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患者,女,72岁,主因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间断性上腹部疼痛27年入院.B超示:"胆总管结石伴肝内外胆管扩张";ERCP显示:"肝内外胆管充盈欠佳,左右肝外胆管分杈较低,右肝管可见一约2.5cm×1.0cm结石阴影,胆总管扩张直径约2.1cm,其内可见一约2.6cm×3.0cm椭圆型结石影".  相似文献   

2.
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依据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行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11例。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7例获访,时间3个月至3年,1例右上腹隐痛、无其他症状出现。结论 结石部位的肝部分切除是治愈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左肝外叶切除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方法:对1995年3月~1998年7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108例,采用手术89例,其中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44例,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Roux-y吻合术者9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者17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7例;左肝外叶切除加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1例。结果:术后经BUS及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门诊随访3~36个月无复发。提示:对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联合术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方法:对1995年3月 ̄1998年7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108例,采用手术89例,其中左肝外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44例,左肝外叶或左半肝切除加胆总管Roux-y吻合术者9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者17例,右半肝隔面切开取石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7例;左肝外叶切除加右半肝隔面切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疾病.鉴于结石、胆管狭窄引起胆管反复发作及晚期发生肝内胆管癌,肝叶切除已成为其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行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53例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内多发胆管结石患者共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平均46岁.临床表现均有胆管病发作史,均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经肝B超、CT诊断,确诊为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其中患者结石位于左肝外叶、胆外胆管者共有26例,位于右后叶、肝外胆管、胆囊者共14例,位于左右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者13例,其中9例有1~3次胆道手术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通过总结36例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及肝叶切除术的应用。结果 3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手术死亡。仅2例肝内胆管残余结石,1例胆管炎再发入院。结论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本术式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肝内胆管结石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3月间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37例,其中合并肝胆管狭窄21例,占(56.75%)。分型:中央型结石19例,周围型结石3例,全程局限型结石12例手术,全程弥漫型结石3例。手术方式:肝叶段切除术13例,肝门胆管切开取石,高位胆管空肠吻合术14例,肝叶段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lO例。结果 30例获得5个月——6年的随访。全组优良34例(占91.89%),差3例(占8.1%)。残余结石9例(占24.32%),再手术3例(占8.1%)。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应根据不同类型结石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盲目扩大肝叶段切除适应证并不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1 8岁 ,藏族 ,以右上腹部痛伴恶心、发热、全身无力 4天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差 ,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 ,右上腹明显压痛。腹部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正常 ,内部回声均 ,胆囊 1 1× 4 0× 4 0cm ,内可见散在的细小的光点 ,其后伴无声影 ,随体位移动 ;右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胆总管全程扩张内径达 4 4cm ,内见 1 2cm强光团 ,后伴声影 ,随体位移动。胆管壁毛糙 ,回声增强 ,超声诊断 :急性胆囊炎 ,胆汁淤积 ,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手术所见 :肝质地较硬呈胆汁淤积改变 ,胆囊位于肝内 ,颈部有轻度的变异 ,胆总管约 4× 4cm …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3岁,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伴寒颤发热20余年为主诉入院,经CT检查发现胆总管及左肝内胆管大量结石并左肝内胆管扩张,同时发现该患者脾及胃大部位于左侧肝下,胰呈半环状位于中腹部(见图1),胸片未发现心脏反位。择日手术,术中发现胃大弯位于左上,贴于左外叶下方,脾位于肝门后下方。门静脉位于胆总管前方.胰腺位于门静脉及胆总管后方。切除左半肝,利用剥离的胆囊自门脉下方提出胆总管,侧方切开取石后置入T管。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狭窄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1991年9月至2008年12月69例行胆肠吻合术的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狭窄病例进行总结,包括临床表现、结石部位、狭窄情况、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等。结果胆管狭窄主要位于1~2级胆管内。51例(73.9%)行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8例(26.1%)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随访结果表明,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优良率为88.9%,优于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88.9%:66.7%,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胆道狭窄患者首选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胆管空肠大口吻合。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624-1624
