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3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复位效果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可缩短住院时间,避免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行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术前、术后1周、1年行X线检查,测量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年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跟骨高度和宽度、Gissane角、Bohler角均明显增加,跟骨宽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在术后1年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跟骨宽度与术后一周相比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的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要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11.1%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恢复患者跟骨骨折部位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方面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优势,因此,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条件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应当作为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石膏外固定术保守治疗。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优良率高达71.88%;对照组优良率为6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8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40例,Ⅰ组患者在闭合复位后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Ⅱ组患者在切开复位后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Ⅰ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Ⅱ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和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不仅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手术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螺钉内固定结合跟距反牵器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04月~2016年2月55例62足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我科设计的跟骨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后加横向螺钉固定,结合跟骨、距骨反向牵引复位器外固定治疗,术后采用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足踝评分系统,分别从疼痛、功能、踝-后足排列方面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Bohler′s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的变化,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根据AOFAS评分标准:本组55例62足都获得随访,其中优24足,良31足,可7足,优良率88.7%。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X线片显示术后跟骨Bohle r′s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较术前都有明显改善,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跟骨外侧小切口可很好的暴露跟骨外侧壁及后距下关节面,结合螺钉内固定及跟距反牵器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软组织损伤小,骨折复位疗效确切,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跟骨关节面内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将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SandersⅡ型组、SandersⅢ型组及SandersⅣ型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及跟骨角宽度、跟骨高度及长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及Maryland足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520,P=0.3512;F=0.3253,P=0.5421;F=0.7547,P=0.6759);治疗后三组患者跟骨角宽度均降低,而跟骨高度及长度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无再手术及关节融合者。结论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可得到有效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柯力(Colles)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柯力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治疗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柯力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优缺点,以期为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IPPO组与切开复位组,每组各40例,MIPPO组患者采用MIPPO治疗,切开复位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材料均采用锁定钢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切开复位组(P<0.05);术后MIPPO组患者失访4例,切开复位组患者失访7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2.83个月,随访12个月时进行踝关节评分(kofoed),MIPPO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MIPPO组优良率为94.44%(34/36),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87.88%(29/33)](P<0.05);MIPPO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切开复位组为10%(4/40)。结论胫骨远端骨折采取MIPPO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MIPPO术后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2012年~2014年我院共有28例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患者接受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组,每组均14例,非手术组采取保守治疗。两个月后提供肩关节功能锻炼,手术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术后4周都进行了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此次研究的28例患者均获得了治愈,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时间为8~12个月不等。非手术的患者共出现了7例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病例,6例一般,一例差;手术组有13例优良病例,1例一般。两组患者的Rowe评分存在差异性。结论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采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比保守治疗优秀,患者的优良率高,肩部能够接受早期关节锻炼,恢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研究夹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病患,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划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各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病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根据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讨论在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来予以治疗,所获成效显著,愈合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Colles骨折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87例患者采用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87例,随访时间2~5年,优69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达98.85%。结论及时复位、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能够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行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最稳定的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简单、尽早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对腕关节的功能恢复疗效好、见效迅速、价格便宜、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和保守治疗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3年12月的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53例,使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33例,使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治疗组优良率是88.7%,保守治疗组的优良率是69.7%,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使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突出,固定优秀,患者早期能够接受功能锻炼,促进其康复,并发症少,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在根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9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A组患者行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Gissane角、Bohler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AO-FAS优良率95.56%,B组AOFAS优良率9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符合标准患者共69例纳入本研究,比较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成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的功能障碍,对照组的肘关节Mayo评分优良率和平均肘内翻角度优于试验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可获得满意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跟骨骨折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及Bohler角及Gissane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给予跟骨骨折患者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与后足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且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将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82例足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随访时间12~42个月。结果82例术后X线检查,钢板、螺钉位置满意,无感染病例,踝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无内固定失败者。出现跟部增宽、距下关节炎3例,皮肤边缘坏死1例,经换药等治疗后愈合。螺钉后退刺激皮肤不适1例,跟垫处疼痛3例,但不影响功能。结论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恰当地选择手术指征、手术入路,正确地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同时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复位夹板固定。方法采用复位夹板固定闭合治疗过程控制改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实现合理的综合性临床肱骨髁患处的快速有效恢复。结果采用小儿肱骨髁上的骨折临床治疗手法可以改善小儿肱骨髁的综合性的恢复过程,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问题的手法复位夹板的固定治疗可以有效的加快综合性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移位的患者426例,其中手法复位腕伸位固定230例,腕屈位固定19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对比两组的骨折再移位率;评定骨折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比较优良率。结果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的骨折再移位率20.9%低于腕屈位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0%高于腕屈位的79.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再移位率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辅助撬拨复位联合跟腱旁切口置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12月确诊为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28例,采用跗骨窦小切口辅助撬拨微创复位,经跟腱旁切口置入钢板内固定,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用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疗效。结果26例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2例失访,术后跟骨结节角和交叉角恢复良好,无术口皮肤坏死感染、腓骨肌腱炎等的并发症出现,根据AOFAS评分标准,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2.3%。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撬拨复位、经跟腱旁切口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切口并发症少,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