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嫌色细胞肾癌的CT和MRI表现及少见征象,以进一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肾癌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3例,包括平扫密度均匀者8例,其中5例平扫病变密度高于正常肾实质,不均匀者5例,增强后密度均匀、不均匀者实质成分强化均明显,皮质期强化程度介于皮髓质间.MRI检查8例,其中2例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5例平扫出现T1WI高信号,强化模式与CT类似.5例患者同时行CT和MRI检查,密度、信号及强化模式类似.结论 嫌色细胞肾癌属于较少见的恶性肾细胞癌,CT和MRI可以反映其成分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平扫密度高或T1WI出现高信号、病变大而坏死少、病变内出现条带状强化等征象时有助于嫌色细胞肾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过哲  刘霞  张晶  洪楠  程晓光 《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0(2):159-161,199
目的 探讨四肢神经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04年收治的22例神经源性肿瘤患者(47个肿瘤)的MRI表现.22例患者均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并对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在T1WI 15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纤维瘤、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呈等信号,1例神经纤维瘤、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呈不均质的低/中等信号.在T2WI 22例肿瘤均呈高信号,5例神经鞘瘤信号轻度不均,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信号中度不均匀,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信号明显不均匀.10例病灶位于皮下,12例病灶位于肌间.所有病变均呈梭形,其中9例两端出现"鼠尾征".5例出现"靶征".1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侵犯邻近骨.结论 MRI信号特点可提示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MRI信号明显不均匀及邻近组织的侵犯可提示恶性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2004年WHO肾肿瘤分类中将多房性囊性肾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新命名为一种独立的肾癌.由于其临床少见,因此对这一疾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MCRCC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2004年-2009年共收治符合2004年WHO诊断标准的MCRCC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2岁.以腰痛就诊1例,体格检查发现4例,初诊为肾囊肿,随访发现影像学改变而确诊.5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B超表现为分隔性囊性结构3例,囊实性占位1例,肾囊肿1例.CT平扫或强化后,5例可见囊壁式分隔不规则增厚,但无明显的肿块和结节.5例患者中行开放根治肾切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2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5例均为MCRCC,肿瘤直径3~8 cm,平均5.5 cm.囊壁光滑,腔内含清亮的浆液性血性液体.镜下多数囊腔内衬单层或复层立方状透明细胞,细胞核小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无明显核仁,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少,囊腔间隔由胶原纤维组成,部分间隔内可见灶状透明细胞,但未形成肉眼可见的结节.病理分级G14例,G21例.TNM分期均为T1N0M0期.5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病生存,未见复发性转移.结论:M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术前诊断主发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与其他类型肾癌相比,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多房囊性肾癌(MCR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MCRCC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RCC,均行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征象。结果 22例病灶均边界清楚,14例囊壁局部增厚,8例囊壁均匀增厚;6例病灶分隔菲薄(≤2 mm),11例不均匀增厚(2 mm<厚度≤5 mm),5例分隔结节;双期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强化,但囊液、出血及钙化不强化;2例囊壁钙化,3例囊液内钙化。结论 MCRCC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对MCRCC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2D和3D MRI结合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ang DQ  Zeng MS  Jin DY  Lou WH  Ji Y  Rao SX  Chen CZ  Li RC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3):216-220
目的探讨多种MRI成像技术和改良增强扫描方案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9例胰腺癌患者进行MRI检查,平扫序列分别为T1WI 2D快速小角度单次激发(FLASH)、T1WI 3D屏气容积内插法(VIBE)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和T2WI半傅立叶转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脂肪抑制MR胰胆管成像(MRCP);增强扫描方法为3D FLASH冠状位与T1WI 3D VIBE横断位交替扫描方式,即动脉期和门静脉期采用冠状位扫描,胰腺期和延迟期采用横断位扫描;最后采用T1WI 2D FLASH完成整个上腹部扫描。冠状位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分别获得胰腺周围主要动脉和门静脉影像,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获得胰腺及周围组织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结果(1)在3D VIBE平扫中,45例肿瘤为低信号,4例为等信号;在2D FLASH序列中,46例肿瘤为低信号,3例为等信号;脂肪抑制TSE T2WI 3例肿瘤为等信号,其余46例均为等和略高信号,并与周围胰腺实质均无明显分界。