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125I-BE2254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和离体灌流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观察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3种亚型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改变。结果:SHR与年龄匹配的Wistar大鼠相比,(1)心脏α1-AR最大结合容量显著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激动α1-AR引起的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显著左移;(2)BMY7378和WB4101的高亲和性位点所占百分比显著增大,而(+)niguldipine不变;(3)经CEC预处理引起N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的程度显著增加,BMY7378和WB4101拮抗NE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pA2值均显著增大。结论:SHR较同龄Wistar大鼠心脏α1-AR总数增多,对NE的敏感性显著增高,α1D-AR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在介导收缩效应中的作用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3种亚型分布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SHR与Wistar大鼠相比,(1)心脏α1-AR总密度无显著变化,但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2)心脏α1A-AR数量无明显改变,而α1B-AR增加,α1D-AR减少,但3种亚型受体在介导NE所致心肌正性变力效应中均无显著改变。结论:提示SHR心脏α1-AR对NE敏感性的增加可能与受体后信号转导和/或兴奋收缩耦联的增强有关,其中尤以α1D-AR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抵抗性高血压大鼠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和方法:用高糖喂养复制胰岛素抵抗性高血压(insulin-resistanthypertension,IRH)大鼠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及主动脉收缩功能实验,观察IRH大鼠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α1-AR)及其3种亚型在心脏和主动脉的改变。结果和结论:IRH大鼠与同龄SD大鼠相比:(1)心脏α1-AR密度下降48%(P<005),而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不变。(2)心脏α1-AR3种亚型占α1-AR总数的比例和在介导心脏正性变力效应中的作用表现为α1B-AR增加,α1D-AR减少,而α1A-AR不变。(3)介导主动脉收缩的α1-AR及各亚型对激动剂的敏感性及最大收缩效应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ET,CGRP在SHR和局部脑缺血后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月龄和7月龄血压值,下丘脑和血浆ET,CGRP含量以及局部脑缺血后不同时期的变化,并与Wistar鼠相比,结果发现3月和7月龄SHR下丘脑和血浆ET水平无题明显一高于同龄Wstar鼠,并与血压值呈正相关,而CGRP水平均低于同龄Wistar鼠,局部脑缺血24h,SHR和Wistar鼠下丘脑及血浆ET,CGRP均比缺胆明显增高,缺血7天时,除SHR下丘脑和血浆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缩窄腹主动脉和左肾动脉方法复制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心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及其亚型分布的变化,显示在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组织上α_1-AR的数量及对 ̄125I-BE的亲和性与假手术大鼠无显著差别,但α_1A亚型占α_1-AR总数的比例比假手术大鼠明显增高(51±7%比22±5%,P<0.01)。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心肌最大收缩效应无显著差别;当用10μmol/L酚妥拉明阻断α_1-AR时,心功能不全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无显著左移,用1μmol/L苯肾上腺素激动α_1-AR时,亦未使异丙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用1nmol/LWB4101阻断α_1A亚型时,NE浓度-收效应曲线不再出现左移,但20μmol/LCEC不可逆阻断α_1B亚型后,NE浓度-收缩效应曲线仍显著右移。结果提示,心功能不全α_1-AR及α_1A亚型对β-AR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抑制作用消失,而α_1B亚型对β-AR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增强作用仍存在。  相似文献   

