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125I-BE2254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和离体灌流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观察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3种亚型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改变。结果:SHR与年龄匹配的Wistar大鼠相比,(1)心脏α1-AR最大结合容量显著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激动α1-AR引起的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显著左移;(2)BMY7378和WB4101的高亲和性位点所占百分比显著增大,而(+)niguldipine不变;(3)经CEC预处理引起N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的程度显著增加,BMY7378和WB4101拮抗NE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pA2值均显著增大。结论:SHR较同龄Wistar大鼠心脏α1-AR总数增多,对NE的敏感性显著增高,α1D-AR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在介导收缩效应中的作用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4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3种亚型分布与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SHR与Wistar大鼠相比,(1)心脏α1-AR总密度无显著变化,但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敏感性显著增加(P<005);(2)心脏α1A-AR数量无明显改变,而α1B-AR增加,α1D-AR减少,但3种亚型受体在介导NE所致心肌正性变力效应中均无显著改变。结论:提示SHR心脏α1-AR对NE敏感性的增加可能与受体后信号转导和/或兴奋收缩耦联的增强有关,其中尤以α1D-AR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月龄Wistar大鼠与同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α1-AR)亚型的分布。方法:采用离体灌流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SHR与同龄Wistar大鼠相比,BMY7378拮抗去甲肾上腺素(NE)缩血管效应的pA2值显著增大,sertindole的pA2值显著减小,而WB4101的pA2值无显著变化。CEC预处理引起NE累积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的作用显著增大。主动脉α1-AR3种亚型的mRNA稳态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12月龄SHR主动脉中介导NE缩血管效应的α1-AR由对照组的α1A-AR与α1D-AR亚型变为以α1D-AR亚型为主,这种改变不发生在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缩窄腹主动脉和左肾动脉方法复制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观察心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及其亚型分布的变化,显示在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组织上α_1-AR的数量及对 ̄125I-BE的亲和性与假手术大鼠无显著差别,但α_1A亚型占α_1-AR总数的比例比假手术大鼠明显增高(51±7%比22±5%,P<0.01)。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心肌最大收缩效应无显著差别;当用10μmol/L酚妥拉明阻断α_1-AR时,心功能不全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收缩效应曲线无显著左移,用1μmol/L苯肾上腺素激动α_1-AR时,亦未使异丙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右移,用1nmol/LWB4101阻断α_1A亚型时,NE浓度-收效应曲线不再出现左移,但20μmol/LCEC不可逆阻断α_1B亚型后,NE浓度-收缩效应曲线仍显著右移。结果提示,心功能不全α_1-AR及α_1A亚型对β-AR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抑制作用消失,而α_1B亚型对β-AR介导的正性变力效应的增强作用仍存在。  相似文献   

5.
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及其亚型的改变。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结果:糖尿病大鼠心脏β-AR的最大结合容量下降34%(P<005),KD值不变。CGP20712A竞争抑制曲线两位点分析显示β1-和β2-AR之间比例未发生改变。糖尿病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激动β-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Rmax)较对照组下降64%(P<005),pD2值显著增大(P<005),CGP20712A阻断β1-AR后,β2-AR介导心肌的Rmax不变,而pD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CI118551阻断β2-AR后,β1-AR介导心肌的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2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β-AR总数明显下调,且β1-和β2-AR下调的程度相同;β-AR对ISO敏感性的增加,主要是由β2-AR的改变引起,β-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的降低,是由β1-AR的改变引起。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调节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为三大类9个亚型,α1受体(α1A,α1B,α1D)、α2受体(α2A,α2B,α2C)和β受体(β1,β2,β3)。新亚型的确切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但生物学效应均由G蛋白所介导:α1-AR主要偶联Gαq,α2-AR主要偶联Gαi,β-AR主要偶联Gαs。各亚型既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同时又产生交互作用。激动剂长期作用于AR,可引起受体的同源性脱敏或异源性脱敏。肾上腺素受体基因遗传改变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及其三种亚型的改变。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造成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模型,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离体左心房收缩功能实验等方法观察心脏α1-AR及其三种亚型的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与同龄对照大鼠相比,心脏α1-AR最大结合容量(Bmax)无显著差异,但α1B-AR减少,α1D-AR增加。糖尿病大鼠左心房α1-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较对照组增加36%(P〈0.05),pD2值不变。α1-AR亚型三种不同选择性拮抗剂5-MU、spiperon和BMY7378拮抗NE正性变力效应的pA2值不变。结论提示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α1-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增强,其主要与受体后信号转导效应增强有关,其中以α1B-AR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心功能不全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方法,研究了由α1-AR介导心功能不全及其假手术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收缩效应并观察CEC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NE介导心功能不全大鼠主动脉的最大收缩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大鼠,而肾动脉的最大收缩则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经CEC处理后,使NE介导心功能不全及假手术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pD2值明显降低,最大收缩效应在两组大姒主动脉均明显降低,但心功能不全组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假手  相似文献   

