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减少静脉肾盂造影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对345例实施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在操作前、操作中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使用离子型碘对比剂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比文献报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正确预防措施是减少IVP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06例行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检查的患者使用30%泛影葡胺试敏剂进行过敏试验,阴性者进行造影,阳性者待过敏症状消失后,于造影前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5min无反应后再全量注射进行造影,观察造影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例患者中碘过敏试验阴性者2001例(99.75%),阳性者5例(0.25%)。5例阳性患者行非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阴性,注射全量造影后未发生不良反应;2001例阴性者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出现不良反应39例(1.95%)。结论 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无预测价值。关键词:碘过敏试验; 非离子型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 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7;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3-0068-0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离子型和非离子型2种含碘对比剂在静脉肾盂造影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总结检查中应用含碘对比剂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482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其中应用离子型对比剂198例,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284例,2组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对比剂,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应合理选择对比剂,掌握对比剂的注射速度,严密观察患者检查中的反应,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排泄性尿路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排泄性尿路造影受检者所使用对比剂的不同,将569例受检者分为离子型组和非离子型组。离子型组使用76%复方泛影葡胺作对比剂,共224例;非离子型组使用碘海醇(300mgI/mL)作对比剂,共345例,观察两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肾脏显影强度及显影时间。【结果】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较离子型对比剂低,差异显著(χ^2=30.359,P〈0.01);且肾脏显影强度及显影时间优于离子型组(P〈0.05)。【结论】非离子型对比剂在排泄性尿路造影中使用能大大增加造影检壹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感,提高影像质量和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静脉注入碘造影刑的9432例病人做一观察和统计,从而对碘造影剂的各类不良反应做出客观判断,对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安全性能做出评估。结果离子型造影剂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非离子型造影剂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74%,虽然机率不同,但均有重度反应者。结论注碘造影检查中存在发生各类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是高危群体病人在做造影检查时须权衡利弊,并做好预防措施,当不良反应发生时,应针对其程度而采取各种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6.
造影剂的副反应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静脉肾盂造影(IVP)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情况,以提供预防和降低造影剂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依病情需要将受检分为DSA组和IVP组;DSA组依造影剂类型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亚组,前瞻性设计对其照影剂使用情况及副反应观察及记录。结果 (1)DSA组中离子型组副反应发生率为3.10%。非离子型亚组发生率为0.36%;(2)IVP组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9.31%;(3)离子型亚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亚组,两亚组比较差异显(P<0.01)。结论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造影剂、预防用药、有效护理是减轻和减少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静脉肾盂造影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观察500例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 500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和面色潮红或苍白各2例;胸闷、心悸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静脉、做好对比剂加温和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方法是保证静脉肾盂造影术顺利完成的基础;严密的不良反应的观察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危害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颈外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穿刺特别困难者提供一条安全的增强检查途径。方法选择上肢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者为对照组(n=50);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为观察组(n=40),观察组均为上肢血管条件特别差、穿刺困难者。建立不同路径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评价表,其观察指标包括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渗漏率、碘对比剂剂量、注射速度、延迟时间、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注射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等。结果对照组有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8%,无渗漏发生;观察组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穿刺后等待检查过程中留置针滑出。对照组和观察组注射前后心率[(3.25±11.53)次/min比(-1.31±7.91)次/min]、舒张压波动值[(-6.75±24.24)mmHg比(3.04±8.82)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9,-1.91;P均〉0.05),收缩压波动值[(-2.60±13.09)mmHg比(7.39±13.52)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两组均无临床症状及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图像质量高;对血管条件特别差的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穿刺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只是技师在进行扫描时适当调整碘对比剂的剂量、扫描延迟时间。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对于心功能正常者安全可靠,对穿刺特别困难者进行增强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加压数字胃肠机下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IVP造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采用GEPrestige.II型多功能数字胃肠x线机,诊断组使用无加压下IVP,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下IVP。比较两组造影效果。结果诊断组与对照组完成造影时间分别为5—15min和30~35min;造影优良率分别为96.7%和9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和33.3%。结论无加压数字胃肠机下进行IVP检查其影像清晰。定位准确快速,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类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819例患者在行CT增强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护理经验。结果离子型对比剂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为31.1%.中度不良反应为16.0%,重度不良反应为0.3%;非离子型对比剂发生轻度不良反应为4.0%,中度不良反应为0.3%,重度不良反应为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经统计学分析,Z=20.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离子型对比剂在应用中副反应明显低于离子型对比剂。做好心理护理、检查前准备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CT增强扫描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余俊 《全科护理》2013,(26):2420-2421