(2)胰腺期增强扫描,除1例肿瘤为等信号外,其余均呈相对低信号,39例肿瘤周围呈环形强化,其中24例肿瘤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可见边缘结节样和内部分隔样强化。6例延迟强化呈等和略高信号。动脉期肿瘤均未见明显强化。(3)37例手术探查的患者,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误诊7条血管,包括3例肠系膜上动脉和4例肠系膜上静脉,其余血管均判断正确。结论应用2D和3D MRI结合技术1次检查即可同时了解胰腺肿瘤、胰胆管和血管等多系统的情况,对胰腺癌的术前诊断和手术切除性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19个)卵巢纤维瘤的动态增强MRI和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共19个肿瘤,17例单发,1例为两侧卵巢发病;均表现为盆腔内境界较清楚肿块;肿瘤最大径2.5~18.0 cm,平均(8.78 ±2.17)cm.表现为实性肿块12个,囊实性肿块6个,囊性肿块1个;平扫肿瘤的实质成分T1WI为较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囊性成分为T1 WI低T2WI高信号.动态增强多数肿瘤实质成分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200秒内强化峰值时间、强化率与髂肌无差别(P>0.05),与子宫肌层有差别(P<0.01).8例较大肿瘤合并少量盆腔积液,5例合并子宫肌瘤,4例有对侧卵巢囊肿.结论 卵巢纤维瘤以单发的实性肿块常见,体积较大,境界清楚,MRI平扫实质成分T1WI、T2WI多为低信号,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延迟强化,动态增强MRI有利于其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低度恶性潜能的多房囊性肾肿瘤(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MCRNLMP)与囊性肾瘤(cystic nephroma,C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荆州市中心医院病理证实的20例MCRNLMP与12例CN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肿瘤的增强CT影像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免疫表型。  结果  MCRNLMP与CN在囊壁及间隔厚度、强化的高密度病灶数量、强化的达峰强度、Bosniak分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当囊壁及分隔厚度>2.25 mm、强化的高密度病灶数量>1个、强化的达峰强度在中度水平以上时,诊断MCRNLM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00、0.838,可作为MCRNLMP的最佳诊断界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CRNLMP与CN分别特征性表达肾细胞癌(renal cell rarcinoma,RCC)标记物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  结论  囊壁及间隔厚度、强化的高密度病灶数量以及强化的达峰强度在鉴别MCRNLMP与CN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相似文献   

8.
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pPNETs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s患者中,4例术前经螺旋CT或多排螺旋CT平扫或增强扫描;6例经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和屏气扰相梯度回波T1WI 3个序列平扫,动态增强采用屏气快速多层面扰相位梯度重聚成像T1WI快速扫描序列.将CT和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PNETs位于肌肉6例,盆腔2例,胸腔1例.肿瘤呈椭圆形4例,不规则形5例.肿瘤直径7.4~18.3 cm,平均11.6 cm,境界不清.2例病灶信号和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和囊变;7例病灶有明显的坏死和囊变,其中位于胸腔和盆腔的3例肿瘤均可见显著坏死和囊变.CT平扫肿瘤密度与邻近肌肉相仿,增强扫描呈中等程度以上的强化,双期增强呈进行性持续强化,强化不均匀.MRI T1WI序列肿瘤实体成分呈不均匀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或高信号,MRI增强强化程度较CT强化显著,强化更不均匀.位于肌肉的6个病灶均位于神经路径,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包绕骨骼,3例骨骼破坏轻微,2例骨骼破坏明显,直径与软组织肿块相仿,1例骨骼破坏直径超过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位于骨髓腔,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无肿瘤成骨,无明显骨膜反应.结论 pPNETs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多位于四肢、躯干的神经路径上,肿瘤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境界很不清楚,强化显著且不均匀;位于胸、腹、盆腔的肿瘤坏死和囊变显著,位于四肢的肿瘤包绕骨骼,或坏死和囊变,或密度、信号相对均匀.pPNETs不仅具有神经源性肿瘤坏死和囊变及明显强化的特征,还具有小细胞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累及臂丛神经的肿瘤MRI诊断(附1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XC  Liang BL  Chen JY  Shen J 《癌症》2002,21(9):998-1001
背景与目的:臂丛肿瘤较少见,临床诊断困难。国外有关报道称MRI是诊断臂丛肿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但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MRI在臂丛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累及臂丛的肿瘤的MRI表现,主要观察肿瘤MRI特征及与臂丛的关系。其中神经纤维瘤病累及臂丛3例,肺上沟瘤侵犯臂丛神经4例,转移瘤侵犯臂丛神经6例,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组织活检证实,3例神经纤维瘤病由临床证实。结果:在3例臂丛神经纤维瘤病中,2例沿臂丛走行生长,呈梭形;1例呈球形,挤压,包绕臂丛;在T1WI上呈中等均匀或不均匀信号,T2WI上为明显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4例肺上沟瘤均浸润壁丛祁是经,6例转移瘤中5例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包绕,浸润臂丛,1例表现为肿瘤组织弥漫浸润臂丛,肺上沟瘤和转移瘤的MRI表现无特异性,在T1WI上肿瘤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小为高信号,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T1WI冠状位可以清晰显示臂丛神经与肿瘤的关系。及臂丛神经受累程度,因此MRI是诊断臂丛神经原发及继发肿瘤的有效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囊性肾细胞癌的CT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囊性肾细胞癌。