9.
在结扎和刺穿盲肠诱导的大鼠脓毒性休克模型上,发现休克大鼠发生两种代谢变化:早期(9h)高代谢(高血糖)和晚期(18h)低代谢(低血搪)。3H-哌唑结合试验显示:早期脓毒性休克时,肝细胞质膜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α_1-AR)最大结合容量增加35%。晚期休克时下降30%。Northernblotting、核runoff测定显示:早期脓毒性休克大鼠α_1b-肾上腺素能受体(α_1b-AR)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组增加34.7%,其mRNA合成相对比率增加51.3%;晚期脓毒性休克大鼠α_1-AR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组降低28.1%,其mRNA合成相对比率减少24.9%,而mRNA半衰期无明显改变。提示脓毒性休克时α_1-AR的上调和下调的时相性变化也发生于转录水平,肝脏α_1b-AR的变化可能是休克时糖代谢紊乱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HLA-DRB,DQB1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方法,鉴定81例IDDM患者,7个家系和84例正常对照汉族人群的DRB基因多态性及IDDM的HLA-DR-DQ基因单体型。结果表明:(1)IDDM患者DRB1*03,DRB1*09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频率分别为8.64%v.s3.0%和28.4%v.s16.1(P<0.05)。(2)患者中DRB1-DRB3/DRB1-DRB4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19.8%v.s6.7%(P<0.05)。(3)首次证明DRB1*12等位基因与中国人IDDM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不同种族HLA-DR型别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种族人群IDDM发病率变化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对肾性高压(renal hypertension , RH) 组及假手术(control , C) 组大鼠血管舒缩反应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Goldblatt 方法复制RH 大鼠模型,并应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观察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结果:缺氧可引起对照组大鼠有内皮主动脉环产生一快速、短暂的额外收缩,随后舒张。复氧可使其先舒张、后收缩。RH 组大鼠胸主动脉缺氧性收缩及复氧性舒张减弱,而随后的收缩增强。N- 硝基- L- 精氨酸甲基酯(N- nitro - L- arginine - methylester , L- NAME) 可减弱缺氧收缩及复氧舒张、增强复氧收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可提高复氧舒张,减弱复氧收缩,RH 组减弱明显。结论:RH 组大鼠胸主动脉缺氧复氧舒缩反应变化与内皮分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 EDRF) 机制受损及自由基生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表达重组人可溶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sFGFR1),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生物学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PT-PCR)技术自人肺成纤维细胞获得sFGFR1 cDNA,测序确证后,将其克隆人酵母细胞表达载体pYEX4T-1;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DY150)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 Western blot鉴定。利用 NIH3T3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检测重组人 sFGFR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经 CuSO4诱导,酵母细胞表达出重组谷胱苷肽转移酶(GST)-sFGFR1融合蛋白,此蛋白在凝胶上表现为 1条约 60kD的阳性区带,在 Western blot实验中可被GST特异性抗体识别。重组GST-sFGFR1融合蛋白的粗提物在体外能够桔抗FGF介导的促NIH3T3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重组GST-sFGFR1融合蛋白在酵母表达系统中得到有效表达,并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长期糖尿病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的改变。在功能实验中,糖尿病大鼠左心耳对异丙肾上腺素与苯肾上腺素所介导的正性肌力作用无显著改变,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心肌β受体与α1受体数目均显著下降(P<0.05);在α1受体中,α1B受体亚型所占的比例显著增高,由于在大鼠心脏主要由α1B亚型受体介导正性肌力作用,上述亚型的改变可部分解释糖尿病大鼠心肌α1受体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韩启德张幼怡(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83)AbstractThereexistthreeα1-adrenoceptorsubtypes-α1A,α1B,andα1D.Thecontraction...  相似文献   

