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该文分析寂静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3年1月至2015年12月247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资料,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非寂静组(194例)及寂静组(53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重点提炼寂静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结果:寂静性嗜铬细胞瘤占21.5%(53/247),影像学为主要发现途径。寂静组53例患者中41例(77.4%)来  相似文献   

2.
陈志娟 《内科》2010,5(3):290-291
目的通过总结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23例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伴头痛、心悸,其中阵发性高血压18例,占78.3%;持续性高血压5例,占21.7%。24小时尿儿茶酚胺均高于正常值。追踪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疗效明显。结论对有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心悸的患者,应考虑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以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HEO)心血管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生化、心肌酶谱、血常规、血与尿儿茶酚胺、心电图及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采用超声、CT和/或MRI,定性采用病理诊断。结果入选的7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13~76岁,平均(48.24±1.62岁),病程1天~30年。以嗜铬细胞瘤三联症之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有27例(36.49%)、高血压56例(75.68%)、低血压3例(4.05%)、急性左心衰竭3例(4.05%)、合并冠心病3例(4.05%)、儿茶酚胺心肌病4例(5.41%)。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10例(13.51%),窦性心动过缓5例(6.76%),低钾血症5例(6.76%)。18例患者行心肌酶谱检查,其中16例增高(88.89%)。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少数可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快速性心律失常为主,严重者可并发儿茶酚胺心肌病及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少见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的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并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术前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患者术前诊断休克;1例患者术前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患者术前诊断为视神经炎.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占位病变,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症状好转.结论:嗜铬细胞瘤表现多样化,高血压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及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高血压是其主要特点,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类型.约80~90%肿瘤位于肾上腺髓质,10%为双侧性,10%左右有家族史.我院近20年来收住40多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其中2例为家族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28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1):1023-1024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各种检查方法对嗜铬细胞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4-01~2005-03的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定性检查结果:24h尿儿茶酚胺(尿CA)检测结果为多巴胺升高占7例,去甲肾上腺素升高占24例,肾上腺素升高占15例,三者均正常2例。定位检查:各种检查阳性率分别为B超77%(17/22),CT96%(26/27),MIBG显像78%(22/28),奥曲肽显像73%(11/15)。结论尿儿茶酚胺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CT在定位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MIBG和奥曲肽显像可作为嗜铬细胞瘤定性和定位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及其它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 ,高血压是其主要特点 ,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类型。约 80~ 90 %肿瘤位于肾上腺髓质 ,1 0 %为双侧性 ,1 0 %左右有家族史。我院近 2 0年来收住 40多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 2例为家族性 ,现报告如下 :例 1 :男 ,32岁。住院号 :6 1 35 4。 1 4年前 (1 8岁时 )开始发作性头晕、头痛伴呕吐、大汗、心悸 ,面色苍白 ,血压高达 2 6 0~30 0 / 1 6 0~ 2 2 0 mm Hg,在我院诊为嗜铬细胞瘤 ,行手术治疗 ,病理证实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术后症状消失 ,血压恢复正常 ,保持在 1 2…  相似文献   

8.
意外发现的嗜铬细胞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高血压 ,典型的表现为头痛、心悸、出汗三联症等。自 199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了5 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 ,其中以上述典型的临床症状或高血压为主诉就诊的有 3 2例 ,还有 19例系因其它原因就诊作腹部B超或CT检查时意外发现的 ,占同期嗜铬细胞瘤手术患者的 3 7 2 %。为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 ,本文对意外发现的该 19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女性 13例 ,男性 6例 ,年龄 1960岁 ,平均 (43 2± 15 7)岁。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19例病人中常规体检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结果:20例均经手术治疗,单侧17例,家族性双侧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1例,无症状嗜铬细胞瘤4例。结论:嗜铬细胞瘤典型表现是高血压、头痛、心悸和出汗,而无症状性、家族性和其他非典型的特殊表现需引起注意。儿茶酚胺及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2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例,通过配对比较,研究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的变化特点。结果:(1)嗜铬细胞瘤患者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2)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立位、卧位醛固酮浓度升高,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及评价血浆儿茶酚胺(放射酶测定法)与24小时尿香草基扁桃酸(VMA)、3-甲氧基肾上腺素测定在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价值。作者对近2年中24例经手术确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及40例临床疑为嗜铬细胞瘤而检查未能证实者,作了上述3项测定并进行对比.在休息、仰卧位静脉取血测血浆儿茶酚胺,40例非嗜铬细胞瘸患者平均为531±289(平均数±标准差)ng/L。23例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为728~31,000ng/L,除1例外都超过上述40例的最高值。而确诊的22例中,24小时尿 VMA 有11例(占50%),3-甲氧基肾上腺素有5例(占23%),VMA 及3-甲氧基肾上腺有3例(占14%)测定都与未确诊患者的数值相近。作者认为:①血浆儿茶酚胺比24小时尿 VMA、3-甲氧基肾上腺素对嗜铬细胞瘤诊断意义更大。仅依靠后2者,诊断的准确性很不够,且血浆标本比24小时尿易于收集。②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高血压与血浆  相似文献   