结果:9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7例,病灶均为单发,多为外生性生长。CT平扫囊性2例,囊实性7例,5例囊内容物内见碎屑或絮状物,2例囊壁见小结节状钙化。增强后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呈不同程度强化,囊内容物未见明确强化。9例病变大体病理显示肿瘤均有厚薄不等的假纤维包膜围绕,切面见单一或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浆液性或血性液体。镜下见囊腔上皮被覆肿瘤细胞。结论:囊性肾细胞癌CT表现为单发,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呈不同程度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肾肉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i J  Li J  Liu Y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37-139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性肉瘤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影像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性肾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CT检查6例,超声检查6例,MRI检查1例。结果肿瘤发生在肾实质6例,肾盂1例。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块状5例,球形2例。边缘模糊6例,与肾实质分界不锐利。CT显示4/6例肾实质病变密度不均匀,内有坏死区,其中2例增强扫描有中或高度强化,2例平扫密度均匀。声像图中4/6例呈中等不均质混合回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脂肪肉瘤呈低回声且均匀。MRIT1WI相肿瘤为近等信号团块;T2WI相肿瘤为中等不均质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有强化,且低于肾实质,内信号更加不均匀。纤维肉瘤伴有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大瘤栓。结论肾脏原发性肉瘤具有典型的恶性肿瘤影像表现,而无组织学特异征象,与肾癌无法区别。CT增强扫描及MRI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瘤部位、范围、密度/信号改变,有益于术前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1993年5月至2007年5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9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胆管黏液性囊腺瘤6例,呈多房性,囊壁光整,厚薄一致,分隔均匀;囊腺癌3例,单囊性2例,多囊性1例,壁结节2例,乳头状突起及囊壁局部不均匀增厚1例,钙化2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壁及壁结节开始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呈"慢进慢出"特点,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 肝胆管黏液性囊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单囊、囊壁不均匀增厚、壁上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及斑块状钙化者考虑为囊腺癌,但确诊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大小、部位、边界、信号强度、瘤周水肿、液化坏死、囊壁特征及侵袭性特点),总结其不同影像学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WI信号的均匀性、瘤周水肿、囊壁特征及侵袭性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大小、肿瘤边界及液化坏死在两组肿瘤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脂肪源性肿瘤均含有脂肪成分;神经鞘瘤呈梭形,典型特征为靶征、神经出入征;血管瘤分为皮下和肌肉内,前者边界较清,后者通常累及多块肌肉,界限不清,最典型的特点是肿瘤内部或周边可见流空血管影。结论 MRI在软组织肿瘤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区分软组织肿瘤良、恶性及其组织起源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MRI征象在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Yuan JP  Liang BL  Xie BK  Song ZC  Zhong JL 《癌症》2003,22(5):514-519
背景与目的:腮腺肿瘤的病理类型非常复杂,MRI在其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在诸多方面诊断标准仍不统一,需要大样本的病例分析以探讨MRI征象在其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本文总结常见腮腺良、恶性肿瘤的MRI表现,以探讨各征象在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32例腮腺肿瘤及其它病变患者(共140个病灶)的MRI资料,其中良性者89例,恶性者43例。1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7例经活检证实,3例经临床观察证实。对其中58例手术切除病灶完整者的标本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将结果与MRI影像进行对照分析。MRI平扫采用TlWI、T2WI,其中108例共115个病灶同时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1)常见腮腺良性肿瘤的MRI特征表现:所有行增强扫描的40个腺淋巴瘤均呈轻度增强,其中25例T2WI表现为低、等信号;22例混合瘤T2WI表现为高而不均匀信号;5例血管瘤可见异常增粗的血管结构;3例囊性淋巴管瘤的形状特别不规则并包绕邻近结构;4例脂肪瘤的信号类似于其它部位的脂肪瘤。(2)常见腮腺恶性肿瘤的MRI特征表现:8例混合瘤恶变的T2WI信号高而不均匀,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7例腺样囊性癌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8例粘液表皮样癌中,3例低度恶性者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难区别,5例中、高度恶性者边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及淋巴结转移;9例淋巴瘤均为继发,范围较广,可分辨出由多个结节组成;3例腺泡细胞癌内有TlWI和T2WI均为高信号的囊变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结论:常见腮腺良、恶性肿瘤在MRI表现上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用MN进行定性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结果:本组7例患者子宫体积均增大。6例病变位于宫腔内,呈息肉状突向宫腔或弥漫性填充宫腔;1例位于子宫肌壁间,类似囊性变性子宫肌瘤。2例囊实混合性占位,5例实性占位。7例ESS病变直径范围为2.5cm-15cm,平均8.8cm。