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负性心理状况和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结构式心理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特质应对量表(TCSQ)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应对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评分、SDS评分、应对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2周后SAS评分、SDS评分、应对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式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国芬 《吉林医学》2015,(2):339-3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手术前1d、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出院时的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护理心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协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95-9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及护理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杨志彦  宋春丽 《河北医学》2016,(7):1179-1182
目的::对比观察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入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评分及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升高、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改变程度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疾病控制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胡进梅 《广东医学》2016,(Z1):280-28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探讨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三合一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应对方式等。结果干预组入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时退避、幻想、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下降,而解决问题积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合一的干预方式能够缓解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药物(非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4d内和出院时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测定.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付蓉 《当代医学》2016,(6):107-108
目的 观察和探究护理干预缓解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前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霍美青 《中外医疗》2013,(32):169+171-169,171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中青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心身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人生回顾干预对癌症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癌症终末期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的顺序编号,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生回顾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照顾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量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命质量评估的各个维度评分以及患者的抑郁、焦虑、自卑情绪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能力、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t值分别为4.624、7.559、9.557、12.391、14.341、9.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D、HAMA、SE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0.451、0.356、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抑郁、焦虑、自卑发生率为10.0%、16.7%、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53.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生回顾能提高癌症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癌症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的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后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变化、出院后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于产后抑郁患者预后良好,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是防治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爱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502-15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分娩全程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分娩全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后1周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心情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比例明显减少,产妇心情愉悦,满意度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态度行为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无痛分娩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密切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11月红斑狼疮伴发焦虑抑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正常治疗及护理外,同时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进行评分。对2组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SDS、SAS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时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间有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住院天数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对红斑狼疮伴发抑郁焦虑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PCI术后行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选择效果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 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6个月后比较2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 结果 经对比发现,观察组在出院时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5.76±6.54、32.21±5.55,对照组为38.15±2.32、35.78±2.17;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为32.51±2.54、30.21±4.45,对照组为35.45±4.02、34.78±2.03,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3±1.3、12.3±1.4、14.2±0.4;对照组分别为为8.3±2.6、9.6±2.3、10.3±1.9。出院6个月后评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77.8%。2组如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行延续性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还降低了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在2型糖尿病(T2DM )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240例T2DM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估,选择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聚焦解决心理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值明显降低,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策略能为糖尿病抑郁症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健 《四川医学》2010,31(5):617-619
目的观察术前访视中心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我院行择期全身麻醉的200例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手术前进行床旁术前访视时予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术前访视而不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前心理干预前无配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值显著高于有配偶组,术前心理干预后二组评分均降低,但是无配偶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值显著高于有配偶组。结论术前访视中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全身麻醉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情绪,尤其对无配偶的老年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