肝内胆管结石病因病情复杂 ,故治疗方法也比较多 ,除部分病人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外 ,多数病人需行肝叶切除加做胆肠内引流术治疗。由于病情较重、手术较大、术后易发生感染、出血、胆瘘、残余结石等并发症 ,对护理要求较高。现将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的术后护理要点叙述如下 :1基础护理1.1由于病情重、手术大 ,有的又为急症手术 ,故术后病人一般应住监护室待病情平稳后再回病房。如果没有监护室 ,应该严密观察脉搏、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因麻醉、手术打击以及手术并发症(如失血)引起的休克。1.2腹部体征的观察 :注意腹部有无腹胀、压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丹东市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0例,其中肝切除术45例,就临床结果与其他术式进行比较。结果胆总管切开取石组与肝切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患者行平均2.5年的随访,结石复发率、术后残石率明显低于无肝切除实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叶、肝段切除治疗应依据患者情况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术式,围手术期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应用抗生素类药物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3.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一般病人采用肝外胆管和I、Ⅱ级胆管切开取石,对肝内胆管结石不伴有肝胆管狭窄和肝叶萎缩者采用高位胆管切开取石、肝实质切开取石,对肝叶萎缩、多发性结石则行肝叶切除,对肝管狭窄取净结石再作胆管原位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带蒂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术后随访1~5年以上55例,结石复发9例。结论 术中务求取尽结石是术后近期疗效的根本保证,解除胆管狭窄是手术疗效的关键,肝叶切除是解决区域内结石、狭窄、感染和梗阻的首选术式,胆肠吻合术要选择合适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技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部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用程序和人工相结合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象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出的腹部脏器及其管道模型分别以STL格式输出,然后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修饰、平滑和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大致位置、个数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及狭窄情况。仿真手术接近实际操作。本患者仿真手术结果显示结石无残留,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左半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在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取净结石,对胆道狭窄和扩张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减少术后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脏部分切除组(A组,n=17),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组(B组,n=32)及胆肠Roux-Y吻合术组(C组,n=7),评估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术后结石残留率(11.8%)明显低于B组(28.1%)及C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随访患者中,A组胆管炎复发率及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合理的肝叶、肝段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总结肝切除治疗54例肝内胆管结石,分析手术指征,时机,注意事项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5例,胆瘘2例,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1例,结石复发6例。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降低结石复发和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85年1月-2002年12月17年间,采用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50例经验。结果:230例得到随访,疗效优:症状完全消失187例,占79.6%,良:偶有上腹不适或轻微疼痛,无需任何处理26例,占12,3%,差:仍有寒战、发热、腹痛,需到医院治疗17例,占8.1%。效果优良占91.9%。结论:①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合理可行,效果优良。清除结石,处理狭窄是手术的关键;②难以取尽的左肝结石、二级以上胆管狭窄合并结石及肝区域性结石伴肝叶纤维化或肝脓肿是肝部分切除的适应证;③结石所致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是先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后再二期进行胆道手术,早期肝硬化病人术前口服心得安及术中静滴脑垂体后叶素,降低门脉压,一次性完成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切开行孤立性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4例有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病情稳定。术后出现1例胆汁漏,1例菌血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采用肝内胆管切开行肝内胆管结石清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在清除结石的同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多可获得满意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181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1年5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81例临床资料。左肝内胆管结石61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2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23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71例,肝胆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肝胆管狭窄切除+胆管成形+胆肠吻合+T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切除术30例,左半肝切除术12例,右半肝切除术6例,单侧肝段切除术6例,双侧肝段联合切除术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27例。结果术后并发症33例,术后结石残留30例,残石率16.6%,死亡1例。随访175例1-6年,结石复发10例,胆管癌变3例,死亡5例,结石复发率5.7%,总优良率90%。结论选择合理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预防结石残留或复发的关键。肝段切除术后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术式。  相似文献   

20.
王朝友  田子辛 《首都医药》2005,12(16):28-29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各医院时有发生,给治疗上带来很多困难。给患者增加很多痛苦和损失,甚至造成死亡,是一种严重的手术意外,外科工作者应引起高度的注意。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曾发生过6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现摘要如下:病历1患者男性,28岁,因右上腹肿物伴轻度黄疸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右上腹巨大囊状肿物,如足球大小,经穿刺证实为胆汁,判断为胆囊积液,遂行胆囊切除。据载术中曾探查胆总管不粗,也未触及结石及蛔虫等条索状物,术后第二日起,黄疸不见减轻,且持续加重,经静脉法胆道造影,胆总管不显影。转院后再次剖腹探查肝外胆道,证实为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