6.
在16℃状况下(一种抑制Na^+,K^+-ATP酶的步骤),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Em)绝对值显著小于同龄Wistar Kyoto(WKY)大鼠。在SHR发育早期皮下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损毁交感神经,其成年后的16℃Em值与WKY组无明显差异,同时血压与显著低于未损组而接近WKY水平,但血压和16℃Em二者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慢性缺氧影响肺脏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内内皮素-1(ET-1)mRNA.内皮素受体-A(ETR-A)mRNA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缺氧1,2.3周时,肺内ET-1mRNA分别较正常对照上升63.8%,105.5%和40.9%(P均<0.05)。ETR-AmRNA分别上升50.6%.57.4%和56.3%(P均<0.05),而NOSmNRAR则分别较正常对照下降34.2%.49.6%和33.5%(P均<0.05)。提示缺氧时肺内ET水平上升和NO减少与缺氧刺激肺内ET-1mRNA表达增加和NOSmRNA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AChR加CFA免疫大鼠后,Lewis大鼠出现典型的临床肌无力,而WistarFurth(W.F)大鼠不出现任何症状。为阐明W.F大鼠对AChR耐受的机制,检测了表达IFN-γ、IL-4和TGF-βmRNA的MNC和肌肉AChR。结果表明,W.F大鼠免疫后第5、7周PILN中AChR诱导的IFN-γmRNA表达细胞数比Lewis大鼠低,TGF-βmRNA表达细胞数比Lewis大鼠高,肌肉AChR含量比Lewis大鼠高。提示IFN-γ和TGF-β与EAMG的发生有关,TGF-β上调可抑制IFN-γmRNA表达,减少肌肉AChR丢失,进而预防和抑制EAMG发生  相似文献   

9.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内皮毒在机体血压调节中的意义,本文观察ETA受体拮抗剂BQ123的降压作用。静脉注射BQ123(0.1,1和2mg/kg)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血压呈剂量依赖地降低,持续40~60分钟。BQ123对SHR的降压作用强于WKY。给Wistar大鼠静脉注射BQ123呈剂量依赖地拮抗外源性ET-1(2×10^-9mol/kg)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在培养的SHRBQ1  相似文献   

10.
慢性缺氧影响肺脏内皮素和一氧经氮合成酶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庆(RT-PCR)检测了慢性缺氧大鼠肺组织内皮素-1(ET-1)mRNA内皮素受体-A(ETR-A)mRNA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缺氧1、2、3周时,肺内ET-1mRNA分别较正常对照上升63.8%,105.5%,和40.9%(P均〈0.05),ETR-AmRNA分别上升50.6%,57.4%和56.3%(P均〈0.05)而NOSmRNA则分别较  相似文献   

11.
心功能不全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方法,研究了由α1-AR介导心功能不全及其假手术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收缩效应并观察CEC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NE介导心功能不全大鼠主动脉的最大收缩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大鼠,而肾动脉的最大收缩则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经CEC处理后,使NE介导心功能不全及假手术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pD2值明显降低,最大收缩效应在两组大姒主动脉均明显降低,但心功能不全组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假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症性疾病中,作为构成血脑屏障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可引起白细胞浸润的星形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星形细胞体外培养,经不同细胞因子刺激,用原位杂交检测成年大鼠星形细胞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结果IFN-γ可引起MCP-1,RANTES,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NF-α可引起RANTES和MIP-1β的mRNA表达;LPS可引起MIP-1α和MIP-1β的mRNA表达。TGF-β和IL-10下调由LPS引起的MCP-1和MIP-1α和MIP-1βmRNA表达。TGF-β和IL-10可抑制由TNF-α引起的MCP-1和RANTES的mRNA表达。IL-10还可下调由TNF-α引起的MIP-1βmRNA表达。结论成年大鼠体外试验中的星形细胞可由LPS和前炎症因子刺激,产生β-家系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而调节因子如TGF-β和IL-10可抑制由IFN-γ、TNF-α和LPS引起的β-家系趋化因子的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卒中型自发往高血压鼠(SHRsp)和京都Wistar正常血压鼠(WKY)心肌线粒体Ca ̄(2+),Mg ̄(2+)-ATPase活力及膜流动性。用定磷法测得WKY和SHRsp的Ca ̄(2+),Mg ̄(2+)-ATPase活力(25℃)分别为0.287±0.016及0.218±0.017μmol/(min.mg)(-x±Sx)。SHRsp心肌线粒体Ca ̄(2+),Mg ̄(2+)-ATPase活力降低24.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n=9).以DPH标记心肌线粒体膜,测得WKY和SHRsp的荧光偏振值分别为0.187±0.003及0.181±0.003(P>0.05,n=6)。  相似文献   