12.
刘勇  董震  毛新  石新艳  董胜国 《山东医药》2007,47(21):46-47
回顾性分析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高血压4例,其中3例排尿时发作。尿儿茶酚胺(CA)阳性1例,尿香草扁桃酸(VMA)阳性2例。5例行B超检查,3例行CT检查,均发现黏膜下或肌层肿瘤,黏膜光滑。膀胱镜检查6例,5例见黏膜下肿块。术前4例服用α受体阻滞剂2周,1例心率较快加用心得安。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肿瘤剜除术。术前确诊4例,术中血压变化2例。6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嗜铬细胞瘤。5例随访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和恶变。认为排尿时典型发作的高血压为本病主要症状。B超、CT及膀胱镜发现黏膜下肿块,应高度怀疑本病,尿CA测定可作为定性诊断。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充分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院临床及病理确诊嗜铬细胞瘤40例,其中4例为家族性,系两家族同胞姐弟和姐妹发病,年龄16~30岁(平均23.7),两家患者之父均患高血压,分别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定位和定性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的资料.结果 11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11例测定了血儿茶酚胺,2例同时测定了24 h尿儿茶酚胺.6例进行了腔静脉分段取血.8例患者手术治愈,4例患者药物控制良好.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以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重表现为主.血儿茶酚胺检查有助于病例诊断.无禁忌症患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交感神经系统的肿瘤,其典型症状是阵发性高血压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重。嗜铬细胞瘤发病率很低,每100万人中2-8人发病,在高血压人群中仅占0.1%。嗜铬细胞瘤80%-85%来源于肾上腺,15%-20%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SPGLs),SPGLs分布范围广泛,以腹膜后主动脉旁最多见。约20%的嗜铬细胞瘤是恶性的,  相似文献   

16.
93例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分析瑞金医院1998年至2003年所有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的9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诊断。临床上有三联症状(头痛、心悸、多汗)之一的占77.4%;表现为极不稳定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的占78.5%,18.3%无临床表现,认为是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生化诊断阳性率59.6%;B超检查阳性率为97.8%;CT或MRI检查阳性率为97.1%;131碘标记间碘苄胍放射性核素扫描阳性率83.3%。本研究显示尚无一项检查能单独明确诊断嗜铬细胞瘤,将生化、影像学检查结合是术前诊断所必需,而手术后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嗜铬细胞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膀胱嗜铬细胞瘤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 80 %~ 90 %位于肾上腺髓质 ,膀胱内嗜铬细胞瘤十分罕见。现将 1例被误诊 2 0余年报告如下。患者男性 ,38岁 ,以反复尿后头昏、头痛、晕厥 2 0余年为主诉反复就诊 ,多家医院多次就诊检查均诊断为“排尿性晕厥”。故患者采取少饮水 ,不憋尿 ,控制了晕厥发作 ,尿后头昏、头痛也减轻。 2年前上述措施无效 ,前症发作频繁 ,晕厥次数增多。来我院就诊时嘱患者憋尿测排尿时血压高达 2 9 3/ 14 7kPa(2 2 0 / 110mmHg) ,尿后 15分钟 (症状消失时 )血压降至 18 7/ 12kPa(14 0 / 90mmHg) ,考虑“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B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立其丁试验在诊断嗜铬细胞瘤中的阳性参考值和探讨行立其丁试验时监测血糖浓度在诊断嗜铬细胞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术前行立其丁试验,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86例患者。根据立其丁试验结果分为3组:立其丁试验阳性、立其丁试验可疑、立其丁试验阴性,同时所有患者行立其丁试验时监测血糖浓度。结果86例嗜铬细胞瘤中立其丁试验阳性42例(占48.84%),可疑34例(占39.53%),阴性10例(占11.63%)。低血糖并立其丁试验阳性在诊断嗜铬细胞瘤中检出率最高,与非低血糖并立其丁试验阳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血糖并立其丁试验可疑组比非低血糖并立其丁试验可疑组检出率亦高(P<0.05)。结论诊断嗜铬细胞瘤时立其丁试验阳性参考值应降低,可疑阳性者应高度怀疑为嗜铬细胞瘤;立其丁试验同时监测血糖浓度,更有助于早期诊断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其所致恶性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生化诊断、定位诊断、处理、基因筛查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调查该家系发病情况,绘制家族发病图谱.结果 该家系三代人中有3例嗜铬细胞瘤,均在青少年期发病,发病部位均为肾上腺.均采用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治疗.1例术后发生对侧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嗜铬细胞瘤,随访1~29年无复发.结论 单纯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多在青少年期发病.对青少年疑似患者进行候选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