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幼  陈雪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50-1651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56例妇女行阴道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418例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250例,其中CIN Ⅰ 160例,CIN Ⅱ 60例,CIN Ⅲ及原位癌30例,宫颈癌14例,活检CIN检出率59.80%.CIN发病年龄在25~39岁,占CIN总数72%(180/250);宫颈癌好发年龄在31~48岁,占宫颈癌总数57.14%(8/14).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出现率最高,其次是镶嵌和点状血管,宫颈癌及高度上皮内瘤变可出现3种以上图像.结论 采用阴道镜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结合病理检查是宫颈癌筛查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幼  陈雪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50-1651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56例妇女行阴道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418例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250例,其中CIN Ⅰ 160例,CIN Ⅱ 60例,CIN Ⅲ及原位癌30例,宫颈癌14例,活检CIN检出率59.80%.CIN发病年龄在25~39岁,占CIN总数72%(180/250);宫颈癌好发年龄在31~48岁,占宫颈癌总数57.14%(8/14).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出现率最高,其次是镶嵌和点状血管,宫颈癌及高度上皮内瘤变可出现3种以上图像.结论 采用阴道镜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结合病理检查是宫颈癌筛查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2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幼  陈雪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50-1651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56例妇女行阴道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418例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250例,其中CIN Ⅰ 160例,CIN Ⅱ 60例,CIN Ⅲ及原位癌30例,宫颈癌14例,活检CIN检出率59.80%.CIN发病年龄在25~39岁,占CIN总数72%(180/250);宫颈癌好发年龄在31~48岁,占宫颈癌总数57.14%(8/14).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出现率最高,其次是镶嵌和点状血管,宫颈癌及高度上皮内瘤变可出现3种以上图像.结论 采用阴道镜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结合病理检查是宫颈癌筛查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宫颈病变发病趋势。方法我院2005~2007年妇科普查16602例,对其中3966例妇女进行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对2424例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1662例,占68.56%;宫颈息肉及增殖480例,占19.80%;人乳头瘤病毒感染133例,占5.4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135例,占5.57%;宫颈癌14例,占0.58%。CIN发病年龄为30~44岁,占73.33%(99/135)。宫颈癌好发年龄为35~49岁,占78.57%(11/14)。结论宫颈CIN及宫颈癌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病变诊断不能单以宫颈糜烂分度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不可忽视宫颈光滑者。  相似文献   

5.
刘钰  王君梅 《贵州医药》2022,(1):137-138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及其漏诊宫颈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56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CIN并接受LEEP治疗的患者病案资料,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分析该技术漏诊宫颈癌的影响因素.结果 阴道镜检出CIN Ⅰ级63例(40.38%),CINⅡ~Ⅲ级9...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发生率、转归及处理。方法对3423例妊娠期妇女进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同时对诊断为CIN的孕妇进行严密的妊娠期和产后随访。结果 3423例妊娠期妇女TCT异常的发生率为1.55%(53/3423)。对其中2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并活检,7例为正常或炎症,2例呈湿疣样变,5例为CINⅠ级,7例为CINⅡ级,3例为CINⅢ级,1例原位癌,1例宫颈癌Ⅰa期。13例CIN患者产后半年内复查,CINⅠ患者中2例分别进展为CINⅡ累腺和宫颈癌Ⅰa期,CINⅡ患者中1例进展为原位癌,CINⅢ及原位癌患者中2例病变持续,未见进展。结论 TCT、阴道镜检查及必要时的宫颈活检是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妊娠期各级CIN都有进展的可能,严密随访是安全可靠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南部农村地区妇女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探寻适合农村大规模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江苏盛泽镇农村已婚妇女12883例,采用宫颈刮片脱落细胞学检查,对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者进行阴道镜及宫颈活检。结果12883例中,宫颈刮片细胞学ASCUS 531例(4.1%),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 )38例(0.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66例(0.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64例(0.5%)。接受阴道镜下宫颈活检432例,炎性反应23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级95例,CIN 2级42例,CIN 3级50例,浸润癌8例。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适合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结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可减少宫颈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CT)联合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参加宫颈癌筛查的8000例妇女行LCT检测,其中164例LCT细胞学阳性患者于阴道镜下取多点活组织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慢性宫颈炎66例,占40.2%,CINⅠ级45例,占27.4%,CINⅡ级26例,占15.9%,CINⅢ级16例,占9.8%,宫颈癌11例,占6.7%。其中ASC诊断符合率为70.7%(41/58),LSIL诊断符合率为57.9%(33/57),HSIL诊断符合率为55.9%(19/34),SCC诊断符合率为27.3%(3/11)。结论 LCT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在妇女宫颈癌普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LCT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明显提高对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能满足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子阴道镜筛查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就医的29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差异及不同年龄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差异。结果29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发现宫颈炎症24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级28例, CINI I~Ⅲ级14例,宫颈癌5例。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CIN I级25例, CINI I~Ⅲ级13例,宫颈癌5例,确诊率分别为89.29%、92.86%和100%。宫颈疾病在年龄分布上,其中以31~50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为CIN和CIS的发病高峰。结论应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准确率较高,能够早期发现CIN病变,配合组织学检查更能明确诊断,对患者无创伤,可反复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12886例宫颈巴氏涂片对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巴氏涂片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86例患者的宫颈巴氏涂片结果,并结合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886例普查患者中,阳性(巴氏Ⅲ~Ⅴ级)病例为945例,阳性率为7.33%.945例宫颈巴氏涂片阳性患者中,有832位患者回院复诊并成功对其进行阴道镜检查下组织病理活检.