14.
IL 2Rα、β、γmRNA上起始密码子AUG的下游序列, 合成与之互补的硫代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酸(IL 2Rα、β、γS ODNs) , 长度为20nt。实验结果表明,IL 2RαS ODNs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生长最高抑制率可达到81-92% ; 而IL 2RβS ODNs和IL 2RγS ODNs 的抑制作用较低, 其最高抑制率均为59-1 % 。在10μmol/LIL 2RαS ODNs 作用后的第48 小时,sIL 2R 的表达下降80% ; mIL 2Rα的表达下降51-5%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双标本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及其常压对照(WKY)大鼠肠系膜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发现:SHR的AchEDR显著弱于WKY者;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美蓝(5×10-5mol/L)可明显减弱SHR与WkY的AChEDR,此时SHR的舒张仍明显弱于WKY。灌流消炎痛(5×10-5mol/L)后,卒中易感型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的AchEDR增强,WKY的舒张反应几乎不变。此时SHRsp与WKY的肠系膜动脉的AchEDR的差异消失。以上结果支持高血压的内脏血管EDR减弱的结论,并且可以认为乙酰胆碱(Ach)激发的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通过cGMP环节的功能发生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收缩因子(EDCF)增多是这一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双标本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SHR)及其常压对照(WKY)大鼠肠系膜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发现:SHR的Ach EDR显著弱于WKY者;岛甙不化酶抑制剂美蓝(5×10^-5mol/L)可明显减弱SHR与WKY的Ach EDR,此时SHR的舒张仍明显弱于WKY。灌流消炎痛(5×10^-5mol/L)后,座中易感型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增  相似文献   

17.
热休克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和亚型热休克蛋白(Hsps)在人乳腺癌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电镜、原位杂交和RT-PCR法对115例浸润性导管癌Hsp70、Hsp90、泛素(ubiquitin)进行观察。结果Hsp90mRNA在癌组织较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强。此外,癌组织中的Hsp90αmRNA表达水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密切相关。提示Hsp90α同功异构体表达增加在细胞增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另外,在分化差的癌组织中也有Hsp90βmRNA表达。Hsp70和泛素在细胞中的分布部位一致。在Hsp70核内染色阳性的标本中,PCNA指数显著增加。Hsp70家族中的Hsp73mRNA在PCNA高表达的癌组织比非癌组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显示:Hsp90α在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而Hsp90β与细胞分化和结构构建有关。此外,Hsp70家族中,尤其是与泛素有关的Hsp73可能是癌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LPS或α-MSH+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用Griess试剂测定NO,以MTT显色法检测IL-1、IL-6和TNF-α,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表达。结果:体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TNF-α和表达MIFmRNA显著增高;若同时给予LPS和α-MSH,可明显降低NO、IL-1、IL-6和TNF-α的产生以及MIFmRNA表达。结论:R昧α-MSH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产生NO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与其抑制中枢神  相似文献   

19.
小管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激活对大鼠残余肾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研究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标记性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免疫组化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8周龄,200-250g)随机分成两组:1.假手术(sham,n=5)m,;2,SXn 组(n=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K562细胞为阴性对照,观察SUNE-1和B958两种含EBV-BHRF1基因的肿瘤细胞株在2×106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作用18h后,细胞内EBV-BHRF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细胞RNA的提取、RNA的点杂交(Dotblot)及反转录PCR(RT-PCR)。结果:上述两种肿瘤细胞在2×106mol/L地塞米松作用18h等诱导细胞凋亡的条件下,细胞内EBV-BHRF1基因的转录水平(mRNA)明显提高。结论:本结果初步显示EBV-BHRF1基因的转录与宿主细胞抵抗凋亡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