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选择素、内皮细胞-巨噬细胞黏附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是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终末期肾衰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近40%的透析患者是DN。D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仍然是一大难题。肾脏是典型的微血管器官,DN是DM微血管并发症与重要死因。DN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堆积、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广泛浸润是DN进展的组织学特点。新近观点认为,DM是一种慢性炎症,P-选择素及其介导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黏附在DN机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dli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到肾小管和肾间质。随着人口老龄化,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DN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ic mdlitus,DM)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并且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及糖尿病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DN早期的病理变化以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肾小球基底膜(GBM)肥厚、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肾小球硬化症,是DM最严重、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增长,已成为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威胁人群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病,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DM急性并发症致死率显著下降,DM慢性并发症成为DM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DiN)已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它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最终导致肾衰竭。最近有研究发现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炎症反应有明显关系,而且与DM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DM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检测中早期DN患者血浆CRP的水平,探讨厄贝沙坦对2型DN微量白蛋白尿、CRP、肾功能及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糖尿病肾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而脂代谢紊乱与DN相伴而存在,互相影响而加重。DN合并脂代谢紊乱将加重肾小球硬化,促进DN发生发展进行至慢性肾衰竭。而控制脂代谢紊乱能够有效地延缓DN的发展。因此,及早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一种能良好的调节脂代谢紊乱,有效地改善高血脂、高凝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已经成为DN治疗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就DN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粗浅地探讨了DN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中西医防治策略,以求共识。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慢性血管并发症之一,DN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发生结构与功能损伤,导致蛋白尿的形成,最终导致肾衰竭而死亡。早期诊治可阻止或推迟肾病的发生与发展[1,2]。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难治的三大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虽然有学者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胰激肽原酶等具有减轻肾小球高滤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漏出的作用,但效果仍欠佳。笔者采用自拟“解毒扶正汤”联合西药治疗,Ⅳ期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蛋白尿是D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与DN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ephrin等足细胞相关蛋白在肾小球裂隙隔膜丢失,可以增加肾小球的某些成分,活化促凋亡通道,进而破坏裂隙膜完整性,使得肾小球滤过电荷屏障减弱,促进蛋白尿的发生,加速了DN进展。有效地控制血糖以及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可起到调节足细胞某种蛋白表达的作用,阻止足细胞的丢失,进而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为此本文就足细胞在DN中的作用,以及DN时以足细胞为靶点,减轻DN蛋白尿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基质增殖在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病理特点是肾脏高灌注,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以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功能紊乱。D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障碍或遗传因素。但不论其机制是什么,DN病人均出现了ECM的生化和结构改变。因此对ECM的研究可提高对DN发病机理的认识,对DN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对ECM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我们主要综述DM状态对ECM的影响和ECM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由于近年来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DN已成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在大多数国家,DN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多见原因之一,但有关DN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糖代谢紊乱及血流动力学障碍是DN的发病基础,但并不是导致DN进展的唯一原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DM体内多种炎症因子、炎性介质的标志物增高,且DM的许多重要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损害都与炎症密切相关,因而有人提出DM是一种糖脂代谢紊乱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DM正常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临床蛋白尿期急性时相蛋白如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铜蓝蛋白及唾液酸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DM体内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同时发现,这些炎性蛋白随着微量白蛋白尿增加而增加,说明慢性炎症与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导致的慢性肾衰竭不断增加,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DN足以肾脏硬化性病变为主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其早期改变主要为系膜细胞增生、肥大并分泌大量炎症因子,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引起肾小球纤维化或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和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目前西方国家的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中DN占首位,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DN也将成为导致ESRF的最主要原因。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DN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苦寒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此类药物性苦、味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功效,代表药物如黄连、黄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升高,这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有约1.7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已达4500万左右,其中2型DM占90%~95%。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M患者并发DN的病死率为未并发DN者的30倍。DM病史10~20年的患者DN发病率可达47.66%,且病变呈进行性进展,5~10年后即可出现终末期肾衰竭。  相似文献   

15.
足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1],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中,约35%为DN患者[2].我国目前约有4 000万人面临糖尿病危胁,DN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15%[3].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堆积,系膜增宽、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增厚,肾小球硬化及伴肾间质纤维化.DN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尤其是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成分的足细胞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1])。DN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以及肾血管的病变~([2])。长期以来认为DN主要是肾小球病变,而其他病变是肾小球病变的继发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肾小管病变在DN的早期就可独立于肾小球病变出现,并与DN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就肾小管损伤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是2型DM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残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血糖是控制DM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但单纯控制血糖不能完全阻断DM的发生和发展,这与DM是氧化应激增强有关。导致氧化应激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血糖介导的糖自身氧化和蛋白糖基化。内皮细胞损伤及炎性因子在DN进展过程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同时也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M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对DN的防治研究显得尤为迫切。DN的发病机制涉及糖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作用、氧化应激反应等多个方面。中医药防治DN的机制研究基本都是围绕这些机制展开的,且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中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及其与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STZ-DM模型组,在模型成功后2周,4周和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球PKC同工酶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在肾小球内,PKCα在DM发病2周,4周,12周时表达显著上升;PKCβ1,PKCⅡ在DM发病2周时表达明显下降,4周,12周时逐渐上升,PKCε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DN发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PKC各同工酶在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不同,对DN的发生,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流行病学研究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DM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40%,病变主要累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引起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同时它可加速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危害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