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4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因素等。结果:40例患者中,有11例选择了内镜切除、2例补行外科手术、25例直接外科手术、1例患者放弃手术。术后随访:低级别类癌症恢复良好,通过内镜治疗有1例复发;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预后不良,复发率和转移率都比较高。结论:针对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应该以外科治疗为主要手段,可选择内镜治疗,但是手术前必须通过内镜超声或者CT影像做充分的评估。鉴于神经内分泌癌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高,而且预后差,应加强多学科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胃肠胰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好发的部位。2019年WHO重新发布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级标准,将细胞分化好、Ki67增殖指数>20%的肿瘤从原来的G3级神经内分泌癌(G3 NEC)分离出来,定义为G3级神经内分泌瘤(G3 NET)。G3 NET做为一个新的分级,在分子学、影像学以及预后方面均与NEC和G1/G2 NET...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14):995-995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G-GEP-NEN)是一种罕见但预后很差,且是一种未被充分研究的肿瘤类型。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 G3)以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癌(NEC)。NET G3的预后优于NEC,但对于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不如NEC。HG GEP-NEC的治疗参考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前,对于HG GEP...  相似文献   

4.
第5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将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和命名进行了更新,重新定义了G3。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G3(NET G3)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鉴别诊断是重点也是难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版WHO和2020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共识提出二者的鉴别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53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计算其5年复发转移率,同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及生存分析,并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153例患者中,男性90例(58.82%),女性63例(41.18%);G1 期 114例(74.51%),G2期25例(16.34%),G3期 14例(9.15%),接受内镜手术 112例(73.20%),外科手术41例(26.80%),5年内复发转移人数26人(16.99%).手术部位在十二指肠、食管、胃和直肠的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31%、3.92%、3.27%和8.50%.采用内镜手术和外科手术的患者5年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92%和13.0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肿瘤部位、不同肿瘤直径、不同病理分级以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肿瘤复发转移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肿瘤直径越大、病理分级越高,术后患者复发转移风险越高.G1、G2期直径不超过2 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不同手术的复发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和切缘见肿瘤组织是影响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G1、G2期直径不超过2 cm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在内镜下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15例,按照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复核,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 15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发病部位多见于食管,其次为胰腺,CgA阳性率为73%,Syn阳性率为87%,分期为IV期及病理分级为3级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临床分期及分级是主要的预后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点,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患者的病理特点,分析临床病理特点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患者中发病部位位于胃部48例(43.64%),直肠8例(7.27%),胰腺36例(32.73%),壶腹部6例(5.45%),食道6例(5.45%),结肠4例(3.64%),回盲部2例(1.82%);病理分类NET占30.00%、NEC占66.36%、MANEC占3.64%;行手术切除术者占90.91%,13.64%的患者有远处转移;T3/T4期者明显高于T1/T2期者,病理分级G3级明显高于G1/G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胃部,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T分期、病理分类、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理确诊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治疗方式、病理分型、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临床表现呈侵袭性,原发肿瘤未转移5例(31.25%),邻近组织器官及区域淋巴结转移8例(50.00%),远处器官转移(转移至骨、肺)3例(18.75%);肿瘤累及鼻腔、鼻窦8例,面部皮肤4例,累及腮腺、颌下腺、下颌骨、耳部各1例;病理分型Merkel细胞癌3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9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非典型类癌1例,混合细胞癌2例;Syn(+)16例(100.00%),CgA(+)8例(50.00%),CD56(+)15例(93.75%),AE1/AE3(+)13例(81.25%);16例患者中14例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术后给予辅助性放疗、化疗,2例活检确诊后行姑息性放疗、化疗;10例患者死亡,5例带瘤生存,1例无瘤生存。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复发及转移率高,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但总体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观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临床症状、好发部位、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癌患者(NEC)有36例,神经内分泌瘤患者(NET)有21例,混合性胰神经内分泌癌患者(MANEC)有5例。患者主要有腹胀、吞咽困难、腹痛等症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胃底、贲门部,其次为胃体、胃窦。62例患者中有58例进行手术治疗,随访4-28个月,36例NEC患者术后远处转移33例,复发1例,死亡25例,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41.67%;21例NET患者术后远处转移3例,复发2例,死亡2例,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48%;5例MANEC患者术后远处转移4例,死亡4例。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有NEC、NET、MANEC三种类型,NET以早期病变为主,手术后死亡率较低。NEC、MANEC主要为恶性病变,术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2月资料相对完整的12例阑尾NEN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2例阑尾NEN患者中8例以腹痛为主要症状,2例以大便改变为主,1例因子宫异常出血就诊,1例不详。其中1例术前穿刺诊断明确,7例术前诊断为阑尾炎,1例为卵巢恶性肿瘤,1例为结肠肿物,1例为直肠神经内分泌瘤术后。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瘤(NET)G1级8例、G2级2例、G3级1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1例。1例NET G3级患者发生颈部、纵膈、腹盆腔等多处转移,化疗效果不佳而死亡,其余患者均生存,无术后复发及转移。结论: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预后较好,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被漏诊、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中对阑尾仔细探查及快速病理,减少二次手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 are one subgroup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T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slow growth, frequent metastasis to the liver, and limited to the liver for long periods. In patients with irresectable liver metastatic NET,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only radical treatment. About 160 case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metastatic NET have been reported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no such repor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c metastatic NET in China by now. We herein report a cas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c metastatic pancreatic insulinoma with a survival of over 5 years.
