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跗跖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我科于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急性闭合性跗跖关节损伤病例17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AO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13例获得随访,随访6~22个月,平均12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踝评分标准(AOFAS):70~80分1例,80~90分5例,90~100分7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跗跖关节再脱位。结论跗跖关节损伤行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短期来看是治疗跗跖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窻 《大家健康》2016,(2):76-77
目的:探析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41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均顺利完成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20个月,41例患者中,11例为优,19例为良,7例为可,3例为可差,优良率为73.17%。结论:临床上给予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41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均顺利完成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20个月,41例患者中,11例为优,19例为良,7例为可,3例为可差,优良率为73.17%。结论:临床上给予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还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的疗效。方法跖跗关节损伤患者44例,其中24例新鲜损伤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组),另20例陈旧性损伤患者行关节融合术(融合组)。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固定组1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AOFAS评分(92.4±8.7)分,融合组1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22个月,AOFAS评分平均(83.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固定组患者4例并发骨关节炎,融合组患者1例效果不理想。结论对新鲜的跖跗关节损伤,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陈旧性的跖跗关节损伤,关节融合也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分析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穿针石膏托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7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效果。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24.3%),良19例(51.4%),可7例(18.9%),劣2例(5.4%),优良率为75.2%。结论跖跗关节损伤的诊治较复杂,应根据具体损伤类型结合影像学检查及分型,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法,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讨论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共计68例,其中31例陈旧伤患者,接受关节融合术,另外37例新伤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融合组患者AOFAS评分、术后最快行走时间为(84.7±2.49)分、(4.8±1.02)月,固定组分别为(93.8±6.65)分、(3.3±0.6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比较发现,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优于关节融合术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受伤情况,合理推荐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10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6个月-24个月不等,对比治疗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的差异,并分析跖跗关节优良率、并发症情况、愈合时间。结果跖跗关节功能优、良、中、差分别50、33、9、3,优良率为88.0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发生断针或断钉等并发症。但有3例出现切口感染,有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愈合时间最短为9周,最长为15周,平均为12.5周。AOFAS评分明显优于术前,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治疗的意义重大,可有效改善跖跗关节功能,改善其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跨关节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8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自锁螺钉钢板联合可控加压的骑缝钉,进行跨关节治疗,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8~1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组所有患者的切口都正常愈合,对照组有9例切口感染,观察组的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跨关节固定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30足)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果 27例(30足)中,24例(27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y以上,优21足,良3足,差3足,优良率为88.9%,其中手术组优良率为90.1%,非手术组为86.3%.结论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治疗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0.
跖跗关节损伤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及重物压砸伤。由于解剖较复杂,X线片较难清晰显示,故容易漏诊或误诊,治疗不当可导致功能障碍。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28例,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复位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解剖复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关节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手术效果及复位效果均优于闭合复位,且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跖跗关节(又称Lisfranc关节)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足部损伤,以往多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疗效较差,目前多趋向于手术治疗.重庆市九龙区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于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治疗跖跗关节损伤1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  相似文献   

13.
<正>跖跗关节(也称Lisfranc关节)是跖骨近侧与远排跗骨远侧构成的关节复合体的统称,其损伤临床上少见,约占全身骨折的0.2%[1]。以往大多主张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由于疗效较差,易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行走障碍[2],目前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降低远期并发症。2010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切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18例,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时,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方式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对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评分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所有患者完成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2.5)个月。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为57.0~98.5分,平均(82.3±9.8)分,总体优良率80.6%;对照组术后AOFAS评分为47.5~96.0分,平均(77.5±10.2)分,总体优良率69.4%。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所达到的疗效与空心螺钉治疗较接近;双重加压螺钉的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效果更加显著,是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内黄县中医院收治的96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分为A、B、C 3组,各32例,A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B组给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C组给予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C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跖跗关节损伤能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仲崇煊 《中外医疗》2011,30(32):19+21-19,21
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约占全身骨折的0.2%,大部分为直接暴力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足部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的重要手段,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谭海军 《中外医疗》2013,32(4):57-58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收治并给予手术治疗的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46例。其中24例患者使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2例患者使用跖跗关节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3年。46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优,占32.61%;2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良,占56.52%;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可,占10.87%;无疗效为差的患者;患者的优良率为89.13%。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与采用跖跗关节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69-72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跨关节钢板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24例Lisfranc关节损伤的患者,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6岁,损伤按Myerson分型:A型5例;B型11例;C型8例。所有患者待足部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择期行切开复位跨关节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放射学检查随访,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6~36个月),随访期间未见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8个月复查时发现钢板断裂,但无不适主诉,予以取出内固定。1例患者术后13个月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明显疼痛伴行走困难,保守治疗无效,予行跖跗关节融合术。X线片示术后平均12周(10~16周)骨性愈合。根据AOFAS足评分标准进行。结果显示:好(80分)11例,较好(60~80分)9例,差(60分)4例。结论用切开复位跨关节钢板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可避免贯穿跖跗关节固定,减少关节软骨继发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生平 《广西医学》2009,31(12):1841-1842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跖跗关节损伤43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法。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分别评价术后功能状况和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随访13~56个月,平均16.7个月。43例中足背皮肤坏死4例,分别行二期或多期清创植皮术后愈合;伤口感染3例;创伤性关节6例;克氏针松动、移位4例。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15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74.4%。结论临床中跖跗关节损伤易漏诊并延误治疗,必须早期诊断,及时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才能有效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进行固定;研究组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治疗优良率、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等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80.00%,对照组优良率76.00%,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股筋膜室综合征、感染或创伤性关节炎、内固定断裂等,其中,研究组仅2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对照组有2例伤口感染。研究组术后AOFAS评分(82.67±9.31)分,住院时间(5.12±0.23)d;对照组术后AOFAS评分(80.12±9.14)分,住院时间(5.16±0.1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经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效果跟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进行固定的治疗效果相似,均可达到良好复位和坚强固定,并发症少,足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