对894例碘过敏试验阴性病人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检查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严格掌握禁忌证,做好心理护理及抢救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894例IVP病人中4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仅为5.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快速心律失常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心律平组(30例)。胺碘酮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150—300mg缓慢静注,维持量0.5-10mg/min,维持静点3d,静脉用药同时口服0.2gq8h。心律平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70mg静脉注射,若无效15min后重复70mg,最大累计量24h不大于240mg,次日1:2服0.2gq8h,观察两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转复到窦性心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总成功率81.25%(26/32)比心律平组转复总成功率60%(18/30)高,而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较心律平组低。结论胺碘酮静脉给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对比剂结合低张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3例欲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108例术前30min肌注654—2(山莨菪碱)10mg,95例术前不用654—2,对两组病例影像质量、造影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未发生碘过敏反应。术前肌注654—2组的子宫输卵管造影图像质量和造影成功率均明显高于术前不肌注654—2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离子型对比剂子宫输卵管低张造影显影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低张药物能有效缓解输卵管的痉挛,降低假阳性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病人在造影过程中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比醇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A、B两组各50例,A组采用复方泛影葡胺造影,B组采用碘比醇造影剂,比较两组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均能显示子宫输卵管的通畅情况,但B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A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可作为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首选造影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在64排CT下冠状动脉成像及血管造影机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时不良反应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患者分为两组:CT冠状动脉成像组353例,另一组为CAG组301例。所有病例全部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350mgI/m1)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CT冠状动脉成像组欧乃派克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多于CAG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CT冠脉造影患者与传统冠脉造影相比更易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造影检查前要进行针对性的准备,造影过程中及造影后密切观察病情,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迟摄影在尿路狭窄的定位和判断肾功能的作用。方法:总结中重度尿路积水86例患者的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果:77例(89.5%)的病例在90、120、180min延迟摄影中均显示尿路扩张,60例(69.8%)的患者能明确尿路梗阻部位。结论:该方法提高了造影的成功率,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了最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诊断尿路结石的不同征象。方法:收集80例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病例对比各段的结石分布情况。结果:腹部平片(KUB)加静脉尿路造影(IVP)诊断输尿管结石诊断率86.4%,B超直接诊断符合率72.8%;结合间接征象可提高诊断。各段结石的分布两者有较大不同。结论:两者检查各有优缺点,超声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检出较低有多方面原因,IVP对诊断各段输尿管结石都比较敏感,还能大致判断肾功情况;两者结合起来明显提高了诊断,有助于临床综合判断,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内快速注射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欧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其增强效果,并与进口同类产品对照。方法按照患者筛选和淘汰标准对符合条件的290例患者无选择地采用欧苏或优维显行静脉内快速注射,剂量70~80ml/例,延迟25s螺旋CT增强扫描。以高压注射器肘前静脉或足背静脉给药。增强扫描后记录注药中及注药后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测定给药前后感兴趣区或该层面主动脉的CT值,对增强效果做出主、客观评价。结果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欧苏)增强对比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均佳,全身耐受性好,注药后不良反应与进口非离子型对比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国产非离子型对比剂(欧苏)行CT增强扫描检查,增强对比质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均佳,全身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水溶性非离子型碘X线对比剂,能充分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为使冠状动脉的轮廓充分显影并获得清晰的图像,需使用造影剂来加强对比。非离子型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又名欧乃派克)、碘克沙醇(又名威视派克)等,因其显影清晰、不良反应少、易于吸收与排泄,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中。碘造影剂反应是介入治疗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造影剂反应的观察和处理是介入治疗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本院5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PCI)患者,发生造影剂反应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BCDE-D急救护理模式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致急性不良反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1日,分析300例CT增强检查中使用碘对比剂后发生急性不良反应患者,总结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检查项目及不良反应的比例,最后总结现场救治中ABCDE-D急救护理模式的救治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普通CT增强201例,CT血管造影成像(CTA)检查99例;轻度不良反应246例,中度不良反应25例,重度不良反应29例;本组均按照ABCDE-D急救护理模式给予全面评估和现场救治,中、重度不良反应患者在救治过程中无其他突发不良事件,轻度不良反应患者观察30~60 min后离院或返回病房,恢复良好。结论:ABCDE-D的急救护理模式是非离子型碘对比剂致急性不良反应救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旦发生急性不良反应,影像科工作人员应按照ABCDE-D的急救护理模式立即抢救,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