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72例复洽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另根据药敏试验选用3种以上敏感药物或以前未用过的抗结核药物。对照组不用左氧氟沙星,其他药物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及病灶吸收情况,观察空洞缩小及闭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转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复治结核病患者治疗中,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是治疗复治性肺结核较为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乌体林斯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10例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评价抗结核药物并用乌体林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复治肺结核患者216例的住院资料,试验组110例采用乌体林斯1支每周2次肌肉注射,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106例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对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马体林斯组)可以促使痰菌阴转,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乌体林斯可以促使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在缓解结核中毒症状方面亦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运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6~2017年该院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常规、研究组,每组为50例,对常规组单纯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及常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6.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28.0%,P<0.05.结论 相较于单一用药,将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运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治疗中,可对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提升临床疗效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采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2、3、5、8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治疗期间每2个月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对两组结核病灶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3、5个月末痰菌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8个月末时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86.96%)病灶明显吸收,对照组13例(59.09%)明显吸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灶吸收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异烟肼加利福霉素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治疗组60例要求无咯血患者,在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异烟肼0.1g+利福霉素0.125g雾化吸入,1次/d,每次20min,雾化时间1~2个月。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抗结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低热、乏力、痰结核菌、空洞等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价。结果观察半年,治疗组,显效5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38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异烟肼加利福霉素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强化期每天加用注射用加替沙星0.4g.2组疗程均为8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复星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 1995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复治菌阳肺结核应用 H+ AK+ D+ Z+ OFL X治疗的 5 3例 ,并同时设对照组 4 8例。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 92 .4 5 % ,对照组为 70 .83 % ,P<0 .0 5。。胸片病灶吸收情况 :治疗组病变吸收率为 83 % ,对照组为 60 .4 1%。P<0 .0 5。结论 :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虽然比较困难。但只要结合用药史及药敏测定 ,选用奥复星联合二种以上敏感的抗结核药进行强化治疗 ,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左旋咪唑辅助治疗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对比左旋咪唑在无变应性复治涂阳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无变应性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左旋咪唑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为左旋咪唑联用抗结核方案,对照组单用抗结核方案。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咪唑能改善无变应性肺结核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加速痰菌转阴,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左旋咪唑可用作无变应性肺结核病免疫治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9.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2H3R3Z3E3/4H3R3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肺结核疗效。方法 :14 6例耐多药空洞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各 73例 ,治疗组采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病灶空洞并全身抗结核治疗 ,对照组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痰阴转率 93 .2 %、空洞闭合率 2 4 .7%、病灶吸收好转率 82 .2 % ,均比对照组 (分别为 68.5 % ,8.2 % ,5 2 .0 % )高 (P <0 .0 1)。结论 :加用抗结核Ι号药物介入治疗 ,可明显提高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概括地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综合治疗措施 ,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激素治疗、高颅压治疗 (主要是脱水治疗 )、免疫治疗及支持治疗等。其目的是提高结脑病人的治愈率 ,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王珂 《中国当代医药》2013,(7):90-91,94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涂阳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初、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制定的标准化疗方案与中药抗痨丸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标准化疗方案,观察对比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0.6%)、病灶累计吸收率(85.9%)、空洞闭合率(60.7%)、临床症状改善率(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4.1%、37.5%、59.4%。中药抗痨丸与西药联合治疗无任何不良作用,对改善患者症状有明显效果。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涂阳肺结核,症状改善迅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关注并探讨病灶超过一个肺野的初治涂阴肺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治愈率,降低涂阴转阳性率,降低复发率.方法 将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本站登记的病灶超过一个肺野的428例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重症涂阴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212例和对照组216例,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没有显著性.治疗组在强化期应用四联抗结核药即2HRZS或2HRZE,对照组则在强化期采用三联抗结核药即2HRZ.继续治疗期则均采用4HR的方案.至疗程结束时,X线正侧位片影像下或CT扫描下与治疗前片对比病灶吸收面积达80%以上、边缘清楚,密度增高、呈纤维化或钙化现象,症状改善明显,血沉指数在除外其它原因后下降至正常,治疗过程中痰查抗酸杆菌一直阴性未见阳转的判定为疗效显著.反之,影像学上对比治疗前片病灶吸收不明显或者面积在80%以下,边缘不甚清晰、密度仍旧高低不一或者是仍为硬结病灶,没有纤维化或钙化现象,症状改善不明显,血沉指数至疗程结束时在除外其它干扰因素后仍无法下降至正常,或者治疗过程中痰菌呈现阳转的任一项指标判定为疗效较差.结果 治疗组212例患者,疗效显著的184例,疗效显著率占86.8%,疗效较差28例,占13.2%,而对照组216例患者,疗效显著的126例,占58.3%,疗效较差的有90例,占41.7%.结论 在病灶超过一个肺野的初治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问题上,强化期应用四联抗结核药的疗效要远远高于应用三联抗结核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东海  谈凯 《中国药房》2011,(20):1897-1899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4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初治组102例(首次接受化疗)和复治组112例(既往接受化疗但未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采用卡培他滨1500mg·m-2口服,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的方案进行化疗,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每周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在每个疗程前后进行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化疗2个疗程后,在第42天进行CT扫描评价化疗疗效。同时,记录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初治组(46.08%)与复治组(24.1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的近期总有效率达34.58%。治疗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感觉神经病变、肝功能损害等,所有病例未出现Ⅳ级毒性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但初治组比复治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1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肝损害问题。方法: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1464例肺结核病人,应用抗结核药后出现肝损害的172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DLL)的高发年龄为20~60岁(70.3%),消化道症状出现和肝功能改变多发于用药后8周内的强化治疗期,占73,8%,轻者加保肝药治疗可不停用抗结核药,重者须停药并着重保肝治疗,157例(91.4%)恢复正常,13例(7.6%)好转,2例自动出院,41例(23.8%)需减量或停药,对化疗效果产生影响。结论:DLL的发生率为11.8%,体重<50kg的老年男性、既往已有肝损害或嗜肝病毒感染、饮酒、合并肺外疾病、HRZ三药联用等为易感因素。DLL一旦发生,应及早行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骨关节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与思路。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会诊,从针对病情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关注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发挥了一定作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能帮助临床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DOC)联合顺铂(DDP)治疗初治及复治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TP方案:DOC 75 mg.m-2,静脉滴注,d1;DDP 30 mg.m-2,d1~8,静脉滴注。初治组28例,复治组32例,其中食管鳞癌56例,食管低分化癌3例,食管腺鳞癌1例,均为Ⅳ期患者,每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以上方可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初治组有效率为50.0%(14/28),疾病控制率为67.9%(19/2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9个月。复治组有效率为25.0%(8/32),疾病控制率为62.5%(20/32),中位TTP为4.7个月。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中位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脱发。结论:DOC联合DDP是治疗初治与复治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案,初治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内科正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肺脓肿的效果。结果 88例患者随访1~5年,治疗组症状完全控制41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症状完全控制12例,显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脓肿优于内科正规保守治疗,可代替传统的病灶切除术,显著降低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Sixte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brain abscess, including two with multilocular and two with infratentorial abscesses, were treated by primary total excision of the absces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six months to three years. Only one patient died and there were no recurrences. Immediate primary excision is therefor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in brain absces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效果。方法:226例结核病短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与对照组112例,在应用抗结核药的同时治疗组全程服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对照组服用肌苷、肝太乐,观察时间均为3~6个月。比较2组肝损害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5.3%),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9例(25.9%),2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