16.
LFA-1和ICAM-1广泛表达于各胸腺细胞亚群,但ICAM-1在PNA ̄+细胞的表达下调。本文报道:用抗LFA-1/ICAM-1和抗CD3单抗,分析了粘附分子LFA-1/ICAM-1对抗CD3诱导的胸腺细胞[Ca ̄(2+)]i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可溶性抗LFA-1/ICAM-1可抑制ConA刺激的胸腺细胞增殖,且以抗LFA-1抗体的作用更为显著,在ConA或抗CD3诱导的胸腺细胞[Ca ̄(2+)]i应答中,抗LFA-1单抗可明显抑制[Ca ̄(2+)i升高。但如果用二抗交联CD3和LFA-1,胸腺细胞[Ca ̄(2+)i则显著高于单独交联CD3时的水平(P<0.01),而CD3与ICAM-l交联却无此效应,此外,仅交联LFA-1或ICAM-1也无诱导[Ca ̄(2+)]i应答的作用。提示在LFA-l与ICAM-1介导的胸腺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相互作用中,LFA-1可为TCR/CD3途径介导的胸腺细胞活化提供复合刺激信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患病构成比CRD、灵敏度Se及特异度Sp与准确度SAc和标化准确度SAc的数学关系,导出公式如下:Ac=Se×CRD+Sp(1-CRD);Ac与SAc的关系如下:当CRD=50%时,Ac=SAc。分析了Ac随Se、Sp)和CRD的变化规律,即:①当Se=Sp,无论CRD大小,均有Ac=Se=Sp;当Se<sP,则Ac随CRD增大而变小;当Se>Sp,则Ac随CRD增大而增大。Ac随CRD变动的心减幅度△Ac.CRD用公式表示为:△Ac.CRD=△CRD(Se-Sp),△CRD为CRD的增减量。②当CRD不变,则Ac随Se和Sp增大而增大,Ac随Se和Sp改变的增减幅度△Ac.sesp为:△Ac.sesp=CRD(△Se-△Sp)+△Sp.式中△Se和△Sp分别为Se和Sp的增减量。  相似文献   

18.
用离休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法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肺动脉(PA)和尾动脉(CA)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AT1和AT2亚型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意义。结果表明,BA对AⅡ无收缩反应,提示在BA可能不表达AT1亚型,或表达极微。在BA有AT2亚型分布,通过内皮-NO-cGMP途径(而不是环氧合酶依赖性途径)介导BA对A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在PA和CA均存在着AT1亚型,介导PA和CA对AⅡ的收缩反应。但PA的AT1亚型具有亲和力高、易脱敏的特点,提示该AT2亚型可能不同于存在于CA的AT1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利用酶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Fbs),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不同处理因素下对Fbs的3H-TdR、14C-UR、3H-Pro掺入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浓度(107mol/L)AngⅡ作用下,MI组Fbs对上述3种标记底物的掺入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SO)组(P<0.05)。AngⅡ的上述作用,可被特异性AngⅡ拮抗剂[1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抗肽(Ang-AP)完全阻断,却不能被Losartan完全阻断。结论:Ang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Fbs,促进Fbs的DNA、RNA和胶原蛋白的合成。MI组大鼠Fbs对AngⅡ反应性显著高于SO组,介导AngⅡ对Fbs的作用除AT1外,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  相似文献   

20.
大鼠基底动脉,肺动脉和尾动脉血管紧张素II受体亚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法分析了大鼠基底动脉(BA)、肺动脉(PA)和尾动脉(CA)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AT1和AT2亚型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意义。结果表明,BA对AⅡ无收缩反应,提示在BA可能不表达AT1亚型,或表达极微。在BA有AT2亚型分布,通过内皮-NO-cGMP途径(而不是环氧合酶依赖性途径)介导BA对A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在PA和CA均存在着AT1亚型,介导PA和CA对AⅡ的收缩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