验组采用首席加专科导师带教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即护士长领导,教学组长负责,临床护士带教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考核成绩、论文书写质量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首席加专科导师带教模式,使护生在带教的满意度、理论及操作的考核成绩、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临床中对护生实施首席带教模式,注重了护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尊重了护生的个性,体现了"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案例引入PBL教学法提升妇产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 以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在妇产科实习的4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人.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方法对对照组护生进行护理施教;采用案例引入PBL教学法对观察组护生施教.比较2组护生妇产科护理实习期满后,护士核心能力提升情况及2组带教护士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习期满后,观察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生,观察组护生的带教护士对实习生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带教护士.结论案例引入PBL教学法在提升护士核心能力的同时,对带教护士的经验总结归纳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专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曾燕 《全科护理》2013,11(10):947-947,95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病心理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病心理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冯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1-195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综合考试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模式在妇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实习护生6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带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带教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带教模式可使护生的综合成绩得以提升,增加其满意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在ICU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带教法,对照组采取护士独立带教法。第4周实习结束时由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包括护生自评满意度情况、护生实习考核成绩、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自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病情观察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医护合作带教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月~2015年4月的103名护生为观察组,每个护理单元建立护生实习责任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生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临床带教实施表"的工作内容逐条落实,带教老师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2011年6月~2013年4月的9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临床带教综合满意度及自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带教质量,挖掘护生潜力,有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生参与临床教学在妇科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学年妇科实习护生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带教方法,实习期间进行入科岗前培训、教学查房、专科讲座。选择2013~2014学年妇科实习护生50名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带教方法基础上,采用"领航"讲座、实习操作登记表、反思日记、编写妇科100问、护理"微"培训等方法促进护生参与教学。两组护生出科时均进行理论知识、专科技术考核、综合素质评分,并调查护生对带教模式的评价。对两组数据按不同学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专科操作及综合素质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生参与带教能够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减轻临床带教老师负担,保证实习任务完成,提高妇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罗晓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5-117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带教水平的方法.方法:选择某医院实习护生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下的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应积极采取临床路径下带教的方式,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MART原则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2013年实习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人,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SMART"原则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情况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总成绩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领域、认知领域以及总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SMART原则带教具有目标清晰、可量化、切实可行等优点,可以提升实习护生的情感领域及认知领域能力,提高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提升儿科临床护士带教质量的效果,以期促进儿科临床护士带教水平。方法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医院儿科临床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将2017年3—6月来我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实习培训体系培训儿科临床护理相关理论及操作技能。将2018年3—6月来医院实习的儿科临床护生55名作为观察组。由同一组儿科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对观察组护生和护理带教老师进行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培训,使师生对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交互流程充分了解。两组护生均连续培训3个月。比较两组护生入组前、完成教学后理论知识评分,完成教学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对带教护理老师的满意度及带教护理老师对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完成带教工作后,观察组护生在理论测评和实操测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带教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带教护士教学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均有明确的教学方法、目标,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参照评价体系的各项要求不断调整学习教学方法,促进护生和老师间目标的一致,提高带教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名护生按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时间分组,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教学,观察组采取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带教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476医院实习的6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将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476医院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实施全程无缝隙带教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成绩得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程无缝隙带教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施,让护生在实习中学会了思考,加深了护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其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护生顺利完成向护士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