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伴抑郁障碍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服用抗抑郁药物不同分为A组40例、B组39例、C组37例,A组采用糖尿病药物予以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变化,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随对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统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3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降低幅度C组>B组>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各种单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C组(P<0.05);治疗后C组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伴抑郁障碍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戈美拉汀、帕罗西汀治疗均能提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安全性高,但联合阿戈美拉汀控制效果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瑜伽放松训练,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末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8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瑜伽放松训练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3.
西肽普兰治疗肿瘤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肽普兰治疗肿瘤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肿瘤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肿瘤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肽普兰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研究组焦虑情绪改善率为72.34%,抑郁情绪改善率为76.60%,对照组分别为8.70%,4.3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性。结论西肽普兰治疗肿瘤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肿瘤的帮体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肿瘤患者伴发焦虑抑郁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肿瘤患者伴发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筛选出的52例肿瘤伴发抑郁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正规的抗肿瘤治疗,研究组联合帕罗西汀20 mg.d-1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两组均观察8w。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63.41%的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4 w,8 w末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肿瘤伴发焦虑抑郁障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冠心病临床常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干预,观察3个月。于综合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3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综合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晨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及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 516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均行肿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2周,随访1 a.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 a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随访1 a末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精神药物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周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I0019-I0020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赛乐特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2个月.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2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干预2个月末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比较,干预1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2个月末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7例肝郁脾虚型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每天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0mg,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加味四逆散。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CMSS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2组经治疗后,TCMSSS、HAMD、SDS、PSQI评分均呈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待产孕妇2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35例,对应随机数字奇数者设为观察组,对应偶数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产程时间、抑郁自评量表(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感染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总产程与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出院时的SAS与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产妇出院时SAS与SDS评分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更有针对性地护理孕产妇,使其情绪与精神状态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高压氧舱对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沂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在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同时,联合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对观察组进行为期4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入院时及入院4周,用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入院4周,观察组患者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评定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抑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有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瑜伽放松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瑜伽放松训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  相似文献   

16.
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测评息儿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脑瘫患儿父母SAS为44.09±8.03分,SDS为41.39±8.96分。有80%的脑瘫患儿父母为焦虑、71%为抑郁。影响脑瘫患儿父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有父母对脑瘫知识缺乏、来自外界舆论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及对脑瘫患儿预后的担心.均占71%以上。结论脑瘫息儿父母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护理干预是消除或减轻息儿父母心理障碍,提高患儿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康复训练结合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疗效。方法将51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26例),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并每日口服氟西汀20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介入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每周2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6周。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Fugl-Meyer运动评分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运动评分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合理情绪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32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剂西酞普兰,并给予相应心理指导。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抑郁、焦虑障碍进行评定,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FD症状积分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32例患者中,60例发生抑郁障碍,53例发生焦虑障碍;治疗第2、4、8周,治疗组SDS及SAS标准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第4、8周,FD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异常现象。结论FD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障碍,缓解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解冰  赵凤凤  陈亮 《临床荟萃》2021,36(2):121-124
目的 观察解郁安神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扩冠、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冠心病治疗药物,然后口服帕罗西汀片,2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解郁安神颗粒,早晚冲服,5 g/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9%(P<0.05);两组中医症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郁安神颗粒联合帕罗西汀不仅对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有显著作用,并且可以缓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且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L-90评分的躯体化、强迫、抑郁和焦虑等指标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需实施相关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