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总结临床用氧管理中发生缺陷的原因,提出对策。发生缺陷的主要原因:相关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薄弱,遵医行为差科室内培训针对性不足及日常管理不够规范。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关注薄弱环节,优化工作细节,规范用氧管理等方法来有效提高i临床用氧安全,保证氧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方法通过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发生的护理缺陷,找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护理缺陷的发生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行为心理因素、管理因素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强化其安全意识,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加强管理,履行职能,尽快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赵艺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86-187
为减少临床用用药事故发生,应抓住药剂科的用药管理,完善管理体系、深化管理观念、完善管理体制,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不断的提升工作质量,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笔者借鉴和总结了我院药剂科近几年的管理经验,探讨了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方法,希望为杜绝不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病历环节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与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强病历环节质量控制,及时发现环节质量缺陷并进行快速有效的反馈纠正,对于提高医护质量,堵塞漏洞,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列举出病历环节质量中8种重要缺陷、10种一般缺陷。对缺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教育、重视整体医疗质量提高、突出电子病历管理特点、提高法律意识和加强检查督导等一系列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水娣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2):130-130
近年来我院非惩罚性护理缺陷管理日益加强,采用了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和分析制度,有效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通过对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分析评估责任,公布和反馈预警信息,从而达到防范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水娣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2):130-130
近年来我院非惩罚性护理缺陷管理日益加强,采用了非惩罚性护理缺陷报告和分析制度,有效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通过对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分析评估责任,公布和反馈预警信息,从而达到防范护理风险,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改梅 《中国保健》2005,13(11):96-97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一些由于护理失误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事实证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及护理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我将应用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的SHEL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环境及条件、护理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强调防范护理缺陷,必须强化科室管理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安全文化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陈政 《中国卫生产业》2011,(2):26-26,2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各项指标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加强细节管理,规范了护理安全管理,我院的护理缺陷例数、护理纠纷例数、护理投诉倒数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各项护理细节管理的完善,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各项指标与实施前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加强细节管理,规范了护理安全管理,我院的护理缺陷例数、护理纠纷例数、护理投诉例数明显降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各项护理细节管理的完善,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规范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降低给药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方法:对病区备用药品存储状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并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规范药品存放、加强效期管理、准确药品数量、合理存储管理、麻精类药品“五专”管理、严格高危药品管理等.结果:护士提高了对药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心,规范备用药品管理方法,提高职业防护能力.结论:有效提高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质量,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能力,降低给药引起的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妇产科50例护理缺陷事件,对护理缺陷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责任心不强是造成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认真带教,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教育,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预防策略,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以及医疗纠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发生的32例精神科护理缺陷临床记录,总结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制定干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护理过程中责任心缺失,违反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结论 通过完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规避风险能力,增强护理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严格落实护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以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规避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4):292-292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为检查医疗机构在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及其维护使用是否符合法规规定和标准要求,消除安全隐患,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保障临床用氧安全。于7月2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在用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专项督查工作会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边振甲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探讨预防策略,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以及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发生的32倒精神科护理缺陷临床记录,总结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制定干预管理措施。结果精神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护理过程中责任心缺失,违反临床护理操作规程,护理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结论通过完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规避风险能力,增强护理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严格落实护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以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规避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查对管理在门诊输液护理缺陷防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诊输液室是反映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存在患者多、用药种类多及病种多的特点,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为探讨查对管理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护理缺陷中的防范作用,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通过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06年3月-2008年3月因查对不规范所发生的36例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查对措施。确保了护理安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形式下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旨在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吸取教训,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回顾近年来红河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分析医疗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医疗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医方主要涉及管理不善、技术缺陷、责任心差等原因。[结论]医院要通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管理来减少医疗纠纷中的医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护理安全“无缝隙”管理成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梳理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制订、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和流程,定期反馈护理安全管理监控效果等护理安全“无缝隙”管理。结果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病员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安全“无缝隙”管理是控制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的较好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发生的几例医疗纠纷,以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医患沟通困难、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责任心不强、法制意识淡薄和管理缺陷等是造成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只有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树立法律意识,恪守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规范,才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惠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护理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稚梅  蒋晓春 《现代医院》2008,8(12):101-103
目的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制定管理对策。方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推行"依法从护、依法治护、以法维护"的护理安全管理理念,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从组织管理、护理人员的行为、工作流程、设备、环境等各方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认真做好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促进病人的健康,保证病人的安全。结果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注重安全管理,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亲切、便利、规范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低年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该院2011—2013年间发生的256起个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缺陷的比率、护理缺陷的类型及常见原因。结果护理缺陷与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年资呈负相关,以静脉炎、标本采集错误为主要类型,占护理缺陷的48%,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未规范核对和交班不规范,占所有促发因素的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