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庆辉 《吉林医学》2013,(8):1538-1539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调查表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8例住院老年患者中共67例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急性疾病期多以烦躁、焦虑、恐惧、易怒为主,慢性疾病期多以孤独寂寞、偏执、多疑、抑郁为主。以上出现的问题与年龄、配偶、学历、病种密切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住院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任选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结果入选的68名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极大地改善了其精神状态,缓解了其不安情绪,疗效显著。结论科学分析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工作,缓解病痛。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9):1976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通过分析280例老年AMI患者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恐惧、抑郁、悲观失望、否认心理等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情绪逐步稳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和平均的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结论:对老年AMI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侯温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678-1680
目的:探讨复退军人老年休养员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353例老年休养员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对其异常心理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B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结果:A组患者与B组相比,患者异常心理问题有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内科老年休养员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肾内科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2组患者的安全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措施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6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针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在增加患者满意度、住院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8.2%和7.1%,明显优于应用传统护理对照组患者的85%和35%。结论:通过采取安全护理服务,可明显促进老年肾内科患者术后恢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护理的影响,减少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方法 针对我科老年肾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一组患者采取一般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对安全护理的影响,从患者出现的意外伤害(跌倒、摔伤,烫伤),服药安全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意外伤害、服药安全率、并发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肾内科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更好地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年龄在66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针对老年病人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78例老年病人能很好地应对住院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疾病.结论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特点,解除其心理顾虑,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高春花 《中国民康医学》2013,(24):115-115,136
目的:探讨康复期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住院病例45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观察,查阅文献.结果: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恐惧、抑郁自卑、自我概念紊乱、被歧视羞愧、敏感多疑、逃避现实、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结论: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宇  吕瑞霞 《包头医学》2015,39(1):52-5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回顾2010~2013年38例老年慢支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即评估-干预,干预主要内容临床护理技术、各种检查措施、药物干预、心理行为干预、出院护理干预.结果:38例患者较好地控制了病情,缩短住院日期,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控制好转、预防复发,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胃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否认心理、企求心理、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接受心理是胃癌患者先后经历的四个心理状态,临床护理应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心理期,延长患者的企求心理期,管理好患者的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期,并促成晚期胃癌患者的接受心理.结论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疾病并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则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老年肾内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防感染护理、药物护理及血液透析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疾病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折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病人孤独与寂寞、恐惧与害怕、悲观与抑郁、急躁与冲动等心理问题均得到改善,心理状态普遍良好,能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结论找出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干预,对于促进老年骨折患者的愈合和保持良好心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疗的胃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心理问题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否认心理、企求心理、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接受心理是胃癌患者先后经历的四个心理状态,临床护理应积极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心理期,延长患者的企求心理期,管理好患者的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期,并促成晚期胃癌患者的接受心理.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疾病并战胜疾病.  相似文献   

15.
陈伟琼  毛楠 《河北医学》2011,17(4):523-525
目的:探讨对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4例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实践.结果:经过临床实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率,保障了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改善了老年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6.
武艳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29-443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资料,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后,68例患者护理效果优良率98.61%。结论心理护理、血糖监测、血压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灵阁 《中原医刊》2009,(16):83-84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432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依据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通过接触、交流、安慰、解释、劝导、疏导、鼓励、暗示等心理措施,实施有效的沟通,缓解患者特异的、个性化的心理问题。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通过各种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护理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肾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肾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20例,调查分析其护理安全隐患。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并针对各项安全隐患因素制定并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分析老年肾内科患者的住院安全隐患,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策,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毛美凤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09-1709,1639
目的:了解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出现的心理问题,探讨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81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后的接触、交流和观察,了解其心理反应及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依从性,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尽快控制病情.结论: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随即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肾内科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3.2±2.5)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4.8±3.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肾内科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对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