组织病理活检阳性(HPV感染或CIN1以上)共634例,总阳性率为76.20%.其中HPV感染或CIN1为414例,占49.76%.CIN2为134例,占16.11%.CIN3为57例,占6.85%.宫颈癌29例,占3.49%.结论 宫颈巴氏涂片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在现在医疗实践中仍不失为一种较适当的宫颈病变的筛查手段, 与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相结合能明显提高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CT检测在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进行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检测的妇女720例,宫颈细胞标本检查异常的病例再进行病理活检。分析TCT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结果720例宫颈TCT检查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细胞的正常率为89.31%(643例);宫颈上皮细胞的异常率为10.69%,共77例,进一步行病理活检后,2例SCC诊断为2例CIS,4例HSIL诊断为4例CINⅡ~Ⅲ级,10例LSIL诊断为9例CINⅠ级、1例炎症,1例AGUS诊断为炎症,60例ASCUS诊断为58例炎症、2例CINⅠ级。计算得出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为96.67%,Youden指数为0.8491。结论TCT在宫颈癌普查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在基层医院也值得进一步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张彩莲  张宝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92-3593
目的:探讨分析固原地区妇女宫颈发病情况及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 602例宫颈疾病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952例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南部山区妇女宫颈病变多发,有明显地域性。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酸白上皮符合率为68.7%,二联征符合率为73.2%,三联征符合率100%,可疑宫颈癌符合率100%。宫颈疾病以30~45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46.7%)。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应加强对南部山区妇女宫颈普查,及早治疗并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27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IN2/3级178例及宫颈癌94例,对比年龄、临床表现、症状、组织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CIN2/3级年龄峰值为30~50岁,有阴道出血表现者71例(39.9%)宫颈癌的年龄峰值后移至40岁以上,有阴道出血表现者68例(72.3%)。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完全诊断一致者122例(68.5%),遗漏15例(8.4%)宫颈浸润癌。125例CIN2/3行宫颈锥切术,CIN2和CIN3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6.45%(2/31)和24.47%(23/94),18例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标本发现CIN残留3例。结论对宫颈癌患者的筛查应根据性生活情况提前到30岁以前,对阴道出血及宫颈糜烂患者要高度重视,阴道镜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但也存在一定漏诊率。宫颈锥切术可作为CIN2/3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樱  丁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32-333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45例患者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病变,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5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10例、CIN77例,共87例占16.0%;CIN和宫颈癌的患者异常阴道镜图像醋酸白色上皮占84.8%,其次是镶嵌占44.2%,异常血管占33.8%,猪油状改变占10.4%,同时出现三种及以上异常阴道镜图像的达43.5%。结论:对生育年龄妇女定期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比TCT检测结果与宫颈病理活检结果可靠性。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收集我院妇产科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40例。究对象进行宫颈活检和TCT检查。统计、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病理活检炎症52.91%、CINⅠ级28.33%、CINⅡ级10.83%、CINⅢ级6.66%、宫颈癌1.25%。TCT检查:ASCUS 52.50%、LSIL 30.83%、HSIL15.41%%、宫颈癌1.25%。TCT检出结果符合率为92.50%。结论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检查能够早期进行疾病确诊以及进行预后判断,检查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山西省阳城县2009年—2011年子宫颈癌的普查结果。方法:对31 000例35~59岁妇女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方案》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和阴道黏液涂片(查滴虫和念珠菌)、宫颈细胞学检查、醋酸试验、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受检人数占目标人群的41.3%。检出浸润癌18例,检出率为0.06%;原位癌12例,检出率为0.0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58例,检出率为0.19%;CINⅡ级33例,检出率为0.11%;CINⅠ级100例,检出率为0.32%;其他妇科疾病18 653例,检出率为60.2%。结论:宫颈癌普查能促进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邓硕 《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26-126
目的评价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阴道镜检查并活检的病理结果 ,与同期相同症状,经宫颈刮片筛查后,肉眼下活检的144例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阴道镜组中检出宫颈癌14例,占9.37%;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3例,占15%。对照组检出宫颈癌3例,占2.08%;CIN8例,占5.5%。两组相比,P〈0.05。结论对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阴道镜下行活检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筛查后肉眼下活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接触性阴道出血阴道镜检查3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接触性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15例以接触性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经阴道镜检查并活检的病理结果,与同期相同症状,经宫颈刮片筛查后,肉眼下活检的144例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15例中检出宫颈癌29例,占9.37%;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0例,占15%。对照组检出宫颈癌3例,占2.08%;CIN8例,占5.56%。两组相比,P<0.05。结论对有接触性阴道出血症状的患者,阴道镜下行活检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宫颈刮片筛查后肉眼下活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44-2245
目的 通过阴道镜检查及定点活检对妇女宫颈病变进行筛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方法 应用电子数码阴道镜结合3%冰醋酸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妇检发现患有宫颈疾病而自愿接受阴道镜检查并进行活检的156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查. 结果 共检出宫颈癌患者5例,占3.2%,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20例,占12.8%,慢性宫颈炎89例,占57.1%,宫颈息肉42例,占26.9%. 结论 阴道镜检查及定点活检方法简单,价格便宜,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6例21~69岁妇女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2)进行HPV DNA检测,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RLU)与标准阳性对照(PC)之比来衡量。根据HR-HPV检测值将RLU/PC分为阴性(〈1)、低度载量(1~9)、中度载量(10~99)和高度载量(≥100)。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宫颈炎、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SCC)。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发展,中、高度载量病例所占比例增加(宫颈炎组30.61%,CINⅠ组83.33%,CINⅡ~Ⅲ组90.48%,SCC组100%)。结论宫颈HR-HPV病毒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