肿瘤在MRI平扫上5例T1WI 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例T1WI呈等及低信号,T2WI呈稍高为主的混杂信号,伴有出血或坏死囊变,其中1例位于子宫肌壁间。6例可见向子宫肌层侵润性生长,子宫T2WI结合带低信号中断或消失,其中1例可见宫颈、双侧输卵管壁、卵巢及膀胱受侵,1例子宫肌层及宫旁可见扭曲条点状流空信号影。4例合并少量盆腔积液,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合并卵巢滤泡囊肿,3例合并增殖期子宫内膜。病理示低度恶性ESS 6例,未分化ESS 1例。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好发于宫腔内,也可见于子宫肌壁间,多向子宫肌层浸润性生长,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伴出血或坏死囊变时呈T2WI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在MRI上具有一定的信号特点,能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CT、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MRI征象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主胰管型5例,混合型1例。CT表现:主要表现为胰腺主胰管或分支胰管不规则扩张,呈分叶状囊性表现,其中4例显示壁结节。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强化。MRI扫描:胰腺导管不规则扩张,T1WI扩张胰管呈均匀低信号,2例扩张囊壁上见结节样隆起呈等信号。T2WI扩张胰管呈高信号,壁结节显示不清。压脂T1WI扫描肿瘤结节显示清楚。增强扫描肿瘤结节中度强化。结论:CT、MRI对胰腺导管内黏蛋白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T  Wang J  Jiang X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5):377-37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资料完整的直肠癌术后疑复发而行MRI检查的病例34例,应用标准SE序列,行轴位T1WI、T2WI及矢状位T1WI序列扫描盆腔。2例行静脉GdDTPA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复发27例,主要表现为骶前及会阴区肿物,T1WI呈低信号,T2WI呈混杂稍高信号,矢状位T1WI骶前脂肪间隙不连续或消失。复发肿瘤侵犯膀胱8例,侵犯前列腺6例,明确骶尾骨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肿大3例。34例中,7例未见复发。结论MRI对发现直肠癌术后复发并确定病变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CT与MRI资料.5例发生在胸膜,1例发生在腹膜.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5例胸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全部发生在左胸,广泛不规则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其中,3例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伴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腹膜肉瘤样恶性间皮瘤表现为大量腹腔积液,腹膜不规则增厚,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增强不均匀强化,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MRI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ing,T1 WI)等低信号、T2抑脂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ighted imaging,DWI)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与MRI表现能较准确显示肉瘤样恶性间皮瘤的病变特征,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滑膜肉瘤MRI影像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hen JY  Liu QY  Ye RX  Zhong JL  Liang BL 《癌症》2005,24(1):87-90
背景与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检查软组织肿瘤最好的影像学方法。滑膜肉瘤是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之一,本研究探讨滑膜肉瘤的MRI影像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以期提高MRI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12例滑膜肉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位于上肢2例,位于下肢lO例;患者年龄35~50岁,中位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3:1。MRI扫描采用PHILIPS GYROSCAN 0.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序列采用SE、FSE、FFE和Stir等序列,所有病例均作T,WI、T2WI和T1W Gd-DTPA静脉内注射增强扫描检查。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滑膜肉瘤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结果:MRI可见12例肿块均位于关节旁,其中2例向关节内侵犯,3例侵犯邻近的骨质。在T1W12例肿块均呈以等信号为主的肿块.但其中3例肿块可见部分斑片状和囊状高信号区。在T2W6例肿块信号表现为三重信号;6例肿块表现为多结节状,3例呈不规则状,3例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例肿瘤内可见分隔征象,液-液平面征l例,肿块最大直径3~13cm。T1WGd-DTPA增强肿块均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12例滑膜肉瘤病理分型:低分化单相梭形细胞为主型7例,高分化3例;双相分化2例。肿块内有大范围出血和囊性变6例,大量瘤组织坏死5例,钙化2例。结论:滑膜肉瘤的MRI具有一些特征性,并和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取42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理学诊断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2例IPMN中,良性25例、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年龄明显大于良性患者;有临床症状的恶性IPMN患者明显多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良性IPMN患者中,4例被误诊为恶性;17例恶性IPMN患者中,3例被误诊为良性,MRI总诊断准确率为83.33% (35/42).良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长T1、长T2多房囊状肿瘤;恶性IPMN的MRI诊断可见主胰管长T1、长T2信号单房囊状肿瘤,主胰管扩张以及胰管内等信号的壁结节.结论 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