  相似文献   

12.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 are one subgroup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Ts. Slow growth, frequent metastasis to the liver and may be limited to the liver for long periods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irresectable liver metastatic NET,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the only radical treatment. About 160 case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liver metastatic NET have been reported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no such repor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c metastatic NET in China by now. We herein report a cas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c metastatic pancreatic insulinoma with a survival over 5 years in West China Hospit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40例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间经超声心动图确诊、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肿瘤的性质、分布、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本组良性粘液瘤39例(97.5%),恶性肿瘤1例(2.5%);男性12例(30.0%),女性28例(70.0%);肿瘤位于左心房38例(95.0%),右心房2例(5.0%)。正中开胸手术切除肿瘤37例,电视胸腔镜下切除肿瘤2例,恶性肿瘤未能切除1例,手术切除率97.5%。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例(2.5%),死于肺栓塞;1例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其余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随访2个月~4年,均无复发。结论本组心脏肿瘤中多为左心房良性黏液瘤,女性多见;外科手术彻底摘除瘤体是治疗心脏肿瘤的主要手段,电视胸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左房粘液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诊治1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镜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形态表现及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2000年10月-2012年3月消化内镜中心153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内镜下表现,共3种内镜治疗方法,即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评估内镜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下形态多表现为黏膜下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有时中心有凹陷,伴有糜烂,色发黄或苍白,质地较硬.153例中经内镜下治疗130例(85%,130/153).2例(1.5%,2/130)内镜切除后并发迟发性出血,经内镜止血及内科保守治疗痊愈;27例(20.8%,27/130)内镜切除后肿瘤残留或无法确定切缘,其中17例(63%,17/27)补充外科手术,10例(37%,10/27)定期复查肠镜未见复发.对103例内镜下切缘阴性的患者进行(3.95±2.50)年电话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掌握内镜下形态特点有助于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肉眼诊断,内镜治疗对于小的未及固有肌层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皮革胃的早期诊断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1)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确诊的38例皮革胃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胃镜、B超、钡餐X线及螺旋CT在皮革胃诊断的优缺点。(2)通过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38例中胃镜确诊为皮革胃6例(15.79%),31例(81.58%)经B超检查提示皮革胃改变,X线钡餐28例(73.68%)患者提示皮革胃,CT检查29例(76.32%)提示皮革胃改变。胃镜诊断皮革胃明显低于X线、B超及CT。本组手术探查31例81.58%,手术切除21例切除率为58.06%,未手术切除7例18.42%。随访30例78.95%,手术切除者1~5年内复发死亡,平均16.5个月,手术探查未切除和未手术者在1~9个月内死亡,平均4.7个月。结论 (1)皮革胃是进展期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大体分型属BorrmannIV型。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迅速,临床表现隐匿的特点,故早期诊断困难,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目前提倡联合诊断方法,提高皮革胃检出率。(2)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68、66和52岁;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上腹痛,腹泻及消化道出血;行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十二指肠降部占位,3例胃十二指肠镜检示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活检病理为神经内分泌瘤。3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  术后病理发现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1例为G2级。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术后7个月仍无瘤生存,1例术后生存>5年,1例术后4年8个月死于复发。 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较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孙胜玉  马辉  夏鹤春 《吉林医学》2010,31(32):5733-5734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微创外科治疗及手术过程、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通过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20例,Ⅲ级3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尿崩2例,视力恶化1例,轻瘫3例,肌力术后1个月均恢复,脑血管痉挛并脑梗死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个体化的术前评估,微创外科手术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疗效,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Merkel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rkel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均缺乏特异性,免疫表型常表现为CgA、NSE、EMA、NSE、Syn(+),CK、CgA、Vim、LCA(.),l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足叶泊甙和顺铂化疗,现随访3个月,目前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另1例患者行局部切除+多次化疗和放疗后出现淋巴结和右肺转移.因不能耐受肺部根治性手术,改行EC方案化疗(依托泊甙+顺铂),后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Merkel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即使综合治疗后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彻底切除病灶结合术后放疗或化疗是治疗Merkel细胞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罕见,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肝、肺和骨转移,以肝转移最为常见,约有50%患者容易发生肝转移,治疗方式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4—2013年SEER数据库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数据,纳入47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切除原发性肿瘤,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提取患者基线资料和临床特征,研究的终点是总体生存时间。结果 476例患者中,手术治疗组125例(26.3%),非手术治疗组351例(73.7%)。手术治疗组生存时间长于非手术治疗组(χ2=57.649,P=0.001)。将患者分别按照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化程度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1、T2、T3期患者中,手术治疗组生存时间均长于非手术治疗组(χ2=5.543,P=0.019;χ2=11.494,P=0.001;χ2=34.240,P<0.001)。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手术治疗组生存时间均长于非手术治疗组(χ2=29.392,P<0.001;χ2=30.722,P<0.001)。组织学分化程度Ⅰ~Ⅱ级和Ⅲ~Ⅳ级患者中,手术治疗组生存时间均长于非手术治疗组(χ2=18.513,P<0.001;χ2=11.219,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1.973,95%CI(1.476,2.637)〕、组织学分化程度为Ⅲ级或Ⅳ级〔HR=3.864,95%CI(2.279,6.551);HR=2.801,95%CI(1.278,6.141)〕、非手术治疗〔HR=4.845,95%CI(2.853,8.226)〕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提高了生存率。淋巴结转移和不同T分期与生存率无关,而年龄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对于年龄<60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原发性肿瘤切除术应被视为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